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拳整治银行业乱象,44名高管及从业者被双罚!
制造业在广东经济中占据首要地位,广东省六成产值、超八成创新成果、九成出口均来自制造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制造业在广东经济中占据首要地位,广东省六成产值、超八成创新成果、九成出口均来自制造业。
5月18日,广东银监局副局长任庆华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广东以制造业立省,长期以来,银行业与制造业共生共荣。近日,广东银监局出台《广东银行业支持制造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19项措施引导信贷资金避虚就实,督促辖内银行业聚焦制造业金融服务针对性不强、方式手段不新、资源配置不到位等难点痛点出实招,助力制造业提质增效。
据任庆华透露,截至2017年 一季度末,辖内银行业对制造业授信额度突破万亿,贷款余额8780亿元,在所有行业的对公贷款中排行第一。
重拳打击“资金空转”
任庆华表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让金融之水流到它最该去的地方,这是银行业的根本使命。而防范脱实向虚,是要避免银行信贷资金远离实体经济,搞 “信贷空转”和“体内循环”,切实防范金融风险。这两个方面是一正一反密不可分,一个是“堵旁门”、一个是“开正门”。
近年来,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热衷于加杠杆、赚快钱,资金在体内循环“空转”,导致制造业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为了堵住“资金空转”的旁门,任庆华表示,广东银监局重拳整治银行业十大市场乱象,开展“三三四”系列专项治理,切实查纠导致资金脱实向虚的各类业务。2015年以来,这一领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72件,罚款4037万元,涉及机构128家,对44名高级管理人员及银行从业人员执行“双罚”。
在“堵旁门”,防范风险方面,广东银监局要求银行机构承担风险防范主体责任。任庆华透露,“在最近我们召开的辖内银行业市场乱象整治专项会议上,明确银行机构董事长、行长是乱象整治工作第一责任人,压实自查自纠责任”。
另一方面,广东银监局引导银行业优化信贷投向,把金融之水浇灌到制造业最需要的地方去。要求银行业紧跟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力争实现“三个提高”。即制造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要逐步提高,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占工业贷款的比例要逐步提高,中长期技术改造贷款的比例也要逐步提高。
推动制造业动能转换
“制造业的未来在于创新,银行业的未来在于支持制造业的创新。推动广东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是通过‘科技、金融、创新’三链融合”。任庆华在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根据广东省的产业布局和重点规划,银监局也要求银行业在区域上重点支持“三带两区”产业集聚区制造业项目建设和优势制造业企业发展。
项目上,要重点“支持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支持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两化融合发展和智能化升级,支持广东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突破发展和扩大应用,支持广东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支持服务型制造和绿色制造”。
在对科技型制造业的服务上,广东银行业积极探索创新与外部机构联动合作模式,通过创新选择权贷款、“基金+贷款”、“跟贷”等模式,探索开展针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服务模式创新。金融产品上推出了专属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产品,并探索开展应收账款、收益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权利抵质押贷款业务。如截至2016年末,建行广东分行对省内(不含深圳)已认定的5581户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相关资产业务余额达1136亿元。
在“去产能”方面,银监局还建立了“去产能”监测指标,明确了四项工作任务,细化12项具体工作要求,设计“去产能”六大类30个监测指标,按季督查,落实责任。
2015年以来,广东银行业主动压降、退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低端制造业客户,压降落后产能制造业贷款规模达87.15亿元。
同时,从增强内在实力角度,广东银监局要求银行业积极支持传统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技术改造,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相关贷款余额达1313.27亿元。
过去金融机构大多存在垒大户、做通道、避监管的做法,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很多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为此,广东银监局加强监管引领,要求机构精耕细作,发展普惠金融,激发小微制造企业活力。
信贷资金下沉方面,小微企业贷款已经连续多年实现“三个不低于”目标,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辖内银行业支持小微制造企业贷款余额4021.15亿元,占制造业贷款余额近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