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昆平:消费金融是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
在当前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竞争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维持好主体地位需要从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流程出发,提高消费金融产品质量,迎合大众消费需求。
来源:新浪专栏
在当前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竞争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维持好主体地位需要从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流程出发,提高消费金融产品质量,迎合大众消费需求。
消费驱动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内在动力。消费需求的提升必然催生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金融核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是推动消费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在当前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竞争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维持好主体地位需要从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流程出发,提高消费金融产品质量,迎合大众消费需求,这不仅对缓解银行业当前盈利能力不足、培育新的增长点有重要的作用,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要方向,也是助力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巨大
传统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银行业金融机构是传统消费金融的服务主体,伴随时代的变化和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改变及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逐渐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一方面,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上升,贡献度大幅提升。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一国经济发展初期主要依靠高投资率来推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将由供给转向需求,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近几年来,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在2011年突破50% ,说明当前我国已经步入消费驱动型经济。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4%,高于GDP6.7%的增速,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1%,比2015年提高13个百分点。消费对GDP的贡献获得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平均80%左右的高水平比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我国消费信贷规模不断上升,增速较快,但是占信贷总额比重较低。2016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达近15万亿元,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增速较快。尽管如此,消费信贷余额占我国整体信贷余额的比重仍然较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比例。2016年末,我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06.6万亿元,消费信贷余额 25.06万亿元,约占全部信贷余额的四分之一。从近几年消费信贷的占比情况来看,虽然消费信贷占比逐年小幅上升,但是总体围绕20%左右变动。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和市场消费信贷产品的增加,消费金融将充分释放强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猛。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有效释放了我国潜在的消费意愿,互联网消费金融经历了2013年-2014年的起步阶段,在2015年互联网金融呈现井喷式发展。随着我国政策试点范围的扩大、征信牌照的开放,从互联网巨头到新型创业公司纷纷布局消费金融,近日,国内知名的第三方数据咨询机构艾瑞发布了《2017消费金融洞察报告》,报告显示,从2013年开始到2016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从60亿增长到了4367.1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17.5%。互联网消费金融将展开爆发式增长,推动全国金融业向互联网发展。
“消费场景金融服务”可能是消费金融的本质特征
近年来,消费金融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亮点之一,政府部门积极推动,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也在积极拓展这片新蓝海。消费金融虽然从总体上属于个人金融活动,但又不是传统银行个人金融活动所能覆盖的,也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消费信贷,其核心是消费场景金融服务,既有“帮助提前消费”的消费信贷,还包括在消费场景中“提供消费便利”的各种相关金融服务,其参与主体涉及各类消费者、融资性金融中介(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服务性金融中介(征信、评级、数据公司)以及商品与劳务供应商等。因此,理解消费金融的关键是把握住“为即期消费提供金融服务”,既包括消费信贷,也包括非信贷金融服务(例如支付服务等)。
从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方式的角度,我们可以对消费金融行为进行一些归纳:
个人消费贷款主要包括住房及装修、汽车、教育、旅游、医疗、耐用消费品等贷款以及分期付款;消费支付体系主要包括电子银行、第三方支付、银行卡收单等支付服务;
消费金融市场中介服务主要包括征信、评级、数据服务及其他派生服务。消费金融打破了即期消费的流动性限制,提供了跨期消费的新模式,可以使得消费者更快的得到更多产品和服务。实际上,对于消费金融,狭义的理解就是“花明天的钱”,更加强调消费金融产品。而广义的消费金融则可以理解为消费环节、消费升级、消费生态所产生的金融业务、金融相关的服务。
深刻理解消费金融,还有几个特征不容忽视:
一是当前普遍关注的消费信贷的主要需求者往往是中低收入人群,短期、小额、分散、迫切是其最大特征。这一点与传统银行个人业务主体的高端化完全不同;
二是离不开最终消费品供应商的积极配合与深度参与,消费金融不能仅仅看成是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事情,消费金融与商业信用有很大的关联性。消费金融机构通过供应商借助分期付款方式,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有机结合,有效的促进了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如西班牙的消费金融公司选择“漏斗式”营销模式开展消费贷款业务,通过与遍布全国的汽车经销商和零售商密切合作,直接在经销商和零售商的营业网点办理贷款,借助商家积累的数据,由其负责营销个人客户;消费金融公司则根据经销商提供的客户个人信息,建立个人客户资料数据库,基于一定条件筛选目标客户,采取漏斗模式不断营销客户群;
三是为消费金融市场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高度专业化,由于技术门槛形成自然垄断。深刻理解消费金融的这些特征,对于把握消费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设计合适的消费金融产品、制定科学的消费金融监管政策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前述判断,未来消费金融发展中有三个方向性要点应该把握好:场景、风控和客户体验。也就是说消费金融供应商要在快速切入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的客群和场景、保持增速的同时,打造更高的运营效率、更好的风控水平等综合优势。在场景方面,消费金融最关键的就是场景生活化,当购买行为与场景紧密结合时,会快速形成消费闭环。目前,各个垂直消费品类如数码、旅游、教育、家装、医疗等赛道还未饱和,消费金融公司可通过与线下经销商、3C卖场合作,为消费者提供分期贷款业务;在风控方面,则应将风控贯穿到产品设计和运营流程的各环节,在对接外部征信数据源的同时,通过用户数据在平台的沉淀,进一步提高对客群的风险把控能力,实现精细化运营;在客户体验方面,要深刻理解目标客群偏好,设计满足用户不同场景需求的金融产品,通过快速迭代不断提升产品体验,从而增加用户的使用粘性,打造服务品牌。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存在的问题
相比而言,我国目前的消费金融市场供给主体较为单一,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从消费金融市场主体来看,我国目前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支付机构、以零售电商和互联网垂直行业为主的互联网公司等。其中,商业银行是消费金融业务的最大供给主体,占据着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截至2016年末,商业银行仍占据了约93%的消费金融市场份额。目前,商业银行垄断着住房信贷市场,其他消费金融业务局限在信用卡为载体的中高端客户透支业务,很少涉及经典意义上的消费金融服务。而其他的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垂直行业电商公司虽然起步于经典意义的消费金融服务,但经营模式、产品、客户定位等也开始出现银行化倾向,从而加剧了市场供给主体的单一性。同时,我国目前的消费贷款以住房和汽车贷款、信用卡业务为主,家电、数码等耐用消费品以及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领域的消费金融服务严重不足,专业化程度也有待提高。
借鉴美国消费金融的经验,未来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消费金融的各供给主体应该开展错位竞争,互补发展。消费金融市场具有客户细分、场景细分等特点,存在巨大的增量细分市场。电商巨头在互联网场景化金融方面试水较早,而传统商业银行深耕信贷市场历史悠久,具有强大的客户基础以及负债端优势,应鼓励不同的消费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特色研发更有优势的产品,搭建消费金融产业链,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升级过程中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重视美国传统银行消费金融方面的成功经验
美国的大银行往往采用消费金融子公司与银行相结合的方式来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二者根据服务对象的信用等级提供差异化的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这种组织架构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使得消费金融得以健康、全面、快速发展。如汇丰美国集团于2003年收购了美国的家庭国际银行(Household International Inc.)合并成为汇丰金融公司(HSBC Finance Corp),协同构建了消费金融业务体系。而花旗金融公司作为花旗银行集团旗下的消费金融子公司,是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消费金融公司。花旗集团消费金融业务活动是由花旗银行零售业务部门与花旗控股的消费金融机构共同开展,而花旗控股的消费金融机构占据了花旗集团消费金融业务量的90%以上。在风险管理上,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都有一整套自己的贷款风险评估方法。采用差异化审核流程和多样化的催收方式保障贷款的回收率;在产品供应方面,美国的消费金融机构以消费者需求和体验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而且消费者向银行的贷款和还款,只需在网上按流程操作很快就能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我国商业银行向消费金融转型的策略
借鉴美国商业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成功经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要坚持补短板、扬优势的策略,发挥客户、风控、数据优势,补足场景、内耗、思维、经验短板,致力于打造消费金融闭环,构建消费金融生态圈。既需要打好地基,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合纵连横,深入客户消费场景,更需要巩固优势,推进风控模式创新。
第一,打好地基,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需要转变经营思维,形成科技输出能力。在新兴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银行提供的服务产品目录中应该增加科技金融产品,要从传统的输出金融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变为输出金融+科技的经营模式,经营理念上要从单一的金融服务提供商转变为伴随客户成长的全天候伙伴。从消费金融的视角来看,商业银行要补足场景短板,就要从掌控场景的能力建设出发,分析银行自身的优劣势,找准切入点,形成科技输出能力。目前还有大量的线下小型实体店尚未融入互联网甚至是尚未触网,这些实体店也面临着电商平台的巨大挑战,也有寻找出路的冲动,但是线下商户数量大、体量小、自身资源有限,没有能力承担科技成本,商业银行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开发相应的科技产品,以免费的方式输出给线下商户,帮助商户触网的同时,可以有效掌控消费场景,实现共赢。
其次,商业银行须变革现有业务分割的管理体制,释放改革红利。商业银行应成立集中的消费金融业务推进部门,如消费金融子公司、信用卡公司或者消费金融事业部,集中业务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渠道建设、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等。
再次,商业银行应做好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一方面,打造支持全量数据、实时在线的大数据平台,支持实时数据的处理,以满足消费金融即时化、场景化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打破内部数据孤岛,全面梳理整合内部数据,合法合规引进外部数据,建章立制,完善数据治理。在此基础上,推进客户标签化工作,构建全面的客户视图,形成不同的客户分群,支持基于不同群体的客户识别和风控模型的构建,发挥数据对业务发展的支持作用,促进数据资源生产力。
第二,合纵连横,深入客户消费场景
消费金融是一片蓝海,市场容量巨大,但由于其业务具有“两多一小”的特征,即客户多、笔数多、金额小,客户服务和风险管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本着开放的心态,合纵连横,深入客户消费场景。一方面,加强同业合作,协力开展客户服务工作;另一方面,加强跨界合作,延伸客户服务边界。
首先,商业银行应与业内的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通过选取具有业务互补性的对象进行战略合作,建立互联互通机制,以共享资源、分享利益的方式,合力做好客户拓展及服务,增加双方客户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其次,商业银行应大力推进跨界合作,一方面依托客户关系优势,与各行业大型连锁店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其连锁店网点优势,拓展线下服务边界;另一方面依托科技输出与大量的线下小型实体店建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免费的科技产品支持小型实体店完成线上化工作,提升小型实体店的客户体验并在实体店消费场景中嵌入消费金融业务,商业银行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支持了实体店的业务发展,实现了双赢。
第三,巩固优势,推进风控模式创新
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控上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然而传统的风险管控模式在消费金融业务大发展的今天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由于消费金融面向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中低收入客户群体,这部分群体既缺乏信用记录又有着庞大的数量,这需要商业银行风控模型的高度自动化和高效率的处理能力。
首先,商业银行要推进智能风控建设。在审批环节改进现有流程,改变以往大量的人工审批工作,实现全自动化审批。在贷后风险预警方面,加强风险预警模型建设,提高风险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其次,商业银行须在巩固传统的基于产品的风控模型优势的基础上,应该重视客户信用的全面评估,充分利用内部数据优势,构建全量个人客户的内部信用评估体系作为风控的重要基础,提高风控覆盖水平,形成产品审批模型与基础信用评估相结合的全面的风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