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自贸区即将起航,据说一波行情正在路上
好料配好菜,好菜更要配上好佐料。这就如同今年要大力推广的自贸试验区和出台不久的“引资20条”之间的关系。
来源:第一财经
好料配好菜,好菜更要配上好佐料。这就如同今年要大力推广的自贸试验区和出台不久的“引资20条”之间的关系。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31日下午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和辽宁、上海、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8省市负责人将介绍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关情况。这意味着,在获批7个月后,第三批自贸试验区即将正式起航。
“一波自贸区行情正在路上”、“七大自贸区板块将受益”……受上述消息影响,不少自媒体已经将目光转向资本市场。
上海自贸区外高桥集装箱码头
然而,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学院院长屠新泉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一直以来,自贸区的问题是“块”(区域)的开放受制于“条”(行业)的限制。
不过,《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引资20条)的出台,则解决和完善了自贸区的“条”的限制。
换句话说,有了“引资20条”,自贸区“如虎添翼”,对成就中国变身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效果更好。
从28.78到1000
“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必将继续成为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了“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其中重要一环是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
如今,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起航在即。201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我国陆续批准并建设了三批11个自贸试验区,将形成一个由南至北、由东至西的“1+3+7”的自贸试验区试点新格局。覆盖面积也从2013年的28.78平方公里,拓展到了2017年的1000多平方公里。这些区域,承载着中国坚持全方位开放,主动作为释放经济全球化正面效应的重大使命。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湖北、河南等地已经通知,将于4月1日上午召开自贸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海也将同时召开发布会,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及建设推进情况。
华中科技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已经收到湖北省商务厅的邀请,将于4月1日上午9点参加湖北自贸试验区的挂牌仪式。
根据目前公开的消息,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依然沿用了自上海自贸试验区以来的多片区格局,且总体面积也大约保持在120平方公里。比如,河南自贸区涵盖郑州、开封、洛阳三个片区;湖北自贸区则涵盖武汉、襄阳、宜昌三个片区;陕西自贸区涵盖中心片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杨凌三个片区。
对于自贸试验区各片区的选择标准,王受文此前曾表示,7省市要选择出开放基础比较好、区域优势比较强、监管条件比较成熟,既能够扩大开放,又能够有效防范风险的区域。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王新奎也表示,自贸区的改革是制度创新,不是招商引资,更不是跑马圈地。因此自贸试验区应该选择经济活动量最密集的区域,避免片区过大、片区过散的问题。
蔡司集团总部位于德国,是全球视光学和光电子工业领域知名的跨国公司,其中国总部正是设立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推动该公司从单一业务运作中心模式向“业务运作+资金管理+研发”的多中心模式不断升级的,是上海自贸区投资、贸易、金融等的一系列改革红利。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日前在浦东新区调研时,蔡司中国区总裁福斯特就表示,得益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公司技术研发周期不断缩短,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目前增长速度位居蔡司全球首位。
再以湖北为例,其三个自贸片区的主要功能是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转型升级。其中,武汉片区将重点发展国际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和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襄阳片区则重点发展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铁路物流等产业;宜昌片区重点发展文化旅游、航运物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
更大的产业开放度,以及外商投资便利度的大幅提升,使得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也保持强劲。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第25号《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预计,2016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FDI)流量下降13%,减至1.52万亿美元。流入发达经济体的FDI流量下降9%,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流量下降20%。
但中国依然位列全球第三。仅在4个自贸区,2016年全年实际吸收外资87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3%,以十万分之五的国土面积吸引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外资。
日前公布的《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6)》指出,随着上海自贸试验区成功经验在全国的推广复制,目前,在中国十多个省市设立了自贸试验区,中国企业借助自贸试验区通道“走出去”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向西看
与上海、广东、福建、天津不同,第三批7个自贸区的区域特征更加多元,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也各有不同。它们将承担更多元的试验任务,形成各有侧重的试点布局,进而构建我国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高标准的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是统一的,所以11个自贸试验区大的改革框架都是一致的。”陈波说。
不过,与沿海自贸区更多体现“向东看”不同,新的内陆自贸区则更多体现了“向西看”。陈波说,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改革,更多是“一带一路”与自贸区有机结合的尝试。
由于“向东看”和“向西看”存在着贸易形态的不同、产业结构的不同,所以11个自贸试验区的改革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比如,沿海以海运为主,内陆则以铁路运输为主,二者在贸易创新上就会有较大差别。”陈波说。
河南是“一带一路”上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河南省副省长舒庆在3月29日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上就表示,河南自贸区要加大力度开辟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运航线和中欧班列(郑州),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动不同运输方式、不同企业间信息开放共享和互联互通。
连接中国与欧洲的中欧铁路班列,直接拉近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距离,在几年的发展探索后,目前中欧班列发展迅猛。
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欧班列(郑州)也已经从2013年的“一月一班”,实现了“去四回四、每周八班”的常态化均衡开行。
与此同时,同属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重庆,近日成功开行第1000列中欧·渝新欧班列,成为国内首个突破千列大关的中欧班列。此外,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计划2017年开行1000列以上,中欧班列(武汉)则计划开行200列。
除了贸易创新之外,内陆自贸区因为与沿海的开放基础、产业结构等的不同,也使得自贸试验区的试验内涵更加丰富。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张威参与了河南自贸试验区从开始筹划到获批,在第十一届中国(河南)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论坛上,张威说,河南的特色是制造业,制造业如何扩大开放,河南自贸试验区取得的经验比沿海更有意义。
此外,设立湖北自贸区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深层次提高沿江开放水平、实践经贸新规则扩大开放领域、进一步改革开放管理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迫切需要。
整体开放战略胎动
“从1个到4个,再到11个,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角色在这几年反而是更加凸显了。”陈波说,不仅仅是先发优势,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和开放上的龙头、引领作用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努力把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
在今年1月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
观察人士注意到,中国正布局整体开放战略,若措施真正执行到位,则意味着包括上海自贸区在内的“自贸区”引入外资等优惠政策,将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统一推广至全国。
对内加速改革,对外全面开放,中国的“全球化”大礼正逐步兑现:第三批自贸区即将起航、引资20条的出台也起到了解决和完善开放限制的作用。
在诸多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和专家看来,引资20条里每一条都堪称重磅,直指外资对华市场准入的痛点。
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项目部主任尼克·霍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既然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即将被抛弃,中国就可以更积极地推动其他贸易谈判,比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如果美国留下了真空,中国就可以在亚太地区制定贸易和投资新规则。
联合国贸发组织投资司官员梁国勇对第一财经记者评论称,中国目前吸引外资面临双重压力:低收入国家竞争造成外资的“分流”效应;工业化国家的政策措施可能加剧外资“回流”。特别是在工资和制造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在吸引外资(特别是寻求绩效型外资)方面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