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携手消费增长,要走实体经济的“正道”
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的“消费金融: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来源:消费金融行业评论
《报告》指出:2016年末,居民消费信贷总量估计在6万亿元左右,约占消费支出的19%。如果按照20%的增速预测,我国消费信贷的规模到2020年可超过12万亿元。
对此,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我国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在2016年首次超过了投资,现在对GDP的贡献约为66.4%,消费增长和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但金融要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与真实的经济活动相关联。
消费增长和消费金融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消费金融的兴起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有关。随着“提前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以“预支”或“分期”的方式,来购买当下可以享受的产品或服务。消费金融就此成为风口行业,进而拉动消费增长。
李扬表示,“当然,金融作为服务部门也不是完全被动接受这些结果,它也会对于消费增长有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高,金融因素进入这个领域之后,也促进了消费的增长。而消费金融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源于其本身携带的互联网基因。
因为消费活动的主体是中下层。但是在过去的经济体系下,金融是高端人士的“玩意儿”,中低端对于金融来说基本上就是一个贡献者。所以,普通的作为主体的消费者是接触不了金融体系。但是互联网经济的普及使情况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降低了金融体系的进入成本,让更多人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到许多以前没机会了解的信息。这样,参加主体下沉,消费金融的覆盖面扩大。
而消费金融里面发展比较突出的就是互联网金融,所以它反过来促进了消费,使得广大中低收入的民众有了使用金融手段提升自己现实的消费水平。
总之,消费的增长和消费金融的蓬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消费金融要回归实体
李杨演讲中提到的第二的观点,就是“金融要更好为实体经济活动服务”,尤其是消费金融。
对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李扬指出,“金融是一个上层建筑,原来金融活动比较简单,这个上层建筑很矮。
但是随着金融自身的不断发展。金融上层建筑越来越复杂,金融与实体经济渐行渐远。”这也形象的说出了消费金融的现状——脱实向虚。
在李扬看来,现在要回归金融的本源,应当把它拉到实体经济中去。消费金融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消费金融恰恰有利于做到这一点。
李扬提出,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有三个支点。
第一,金融活动一定要与真实的经济活动相关联。“可以不和它的生产活动相关联,但是一定要和它的交易活动相关联,也就是金融流、现金流要和物流相关联,要以物流为基础。”而所谓真实的经济活动,其实就是场景消费。而消费金融的核心就是场景化,所以在场景中进行的消费活动更符合实体经济的要求。
第二,金融活动应当和厂商连在一起,不能只是和金融机构连在一起。因为金融机构其实更偏向中介,其实对实体经济活动并不能起到太多的作用。而美利车联盟这样的平台,是直接和消费者、和消费活动相关联。以这样一些机构为基础发展金融,特别是发展消费金融,才能让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
第三,金融活动要基于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我们用最先进的技术,最现代的技术组织物流、组织金融流、组织物流和金融流的配合。”互联网的广泛性、即时性让很多过去做不到的金融活动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