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井喷”引发山东煤炭供应吃紧
一项年储备配送能力至少在1.2亿吨的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建设计划,或将使山东摆脱用电高峰期的燃“煤”之急。
本报记者从山东省政府了解到,今后三至五年,山东省将建成6个单体运营量在 20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建立区域煤炭供应保障长效机制,以保障能源需求。
而从山东省统计局刚刚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来看,重工业和基建投资仍然成为拉动其GDP的重要引擎。而这类投资对能源的依赖性非常强。可见,山东此时高调推出六大煤储基地,有着更深的意味。1.2亿吨煤储基地的山东心思
多年来,煤炭消耗占山东省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处于全国之首。如山东省政府2006年的统计数据表明,这一比重高达79.7%,比全国高出了10个百分点。
山东省经济运行局提供给本报的资料显示,2008年山东省煤炭产量约1.35亿吨,消费总量约2.6亿吨,扣除调往省外和出口因素,当年山东调入省外煤炭近1.6亿吨。
该局预测,2010年,山东需要从省外调入19620万吨,到2015年,调入量将至少再增加1亿吨。
去年在电煤价格上涨、运力不足等因素制约下,山东省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供电负荷缺口超过700万千瓦,这着实让山东这个电力大省体味到了电荒的滋味:全省范围内企业排序供电,受其影响,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幅比预期值下降2.9个百分点。
“总结2008年以来抗击南方冰冻雨雪自然灾害、突击抢运电煤的经验教训,迫切要求我们建设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建立煤炭供应保障长效机制。”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副局长王立亭如是说。
铁路运能的大幅度提升,则为严重依赖煤炭消费的山东面临建立煤炭储备配送基地的重要机遇。
记者从山东省铁路办了解到,规划中的太原至青岛客运专线将大大释放石太线、石德线的运货能力;建设中的德州至大家洼铁路,与已建成的大莱龙及在建的龙烟铁路相连,可新增北通道运输能力5000~10000万吨。
对邯济和邯长铁路进行复线建设,加上济青客运专线投运后胶济线释放的运力,山东将新增中通道运输能力5000~8000万吨。
对菏兖铁路进行电气化及扩能改造,新增南通道运输能力5000万吨。
此外,由山东日照下海的晋中南煤炭出海大通道,已于去年在部分路段开工建设,已开工的黄大铁路,开辟了内蒙古和陕西煤炭入鲁新通道。
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有关官员告诉本报,到2010年山东省煤炭运输能力将达到2.1亿吨,2015年达到3.6亿吨,2020年达到5亿吨。
对应5条能源入鲁大通道,有近水楼台之便利的山东省政府去年便启动了建设煤炭储备配送基地的规划。
谁来主导煤储基地建设?
根据本报记者手头的由山东省煤炭局起草的《山东省建设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建设方案(草案)》,山东将在全省范围内布局6大煤炭储备配送基地,在3-5年内,建设4-6个单体年运营量在2000万吨以上的煤炭储备配送基地。
首批项目单位为龙口、莱芜、诸城、齐河,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条件成熟后再建设日照、菏泽两大基地。其中,龙口基地已经山东省发改委批准开建,有望在今年10月份投产。
山东省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史玉明告诉本报,2008年,山东省发电企业所需电煤七成左右靠省外调入,尤以胶济铁路沿线发电企业用煤居多,去夏用电高峰期,胶东地区部分统调发电企业煤炭库存下降至2天以下。
龙矿集团副总经理崔常兴告诉本报记者,胶东半岛年用煤总量在6500万吨左右,按此推测,高峰时期胶东市场7天的用煤量需要160万吨,其中电力和民用重点行业需要120万吨,龙口基地一期项目建成后,可提供应急状态下用煤量的50%,二期项目完工后,可增加至80万吨。
目前,龙口基地一期项目已经由山东省发改委批准立项开工建设,将于今年10月份投产。
方案显示,山东6大基地建成投产后,每年总运营能力至少为1.2亿吨,这一规模将是山东全部外煤运入量的40%。
史玉明向本报记者分析,国电、华电、华能、鲁能等山东省辖区大型发电企业在电煤采购、运输等方面均有自主计划,加之6大储备基地的战略储备,届时山东将有望从根本上缓解煤炭稳定、安全供应问题。
根据本报记者统计,山东四家首批项目单位的总投资额超过18.7亿元,而这一兼具战略储备与经营功能的储配基地,出资及运营模式均非常灵活,政府的边界则显得相对清晰。
比如,崔常兴介绍,龙口基地的经营管理运作由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下属的龙口矿业集团与龙口港集团合资成立的山东龙海煤炭配送有限公司负责,注册资本为1亿元,双方持股比例为4:1。
该基地确立了“多元化投资主体、变客户为股东、产供销一体化”的运作思路,得到了山东省政府的认可。
崔常兴说,根据初步商谈,龙口基地与2-3家企业商谈股份合作顺利,将采取变客户为股东的运作模式,引入合作资金1亿-2亿元,将上下游企业变成利益共同体,使基地经营顺利打开下游用户企业的供应链。
值得一提的是,煤炭储配基地也在向民营企业开放。莱芜和诸城两大基地便是分别由当地民营企业山东普阳集团和诸城市良丰化学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山东普阳集团副总经理狄元西告诉本报,仅莱芜市发电、钢铁、建材等主要用煤企业年耗煤炭就达到2120万吨,预计“十一五”末莱芜市煤炭用量将达到4000万吨左右,缺口在3000万吨左右。
对于项目盈利前景,狄元西充满乐观。据他介绍,项目一期工程达产后年销售煤炭1000万吨,年营业收入为6.3亿元,利润8484万元。应急储备规模为60万吨,经营收益与战略储备的公共属性相抵,收益十分可观。
显然,山东这一率先尝试利用市场机制谋建煤炭战略储备的模式,其营运效果引起利益各方的热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