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所呼吁提高股市质量
上交所创新实验室提出,积极采取措施提高股市质量。去年沪市流动性有所下降。
上交所创新实验室21日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质量报告(2009)》显示,由于2008年股市深度调整,投资者交易意愿下降,沪市流动性有所下降,市场质量各项指标出现下降。
报告认为,除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外,产品结构单一、市场规模较小、投资者结构不合理、缺乏卖空机制和完善的大宗交易机制是影响我国证券市场质 量的主要因素。当前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质量,包括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完善发行监管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兼并和收购的支持力度、推 进合格投资者制度、改进大宗交易制度、创新交易机制等。
报告从流动性与交易成本、波动性、定价效率、订单执行质量等方面,对2008年上海证券市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尽管近10年来上交所流动性的整 体情况不断改善,但由于2008年股市深度调整,投资者交易意愿下降,沪市流动性有所下降。以交易10万元股票的价格冲击成本为例,1995年高达199 基点,2006年为31基点,2007年下降到20基点,但2008年又上升到36基点。从流动性指数看(使价格上涨1%所需要的买入金额和使价格下跌 1%所需要的卖出金额),相比交易活跃的2007年,2008年流动性指数下降了50%,为152万元。
从板块分组数据看,上证50成份股流动性成本最低,上证180成份股(不含上证50成份股)次之,B股和ST股票(含*ST股票)的流动性成本 最高。同时,上证50成份股流动性指数最好,B股最差。总体看来,流通市值越大,股价越高,股票的流动性成本越低,股票的流动性指数越大。
报告同时显示,2008年沪市市场质量的其他各项指标也较2007年有所下降。
从买卖价差类指标看,2008年沪市相对买卖价差和相对有效价差有所增加,分别为31个和51个基点,比2007年上升了29%和10.8%。 从大宗交易成本来看,买卖300万股票的价格冲击指数在2008年为220个基点,较2007年上升了57%。从买卖方向看,大宗交易的买方向流动性成本 要大于卖方向流动性成本,前者是后者的132%,比2007年的119%有所增加。2006年以来,沪市波动率逐步上升,2008年日内波动率、日内超额 波动率及日内收益波动率分别比2007年上升了12.5%、15.9%和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