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大考下4月发行数量环比锐减15% 银行理财向零售转型趋势显现
发行规模排名前十家的银行里,只有民生银行4月份的发行量比3月份有所增加,其余九家银行发行量全部在减少,降幅多在10%以上,其中农业银行下降4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行规模排名前十家的银行里,只有民生银行4月份的发行量比3月份有所增加,其余九家银行发行量全部在减少,降幅多在10%以上,其中农业银行下降48%。
金融强监管,对市场上各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的影响立竿见影。继表外理财纳入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之后,银监7个文件为同业业务再添“稻草”。今年一季度的理财规模增速已经下降,在此基础上,据统计,4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种类数量环比3月份锐减15%。
同业业务是本轮密集监管的重中之重。目前各家银行都在压缩同业理财业务,预计这种规模萎缩的趋势短期还会持续。预计全年理财市场规模会有较大幅度下降。内部结构上看,同业理财规模收缩幅度较大,个人理财业务正在加速增长,理财业务发展向零售转型趋势明显。
同业关键词:压缩
MPA将表外理财纳入考核主要是控制了规模增速。2017年一季度银行理财规模扩张速度进一步减缓,环比增速降至2.92%,增速较上季度下滑1.55个百分点。但是4月以来密集推出的监管和检查行动,则直接影响到了既存业务。
4月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0038只,相比于3月份的11823减少了15%。另外,发行规模排名的前十家银行里,只有民生银行4月份的发行量比3月份有所增加,从260只增加到353只,其余九家银行发行量全部在减少,降幅多在10%以上,其中农业银行下降48%。
业内对这种理财发行规模大幅下降的情形并不意外。普益标准分析表示,4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的缩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3月末考核时点的影响,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量较大,通过大量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吸收资金成为了大多数银行的常用方式。随着考核的结束,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程度有所减缓(受央行货币政策转变的影响力,市场流动性仍然表现出中性偏紧的态势),因此产品的发行规模出现了收缩情况。
另一个原因是,自3月末开始的监管升级也使得银行理财的发行更为谨慎,各地监管驻场,使得较多不规范的产品暂停了发行,同时再加上此次监管对于同业的冲击,同业理财新增规模大幅收缩。
各家银行同业理财的规模差异较大。预计,同业理财占比大概在20%以上,不到30%,也就是说,按目前市场29万亿的存量计算,大约有6万亿左右规模。一些中小银行的占比可能远超过这个数字。
同业业务并不是一个逐渐发展起来的市场,虽然早已有之,但真正火爆起来也就近两三年来的事。此前,大部分机构并不关注这块市场,2014年前后,丰厚的利润回报使其很快成为行业新宠,几乎所有银行一起蜂拥而入,由于此前没有足够的专业和人才准备,其间积累了不少风险。
此次监管之下的业务压缩也正是由此而来,本意是将资产管理重归本源。这个过程中,银行的同业团队也在经历重大调整,或撤并,或摘牌。
未来重心或转向个人理财
从监管指向来看,同业业务是本次监管的重中之重。其中对于理财资金违规运用的情形做了非常具体的列举,其中基本都是以前就多次明令禁止但仍存在大量不规范操作的问题。另外,银行理财业务在向登记系统报送信息时使用的表格也已经做了更细化的处理,包括穿透报送的要求,未来银行理财穿透核查的力度一定是在加强的。
监管对目前金融风险的排查力度可见一斑。从眼前来看,这对银行理财业务造成明显冲击,但长远来看这无疑是有利于理财业务的转型和持续发展的。
普益标准表示,未来银行理财的发展重心将转向个人理财业务。该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同业理财分别下降10.95%、9.26%和1.86%;与此同时,其个人理财余额则分别增长14.11%、20.99%和50.71%。
目前来看,个人理财市场发展势头很好,因为资本市场形势不好、房地产投资受到严格限制,所以很多个人投资者开始转向理财市场。零售比拼的是客户基础和渠道方面的优势,中小机构同业占比高,零售系统较弱,大银行体系全面,优势会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