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强:传统的供应链金融面临着发展瓶颈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面临着发展瓶颈,随着供应链金融金融理念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供应链金融政策的驱动下,银行、保理、信托、基金、电商平台、园区、行业协会等各方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合作,产生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催生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供应链金融交易服务中心,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力工具之一。
导读:
4月21日,由中国贸易金融网、《贸易金融》杂志、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主办,北京财资和供应链研究院承办,中信银行、宜信翼启云服大力支持的“2017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暨中国供应链金融产业生态联盟成立仪式”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年会顺应当前“产融结合、脱虚向实”的国家政策引导,主题定位于“产融结合下供应链金融4.0的机遇与挑战”,采用主题大会+颁奖典礼+圆桌论坛的形式。参会人群涵盖政府、商协会、银行、电商系、产业巨头系、Fintech系、互金系供应链金融公司、保理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科技公司等供应链金融各方业态,参会人数接近400余人,可以说基本汇集了目前参与供应链金融的各方生态系统。
张竞强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很高兴参加这个会议,因为这个会议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和受益的主要群体是中小企业,我预祝这次会议圆满成功!
刚才听了以上三位领导讲话特别受启发,今年以来中央要求降低金融杠杆、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防止资金脱实向虚,加之美元持续加息的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名为稳健中性实为存紧政策,货币价格持续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今后一个时期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企业关停并转的情况可能时有发生。例如,近期山东、江苏等地由于实体经济融资难导致金融风险扩大趋势显现,互联互保贷款沉渣泛起,根本原因还是中小企业信用价值低难以满足以抵押为前提的现行融资体制要求。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只有进行金融创新,结合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借助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供应链金融在国内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主要采用仓单质押应收账款保有模式,围绕核心企业的信用,使其上下游中小企业获得融资,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
但是传统的供应链金融面临着发展瓶颈,
一是大型核心企业凭借独有的资金优势,在供应链金融工具时产生抵触心理态度消极;
二是大型核心企业不愿意为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背书,导致商业银行保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无法用合理成本获得评估风险所需要的数据,去预测损失控制风险;
三是传统供应链金融服务商的水平较低,能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效集成,并提供系统化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服务商比较少,传统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设计忽视了信用价值链的构建,造成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不足。
总之,传统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始终没有突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在当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改造提升传统供应链金融要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上下功夫。首先注重信用价值链的构建,通过整合商业信用的结算支付功能,借助区块链、数字债权、凭证背书,对核心企业实施应收、应付账款联动,以使信用价值链的方式来解决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因期限不匹配导致的直接流通需求问题。
第二注重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区块链作用具有去中心化、持续数据集体数据可编程安全可信五大特征,提供可验证、可追溯、可信任的特征。新交易不以银行为主导,摒弃大型企业核心概念,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智能和约等新技术的应用,体现时间、效率、成本优势,和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风险识别系统和风控管理框架,形成新型商业信用生态。
2016年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成立商业承兑汇票投融资工作委员会,利用商业承兑汇票对基于中小企业信用价值链的应收账款进行标准化设计,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技术创新建立了独特的中小企业应收账款交易机制,率先在上海打造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中小企业新型商业信用生态,探索出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实用案例,经过全国15个省市的试点取得了重大突破。
基于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应用独创的票据通数字债权管理模式,提升了中小企业基于应收账款的内生融资能力。我相信随着供应链金融金融理念和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供应链金融政策的驱动下,银行、保理、信托、基金、电商平台、园区、行业协会等各方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展合作,产生多样化的服务模式,催生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供应链金融交易服务中心,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有力工具之一。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依据嘉宾现场速记综合整理,内容有删减,未经演讲嘉宾本人确认,仅供业内人士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