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研究】储殷:智库助力“一带一路” 中国是全球化中的“大象”
作为智库中较多研究“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的专家,储殷认为,智库发挥的作用还是挺大的。他说,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情况,我们现在的资料还比较匮乏。
作者:储殷,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掌握“一带一路”沿线基础信息 智库当有作为
作为智库中较多研究“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的专家,储殷认为,智库发挥的作用还是挺大的。他说,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情况,我们现在的资料还比较匮乏。“一带一路”沿线情况高度复杂,我们掌握的信息还是碎片化的。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使我们对欧美了解得比较充分了,对其他地区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储殷表示,中国现在对一些地区缺少基础信息的掌握,比如市场需求、基础建设状况、政治情况、人员往来、文化特点、部落结构等,了解得比较少。他认为,不管智库做什么行业,只要认真做,都会有效。即使像商会,只要实实在在地做点工作,就能了解到投资目标当地的基础信息。先了解个大概,有了基础信息,研究再慢慢由浅入深。
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多次提到要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给中国智库的发展带来了春天。对此,储殷颇为赞同。他表示,过去的研究机构都是统一指挥,成果很容易出现样子货。还不如让大家“八仙过海”,通过市场自然淘汰。大浪淘沙之后,活下来的往往是有真东西的。
美国并非退出全球化 只是要改变规则
储殷所在的智库,叫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谈到全球化,他开始滔滔不绝。“中国现在力挺全球化,因为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嘛。你受益,当然就希望它继续啦。就是这么个简单的道理。”他坦陈,全球化本来是有利于西方中心的。但是中国的规模太大了,而且还是个不断增长的变量。“就好像一头大象,它跳进水池里,对他来讲,它是想融入这个水池。可它一跳进去,这个水池就已经变了,半池子水都溢出来啦。”
现在很多人对逆全球化的浪潮感到担忧,特别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更加重了人们对保守主义的警惕。对此,储殷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美国并不是要退出全球化,只不过是要改变全球化的规则,美国人要建立一种对他们更有利的全球化。比如美国退出TPP,它是要把贸易协议全部改成双边的。“因为多边谈判,你们一堆人斗他一个,他吃亏呀!所以他现在要跟你一对一谈。一对一谈,美国优势多大呀!”
储殷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中国近三十年左右的崛起是前无古人的,以前从来没有像中国这么大规模、这么多人口的国家如此崛起过。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全球化未来发展中我们可能面临的竞争。比如印度,跟中国情况差不多,也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如果印度也要做“世界工厂”,那中国就不再是唯一的了,不再具有独特性了。所以说要准确认识自身优势的时效,注意防范风险,未雨绸缪,“不能总是吹牛”。
在专访的最后,储殷说了一句颇有意味的话:中国改变了全球化,全球化也在改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