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叫停,阿里京东之后,互联网消费金融ABS“一律不批”
非持牌金融机构的ABS发行下半年已陷入停滞,这与上半年互联网消费金融ABS的火热发行形成鲜明对比
来源:36kr
近日,因监管原因,在消费金融领域,除了阿里、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非持牌金融机构的ABS发行下半年已陷入停滞,这与上半年互联网消费金融ABS的火热发行形成鲜明对比。 一位券商资管人士表示,由于校园贷等互联网金融领域问题频发,监管层对于在交易所挂牌的消费金融ABS态度已经趋向谨慎,“目前基本不批,什么时候放开也没有时间表。” 阿里和京东因为拥有互联网寡头光环,发行ABS产品对券商有品牌加成作用。另外,即使基础资产出现问题,阿里京东也不会坐视不管,对ABS产品有无形的增信作用。 但普通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其信贷资产的安全性、风控合规,很难让券商完全放心。因为,消费金融做ABS,进入资产池的个人贷款成千上万笔,券商作为资产管理人,很难识别每笔资产的真实性。 交易所的ABS发行,名义上是备案制,实际上仍需证监会和交易所的审批。下半年以来,消费金融领域问题频发,尤其是一些互联网新兴公司,成为监管层重点盯防的对象。 交易所目前给到券商的态度很明确:“跟互联网消费金融相关的项目不要往上报了,报了也不批。”虽然没有明确发文,但类似窗口指导的方式把意见传达下去。 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在交易所ABS发行过程中充当管理人和主承销商的角色。 券商从2015年开始加大对ABS业务的投入,比如从固收部门分设业务条线进行项目招揽。据中基协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券商资管的专项资产计划共有156只产品,规模达1793.75亿元,比2014年底大增389.45%,其中大部分是资产证券化产品。 一位券商资管人士称:“我们接触过一些互联网金融类的项目,比如消费分期。在做资产支持计划的时候,首先要看他的股东背景,其次看他业务的信用逻辑,是不是可持续。尤其是风险收益的匹配度。” 在阿里和京东、分期乐和宜人贷之外,沉寂许久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近期重新开张。10月24日,“东方汇智-中腾信工薪贷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简称“中腾信工薪贷ABS”)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即将挂牌深交所,发行规模近2.9亿元。 其内部人士透露,这很可能是消费金融场内的“最后一单”,以后不再发新的ABS了。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即使是中腾信这一期,也是上半年完成,其早在今年4月份就拿到了交易所无异议函。这表明,下半年以来,监管层已经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 中腾信的控股股东是中信产业基金,其他股东还包括中航信托和华联股份。用于放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信托和其他机构投资者。目前麻袋理财和中腾讯的法人均为樊扬,二者作为关联公司,前者充当资金端,后者为资产端,而樊扬的另一个身份是中信产业基金的执行总经理。 作为中信产业基金打造的消费金融服务公司,中腾信面对工薪人群提供小额消费信用借款。截至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建立了110余个营业部。据中腾信助理总经理魏昆介绍,中腾信和纯线上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不同,过去两年主要集中在线下,核心管理层来自Capital One、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机构。 资产证券化(Securitization),就是将未来发生现金流的资产打包组合成资产池,经过结构化设计,将低流动性资产转化为高流动性的资产支持证券( Asset BackedSecurities, 即ABS ),这种安排可将企业的未来资产进行提前变现和转移分拆,从而满足融资和风险释放的需求。 将基础资产打包出售可回笼资金进行再次放贷,发挥类似银行的“吸储-放贷-回收再放贷”的乘数效应,一定程度上变相突破了资本金和杠杆限制,有利于扩大规模。 此次场内ABS发行叫停事件也表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场内ABS的门槛将不会降低,依然还只是巨头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