票交所时代电票发展新未来
电子商业汇票的出现,使票据业务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去年底全国票交所的开业,标志着中国票据市场的进一步繁荣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一、电子商业汇票的特点及作用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是指出票人依托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以数据电文形式制作的,经汇票承兑人承兑后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商业票据。
(一)电子商业汇票的特点
1、签发数据化。电子商业汇票与传统的纸质商业汇票相比,具有以数据电文形式签发,采用可靠的电子签名和安全认证机制代替实体签章的突出特点,适用于所有的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进行结算的国内贸易往来。
2、交易电子化。电子商业汇票的出票、保证、承兑、交付、背书、质押、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一切票据行为,均在人民银行的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进行,开票方和收票方均需通过其开户银行的企业网上银行进行交易,取代了纸质商业汇票的整个流转环节。
3、期限灵活化。传统的纸质商业汇票的期限一般限定为6个月以内,而ECDS电票的付款期限延长为一年以内。电子商业汇票打破了原有的6个月限定,对付款周期或劳务周期较长的国内贸易或劳务行为而言,具有更灵活的选择方式,适用于结算周期为一年以内的各种交易结算行为。
(二)电子商业汇票的作用
1、降低交易成本。传统的纸质商业汇票由于一旦签发具有和现金等价的效应,且较容易办理贴现,往往被商业银行视为重要交易凭证存放金库保管,由专人传递,其保管、传递成本非常高。
使用电子商业汇票后,票据业务参与者可以借助企业网上银行和ECDS平台,较方便地实现票据电子化管理,准确查询每一笔票据对应的票面信息及资金流向,管理成本不断降低,并且不再需要承担因纸票邮递、查票等而产生的交易费用,节省了传递成本、查询成本和在途资金成本。
2、提高交易效率。传统有纸质商业汇票在签发、背书、托收、收款流转环节因需多人经办、审核,占用时间通常较长,而电子汇票要素记载全部电子化,流通通过银行的交易系统进行,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能交易,方便快捷,收票、托收可以实现零在途。
如签发纸质商业汇票,从向银行提出开票申请,存入开票保证金,经银行审核、承兑、出票,到企业取得纸质商业汇票传递给供应商,一般需时3-5天;而电票签发业务全部可在网上银行操作,开票成功后可直接将电票发送到供应商的电票账户,时间可缩短至1-2天。
一般纸质商业汇票的背书付款,需要票据盖章、邮寄,一般需耗时2-3天;而电票背书仅需登录网上银行提交背书申请,经过银行处理后,供应商即时可以登录网银签收电票,当天可以完成。办理纸质商业汇票托收,需提前7天委托商业银行收款,如有票据瑕疵还需补办证明或退票,耗时耗力,无法及时回笼资金;而电票持票方可直接在电票系统向票据承兑人提示付款,不存在瑕疵票据,无退票可能,当天款项即可到账。
在纸质商业汇票收款时,客户需持票据到付款方资金中心确认收票入库,完成全过程至少需要3-5天时间,且票据传递需要销售、财务部门多人参与,收票信息要通过人工统计;而电票收款在开通电票银企直联后,客户在银行一经开出电子票据,瞬间到达经营单位银行账户,发出付款申请后,可实现资金实时到账。
传统纸质商业汇票从签发、背书、托收到收款往往需要15-20天才能完成,而使用电票后4-5天就可完成,提高了约75%的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
3、降低操作风险。电子商业汇票没有实物,只有电子信息,全部储存在银行信息系统内,一切活动均在ECDS上记载生成。
而ECDS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设的全国性金融业务运行系统,该系统具备金融级的系统安全及信息灾备保障,彻底杜绝了克隆票和假票,有效避免了纸质商业汇票流通过程中诸如因背书不规范、盖章不清晰、票据缺损等可能造成的供应商退票风险,以及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等操作风险。
4、提高管理水平。电子商业汇票的所有资料均在网银和ECDS上,能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金管理与外部运营的无缝对接,提高了银行和企业的票据管理水平。同时有助于全国统一票据市场的形成,促进金融市场的连通和发展,降低市场融资成本,为全国票据交易所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变化
2008年1月,人民银行做出建立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推广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决策。2009年10月28日,人民银行建成ECDS并上线试运行。ECDS是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而建立的,接收、存储、发送电子商业汇票数据电文,提供与电子商业汇票货币给付、资金清算等相关服务的业务处理平台。
截止2016年底,ECDS系统运行稳定,业务正常开展,主要类型电子票据业务办理金额呈波浪式增长态势。
(一)商业汇票阶段性发展
从2009-2016年近八年我国商业汇票发展状况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9-2012年,商业汇票无论是结算笔数、还是结算金额都呈现出爆发性增长。
2012年末我国商业汇票结算笔数由2009年末的821.58万笔猛增至1553.33万笔,增长1.89倍;结算金额由9.62万亿元增加到16.06万亿元,增长1.67倍。
第二阶段是2013-2016年,商业汇票波浪式发展,结算笔数和结算金额的增长像越过一座小山丘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结算笔数从2013年的1630.67万笔增长到2015年的高峰1905.71万笔,又恢复到2016年末的1656.45万笔;
结算金额也表现出了相同的发展走势,从2013年末的18.24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末的20.99万亿元后,又回落至2016年末的18.95万亿元。
2009-2016年我国商业汇票发展状况
(二)电子商业汇票持续性发展
与商业汇票阶段性发展不同的是,电子商业汇票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始终保持了快速增长。电子商业汇票无论是出票金额、承兑金额都大幅增长,并且占商业汇票的比重越来越高。
仅2016年上半年,电子商业汇票承兑金额和交易金额(贴现+转贴现)在全部票据承兑和交易金额中的占比分别为41%和52%,其中交易金额占比已经超过了一半。按此趋势发展,随着电子票据的大量签发、融资性票据的合法化和票交所纸票电子化运作,电子票据的市场占比在未来两年内有可能会提升至80%,甚至90%以上。
2010-2016年我国电子商业汇票发展情况(单位:亿元)
近年来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情况
(三)票据交易行为常态化
票据除了企业日常的支付、结算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其融资功能和交易和投资功能。企业可以通过票据贴现获得货币资金,商业银行及其他合格的票据市场主体间可以通过票据转贴现融通资金,赚取合法的交易利差,加强了票据的流动性,扩大了票据的交易量。
从近几年票据贴现占票据承兑的比重来看,从2014年三季度后,票据贴现率已经超过50%,在2016年二、三季度甚至高达70%,体现了票据较强的变现能力。
2013-2016年票据贴现/承兑比(单位:亿元)
从转贴现业务的发展变化来看,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在票据一般6个月、最长一年的承兑支付期内,票据转贴现的比例都呈现快速增长,尤其是近几年票据周转速度明显加快,转贴现与承兑金额之比最低也在2倍以上,2016年票据转贴现平均周转次数最高可达9次。
票据交易量的激增,表明了票据市场对票据合法交易的高度认可,同时也表明了票据市场对票据交易的真实需求,为票交所开展票据交易业务做好了充分的市场准备。如图4所示。同时,票据交易所未来将会积极发展投资功能。
承兑、贴现、转贴现发展情况
三、票交所时代电票发展的新未来
2016年12月8日,由人民银行牵头筹建的上海票据交易所正式上线,标志着票据市场进入了电子化发展的新时代,这将深刻影响票据市场业务经营和管理模式的变化。笔者认为,票交所时代电子商业汇票将面临以下六大发展机遇,必须加大扶持和引导的力度,促其健康发展。
(一)加快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发展
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是由金融机构以外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承兑,付款人即为承兑人的电子商业票据。由于承兑人是非银行法人,信用度的不透明,使得其在票据市场的认同度相对较低,所以该项业务一直发展缓慢。但是全国票交所的开业,会加快推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发展。
一是借助全国票交所系统平台,整合客户信息。随着全国票交所票据交易系统的开发和完善,一方面会将票据评级、金融机构评级、客户信用评级在全国票交所信息平台上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信用评级体系,以电子票据为载体,通过票据交易量和交易价格来体现客户信用状况,为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推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业务发展平台。
二是推广使用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拓宽票据来源。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由客户直接承兑,省却了商业银行信用担保环节,既缩短了业务流程,又节约了票据承兑费用,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同时也为商业银行间的授信占用腾出空间。在签发企业信用良好,市场接受程度高的情况下,会拓宽票据来源,提高票据交易业务量。
因此,要利用报刊媒体、央行征信宣传等信息渠道,通过企业签发、使用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结算的实例分析,加强对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企业接受并认可。
三是加强银企合作,促进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加快研究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办理流程,以及客户办理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有关要求,并且划出一块票据贴现规模,专门用于办理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
只有这样,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才能与资金有效结合,才能保证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链条的完整,才能满足客户在使用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时,既能方便支付结算,又能灵活方便地进行融资。
(二)规范行业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
全国票交所开业后,电子商业汇票集中在票交所交易,庞大的业务交易量必须要对票据市场进行细分,以加强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对票据市场的行业细分,最重要的是形成主要行业的票据子板块,建立行业票据指数,标识行业票据价格,反映行业票据供需状况,同时映射出行业经济发展的景气度。
行业分类标准可以参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有关行业门类的分类标准,划分为20个行业票据子板块,视票据交易业务量的大小设立主要行业票据指数,如农林牧渔行业票据指数、制造业行业票据指数、批发零售行业票据指数、军工行业票据指数等。
一是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实体经济振兴。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行业以及在转型发展中改造提升的传统产业,如农林牧渔业、制造业、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仓储业等行业中的大型优质企业,要给予票据规模、票据价格、票据交易费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复苏阶段,首先要保证实体经济的尽快复苏,积极扶持实体经济降杠杆、促发展。
二是加强对“两高一剩”行业的电票限额管理。顺应国家供给侧改革目标的实施,结合国家“三去一降一补”行业政策指导,加强对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票据子板块监测。建立对“高污染、高耗能”的化工、矿山开采、有色金属冶炼、水泥、造纸、印染等行业票据限额管理。
但是即便是“两高一剩”行业也要区分企业优劣,对不同行业、不同工艺水平、不同的污染治理水平、不同运行管理水平、不同的清洁生产水等有不同的评价指标,建设项目的污染程度和能耗程度也是大不相同的。
应根据建设项目正常排放的污染物及排放参数,按基础性定量判据划分方法具体甄别,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要求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将有限的票据限额优先支持其中的优质企业。
三是支持创新企业和创新技术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制造业提质增效、由大变强的关键期,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型也更加明显。
拉伸动能短板,根本要靠创新驱动,无论是产业培育还是消费升级,挖掘新动能的关键还是在于培育新产业和新优势。
根据国家新兴产业战略发展规划,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这5个战略新兴产业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成长为“十万亿级”支柱产业,培育起中国经济新动能。因此银行业要紧跟国家产业发展规划步伐,瞄准新方向,把限制发展类行业腾挪出的行业票据空间,用于扶持战略新兴产业。
四是推广行业电票的链式发展。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所连成的整体功能网链结构。
对大中型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批发企业而言,围绕其经营的上下游供应链客户一般会在几十户至上百户;而对于大型集团客户来说,其供应链客户可能多达几百户,其支付结算业务量相对较大,非常适合推广电子商业汇票结算方式。
例如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17年供应商大会时,仅参会供应商代表就有260家,而下游的经销商、服务商就达400家左右。
因此,对符合国家产业规划和行业发展要求的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要鼓励对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开展电子商业汇票结算,以替代现金和纸质商业汇票结算,既可以方便客户结算,合理延长应收应付账款的结算周期,减少客户现金支付压力,节约财务成本,也可以在需要现金使用时,通过全国票交所进行票据贴现,实现货款的快速回笼。
(三)加快中小企业电子商业汇票的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增长、加快科技创新、增加就业与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400万户,中小企业利税贡献稳步提高。
以工业为例,截至2015年末全国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的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36.5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97.4%;实现税金2.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的49.2%;完成利润4.1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64.5%。
一方面中小企业已经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现金结算量相对较大,尤其是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资金的大力扶持。
根据央行统计数据,2017年一季度末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94万亿元,新增1.08万亿元,同比多增1690亿元,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年末高1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7.9个和10.2个百分点。
2017年一季度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2%,占比比上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占同期企业新增贷款的30.3%,占比比上年同期高0.5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业汇票业务有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内生动力,有渴望配套资金支持的强劲需求。全国票交所要积极参与到党中央、国务院为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部署中,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融资瓶颈,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业汇票业务。
一是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票据化。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与交易,用成本相对较低的电子商业汇票替代流动资金贷款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支付结算环节,激发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的活力。
同时降低中小企业参与票据市场的准入门槛,为中小企业营造公平有序的票据市场环境,鼓励中小企业参与票据交易,获取合理的资金盈利。
二是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应收账款是中小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有调查显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约占总资产比重的30%。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对于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银监会、外汇局七部门联合印发《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17-2019年)》,在全国开展为期三年的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这对开展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业务是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截至2017年3月末,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自2013年底上线以来,经统计已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融资1.6万亿元,占总融资金额的35%。参考我国应收账款存量,中小微企业的应收账款并没有被充分用于融资。业内人士根据相关数据推算,我国信贷市场用于支持融资的应收账款约占全社会应收账款存量的18%。
说明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应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一方面可以用电子商业汇票置换部分中小企业存量应收账融资;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自主选择部分发展有前景、产品有市场、经营有利润的中小企业,签发以应收账款质押的电子商业汇票,帮助中小企业盘活应收账款,缓解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压力。
(四)加快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的区块化发展
在大力推广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的同时,要注意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金融业务发展特点和当地消费习惯,使电票产品的适用更有针对性。
1、结合区域金融活跃程度,设立票据交易分中心。2016年10月底至11月初,京津冀协同票据交易中心、武汉票据交易中心、深圳前海金融票据报价交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正式上线运营。另据相关媒体消息,一些地区也将成立区域性票交中心。
区域票据交易中心的成立固然有当地票据交易量较大、对周边票据交易具有聚集带动作用等基础,也有当地政府对大力发展经济、金融的扶持政策。但是成立区域票据交易中心,不是为了抢牌照一哄而上,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票据业务发展基础、金融监管状况等。
针对上海已成立全国票据交易所,如果票据业务发展大而全,其管理难度也会很大,可以考虑在区域票据中心的基础上设立全国票据交易所的分中心,专职开展某一特定票据交易品种,包括贴现等相关业务,分散全国票据交易所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压力。
可以根据票据直贴业务量的大小,选择若干大中城市成立票据直贴分中心,集中办理票据直贴、票据转让和与票据直贴相关的票据创新等,上海票交所和地方票据交易分中心在功能、职责和业务覆盖范围上各有不同,却互为补充,共同组成全国票据交易市场体系。
当然,央行要加强票据市场监管,建立统一的票据市场交易规则,在制度、标准、系统建设、操作流程上保证集中和统一,并进行指导和规范。
二是结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策略,发展电票业务.
三是根据不同行业发展特点和区域经济特色发展电票业务.根据农产品生产周期长、交易对象零散、交易金额相对较小的特点,结合大宗商品市场中农产品交易变化,开发相应的票据创新产品,使电子票据产品在农产品这个我国深具农耕基础、且涉及国民生计的细分领域中能够得到推广应用,在支付结算环节推动我国农业的合作化、工业化。
四是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发展电票业务.国家政策一方面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将国内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劣势转化为对外产业扶持优势;另一方面鼓励和“一带一路”周边沿线国家开展对外交流和经济合作,在产品、技术、劳务输出的同时,也可以把周边国家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引进来,长为我用。
因此出口创汇型企业开展票据业务,可以盘活国内企业在国内采购、生产的资金占用,加速企业资金周转,降低账务成本,提高其产品出口创汇的竞争能力。
2、结合区域经济活跃程度,开展电子商业汇票块式发展。目前我国经批准成立的各类经济技术发展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产业集聚区等大大小小有上千个。2017年5月,据国家商务部公布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19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6个;国家科技部公布全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45个;国家海关总署公布已封关运行、通过验收及在建设中的综合保税区65个。
各类经济园区早期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区域。发展的后一阶段则以聚集投资,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为主要目的,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园区优惠政策扶持,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入园,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能力。
要发挥园区的区块效应和群聚效应,依靠园区内的大型企业和利税大户,在园区企业推广电子商业汇票业务。鼓励在园区加工配套、零部件配套、物流配套、信息技术配套的企业之间,率先签发、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结算。
对于信用良好的大型企业可以签发电子商业承兑汇票支付相应的货款,以节约企业资金;对于市场接受程度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可以使用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用于相互结算,以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允许企业参与票据交易所的票据交易业务,加快票据流转,提高票据使用效率,获得差额收益。
(五)加快电子商业汇票产品创新
电子商业汇票从产品设计上已趋近于标准化产品,除传统的支付结算功能外,其资金属性和融资功能已得到广泛应用。电子商业汇票的普及推广和全国票据交易所的开业,将成为我国货币市场金融电子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我国票据市场创新的发展契机。
预期全国票据交易所将实现票据与信用证、保理等的组合票据融资国际贸易结算和“1+N”商业承兑汇票贸易融资组合业务等,推动多元化票据衍生品的试点和发展。未来电票产品创新将主要集中在票据资管创新、衍生产品创新、资产证券化、跨市场创新、增值服务创新、电子化产品创新、互联网创新等方面。
而在票交所模式下,电票产品创新将更多以电票衍生品作为深水区去试点。当然,票交所未来也可以积极推出票据标准化产品,丰富产品种类.
以电子商业汇票作为基础资产开展的电票衍生品与其他衍生品类似,包括电票远期、电票期货、电票期权、电票互换、电票掉期、电票信用违约互换等。发展电票衍生产品,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供有效的信用避险工具,帮助规避市场利率波动较大以及信贷规模调控不确定带来的风险,减少货币政策转变的冲击,有利于市场参与方控制风险;
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多种机会成本,提高票据业务的收益水平,创造新的盈利空间。全国票交所要建立电票衍生品交易防火墙,将电票衍生品的风险与传统直贴、转贴、回购等业务风险隔离,既有利于票据产品创新,又有利于控制票据市场系统性风险。在现有技术能力和风控水平下,电票衍生产品创新需由易及难,分步实施。
首先,可以发展相对简单并已初具雏形的远期产品,再发展期权、互换产品。目前票据市场上现有的部分交易已涉及远期的概念,比如分段式回购交易中的第二次回购、回购到期后买断交易中的买断,实质上均是远期交易,只不过目前交易双方在操作中缺乏标准产品和市场规范,市场约束效力不高。
其次,可以先选择转贴现业务试点,再逐步推广到贴现业务。一方面,目前票据业务的规模和资金调节功能主要通过转贴现业务来实现,而增加收益水平的主要方式也是依靠转贴现的差价交易。
因此先在转贴现业务发展电票衍生产品,更有利于发挥衍生产品对票据业务功能的提升作用,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另一方面,转贴现业务的参与成员是金融机构,在产品定价、风险防控等方面的能力相对企业较强,有利于电票衍生产品在发展初期的平稳推广。
最后,在发展电票衍生产品过程中,还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吸引多方市场参与者,包括非银行金融机构、票据经纪人、实体企业、互联网公司等参与电票衍生产品的开发和交易,提高电票衍生产品市场参与活跃度,做大电票衍生产品市场吞吐量,逐渐向电票衍生产品做市商的方向发展。
(六)加快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维护和开发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依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接收、登记、转发电子商业汇票数据电文,提供与电子商业汇票货币给付、资金清算行为相关服务并提供纸质商业汇票登记查询和商业汇票公开报价服务的综合性业务处理平台。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通过与银行业务系统、财务公司系统、企业网银及人民银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连接,实现了电子商业汇票贴现、转贴现、再贴现等融资交易和提示付款的即时转账结算,同步完成票据融资交易的交割,实现票款对付(DVP)。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为电子票据业务提供了安全高效、互联互通、标准统一、方便快捷的多功能、综合性业务处理平台,标志着我国票据市场正式迈入电子化时代。但是进入票交所时代后,电票系统将面临数据量更为繁冗、交易对手分散庞杂、交易过程瞬息变化等新特征,需要尽快加以改进。
1、要加快电票系统与各银行间系统的对接,完善子系统功能。各家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系统、信贷系统、票据系统和电子银行等或自主开发、或外购,各信息系统之间互有壁垒。
要加快电子商业汇票信息系统与银行各系统之间的链接,使银行间客户信息能够相互衔接,实现共享。尤其是要关注中小银行系统及企业电票系统的开发、对接和维护,方便中小银行的客户网上签发、查验、托收电子商业汇票,以提高电票的普适性。
2、加强电票系统与企业信息数据的整合。企业在使用电子商业汇票的过程中,系统要能够保证企业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时交易,票款两讫,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要加强外部信息的开发利用,可以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企业名录系统,实现多方信息共享共用,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进一步提高票据业务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降低企业违约风险,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3、关注区块链技术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应用。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结合,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操作效率低等当前困扰票据交易的诸多问题。
一是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的时间戳和全网公开特性,交易完成后不会出现赖账现象。
二是区块链中的分布式高容错性和非对称加密算法,有利于降低操作风险。
三是区块链的数据可以实现对所有参与者信用的搜集和评估,并可实时进行控制,有利于降低信用风险。
四是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可编程性,有效控制参与者的资产端和负债端的平衡,通过数据透明性使得交易价格更真实反应对资金的需求,控制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