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四大行业 “扩内需”之重凸显

王雪莲 |2009-04-16 11:17587

 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向实体经济蔓延,我国钢铁、机械、纺织、轻工等行业在危机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今年一季度,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一些行业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但出口市场普遍低迷。有关专家认为,在外需疲弱的情况下,相关行业必须更加注重立足内需求发展。

  钢铁业:市场低迷形势严峻

  自去年10月以来,由于国际钢材市场价格暴跌,中国钢铁行业一直处于全行业亏损状态。今年一季度,钢材市场依然萎靡不振,钢材价格接近1994年的价格水平,全行业亏损的局面还在持续。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吴溪淳等专家认为,钢材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是钢铁市场需求大幅下滑,同时钢铁产能严重过剩。

  从市场需求看,房地产等主要用钢行业市场景气度下降,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6.2%。虽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对钢材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拉动作用,但难以弥补减少的需求。

  国内市场需求疲弱,而出口市场更不乐观。最新发布的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钢材出口514万吨,同比下降54.9%。日前,欧盟宣布对我国出口的无缝钢管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将进一步影响我国的钢材出口。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预计,2009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将会下降80%。

  为改善我国钢材的出口环境,从4月1日起,国家提高了23种钢材品种的出口退税率。但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国际市场的萎缩,提高出口退税率作用有限,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必须主要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上。

  目前,国内部分行业已出现回暖迹象。3月,国内汽车产量达到109.54万辆,同比增长5.55%;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房屋成交量也明显回升。这些积极因素将有利于钢铁业的振兴。

  但是,严重过剩的钢铁产能制约了钢材价格的反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达到6.6亿吨,而2008年我国粗钢产量为5亿吨,过剩产能约有1.6亿吨。事实上,今年年初,国内钢材价格略有回升,但由于钢材产量随之以更快的速度反弹,结果使钢材价格很快又掉头向下。

  为振兴钢铁产业,国家制定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明确的产量控制目标——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4.6亿吨,同比下降8%。专家认为,只有制定淘汰落后产能的具体措施,切实控制产量,钢铁行业才能走出低谷。

  机械业:政策利好效果明显

  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机械行业迎来了诸多政策利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值税转型改革、汽车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汽车下乡”和“农机下乡”政策的实施……

  这些利好政策带动了内需的增长,使今年以来我国机械行业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机械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按可比天数计算,头两个月机械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其中2月份增长20.7%。

  在整个机械行业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农机行业和汽车业。“农机下乡”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1至2月,农林牧渔专用设备制造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6%,其中2月份增长43.1%。一季度的汽车市场也结束了去年四季度的下降趋势,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1%和3.88%。在世界汽车产业一片低迷的形势下,中国汽车业可谓“风景这边独好”。

  但当前形势也不容过分乐观。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说,目前多数重大技术装备和大型机械产品需求仍较旺盛,走势依然较强;但多数量大面广的中低档机械产品,尤其是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小型机械制造企业已面临需求急剧下降的困境,一批企业已放慢生产节奏,安排员工学习或检修设备。

  出口形势也堪忧。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下降20.8%,电动机及发电机出口同比下降46.8%。

  蔡惟慈认为,由于金融危机对机械工业的影响有滞后性,预计这一影响在今年会更充分地显现出来。今年上半年有可能是近几年来增速最低的时段。预计下半年形势将逐步回暖,全年机械工业将呈前低后高之势。

  蔡惟慈说,我国机械行业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基础制造水平滞后、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企业集团大而不强、创新产品推广困难等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对机械行业健康发展的影响比金融危机更具根本性和长远性。

  纺织业:开局稳定外需不振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王天凯说,今年我国纺织行业开局基本稳定。今年2月,纺织工业协会对140个纺织产业集群(集群内企业达9.56万户,从业人数418万人)进行调研发现,这些企业平均开工率在80%左右,半数以上的企业开工率达到90%,但也有10%的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按可比天数计算增长7.6%,比去年12月加快两个百分点。

  王天凯认为,虽然开局基本稳定,但企业普遍面临出口萎缩、订单不足、盈利压力大的问题。出口萎缩是2009年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3月,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120.2亿美元,同比下降15.6%;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20.5亿美元,下降5%。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分析,纺织品出口下降,与去年圣诞节前国外大量促销有关。同时,东南亚地区纺织企业凭借原料价格较低、货币大幅贬值等优势,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形成强大竞争压力。

  为稳定纺织品、服装出口,自4月1日起,国家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孙淮滨认为,提高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将对纺织行业恢复信心、保持平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孙淮滨表示,当前纺织行业要千方百计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努力实现市场的多元化;同时必须加大内需市场的开拓力度,与国际市场展开互动,形成拉动行业经济增长的有效动力。

  轻工业:增长较快出口下降

  在“家电下乡”、轻工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政策效应和需求回升的推动下,今年以来,我国轻工行业生产恢复较快。据统计,今年1至2月,轻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快于全部工业增速3.8个百分点;按可比天数计算,头两个月轻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

  虽然轻工业生产恢复较快,但由于金融危机对国际市场冲击较大,我国轻工业品出口形势比较严峻。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在主要轻工业产品中,家具及其零件下降8.5%,玩具下降13.8%,塑料制品下降16.5%,彩电下降14.9%,手机及其零件下降16%。

  为稳定轻工业品的出口,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决定从4月1日起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CRT彩电提高到17%,日用陶瓷、显像管玻壳等玻璃制品提高到13%,部分塑料及其制品提高到11%。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陈士能建议,轻工业生产企业要在努力保持美、欧、日等传统国际市场的基础上,开辟中东、俄罗斯、北欧、东南亚、西亚、南美洲等新兴市场和潜在市场,实施多元化出口战略。同时,相关企业还必须立足内需,配合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教育建设、医疗建设、灾后重建等重大项目和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等,开发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

  陈士能认为,从积极的方面看,国际金融危机也是对我国轻工行业的一次检验。各地经验均表明,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的大多是产业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进步步伐较慢的企业和地区。

  针对当前我国轻工业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不高和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弱等现状,陈士能说,要支持行业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切实做好引进一批先进技术装备和先进工业技术的工作,组织好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推进装备自主化。

  拉动农民消费还需多项政策扶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在京发布的2009年《农村经济绿皮书》预计,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仍将保持增加,但是增速将低于2008年,实际增长率可能降到6%。分析指出,中国扩大消费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但由于目前种种因素的制约,拉动农民消费还需多项政策扶持。

  四因素导致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

  2008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尽管受到世界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但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不仅连续第9年增长,再次创造历史新纪录,而且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农产品进出口逆差由2007年的43.7亿美元急剧上升至181.5亿美元,增加3倍多。

  《农村经济绿皮书》分析指出,主要有四个因素导致农产品贸易逆差扩大。

  1、在国际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的背景下,中国不仅需要进口大量大豆,而且缺少大豆贸易定价的话语权,其结果是被迫进口高价大豆。2008年大豆进口平均单价同比增加56%,若按上年大豆价格购买,大豆进口这一项就多支出约79亿美元,这是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2、农产品进出口价格指数之间存在差异。2008年1-11月,中国农产品进口价格指数为137.7,农产品出口价格指数为115.2,即农产品进口价格上涨幅度大于农产品出口价格上涨幅度。

  3、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国际市场需求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其中,水产品出口增速减缓,一些出口企业反映,近年来国外进口商的水产品订单减少,特别是对虾等高档水产品订单明显减少。

  4、农产品安全性是影响农产品出口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出口仍有农药超标等情况,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出现后,美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禁止进口中国奶制品。10月份,中国奶制品进出口数量从上月的19000吨急剧下降至1036吨。日本等国家对中国饲料等增设“三聚氰胺”检测,许多国外进口商出于安全考虑取消或减少中国农产品订单。

  尽管未来要继续应对国际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农村经济绿皮书》对2009年农产品对外贸易持乐观态度。研究者在宏观层面上分析指出,2009年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仍将继续增长,但有可能增速减缓;与此同时,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仍然存在,但逆差值将会明显缩小,其主要理由有:国际大豆价格处于低水平,大豆进口额将会明显减少;国际植物油价格走低,以及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可能减少;纺织品出口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棉花进口量可能继续减少;粮食出口政策将会调整,粮食及其加工品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和互利共赢方针,以及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这是推动农产品对外贸易增长的动力源泉。

  改革户籍制度等五举措促农民增收

  关于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绿皮书提出了五项建议:

  ——以免除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等为切入点,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保护政策。近几年,农业政策实际上已经成为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的对外因素。

  ——以江河湖海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为契合点,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增收机会。中国开展这些活动的空间很大,这些活动可以满足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要求和全体人民需要改善环境质量的要求,合乎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会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以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增收条件。具体地说,通过农田水利等设施建设,化解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通过耕地、整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通过村组道路设计建设,减少产品和要素运输用工和费用;通过发展农民组织,降低农民的市场交易费用。

  ——以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切入点,为农民创造单独经营农业同样能够持续增收的条件。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竞争力提升。

  ——以发动劳动力市场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切入点,改善农户进入城镇从事非农就业和定居的条件。加大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规模,加快农村劳动力从流动到迁移的转换,促进农民增收、农业收入规模形成和农业现代发展。

  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民3倍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落后城镇居民至少10年以上,并且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之间的差距一直处于扩大状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从1978年的2.68:1扩大到2008年的3.07:1,也就是说,目前城镇居民一个人的消费相当于三个农村居民的消费。

  针对农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现状,《农村经济绿皮书》分析指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存在优化空间。目前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支出比重高于城市,2008年恩格尔系数为43.7%,高出城镇居民5.8个百分点。而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偏低,200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的洗衣机、移动电话量不足城镇居民的一半。而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也偏低,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212元,不足城镇居民的20%。同时,农村居民住房条件也有待改善,改革开放以来,仍有3000多万农村住户没有新建过住房,2000万农村住户住在茅草房和土坯房中,近1000万农村住户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

  有鉴于此,《农村经济绿皮书》进一步指出,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耐用品消费市场、住房、衣着消费市场空间更大,而这些消费品在中国城市市场已经基本饱和。中国扩大消费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

  2009年农民收入预计增长率6%

  《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2007年增加621元,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增速比2007年下降1.5个百分点。预计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仍将保持增加,但是增速将低于2008年,实际增长率可能降到6%。

  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四部分组成。

  《农村经济绿皮书》的调查数据表明,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纯收入比重的51.2%,仍然是农村居民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但占纯收入的比重继续下降,比2007年下降1.8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比重为38.9%,比2007年提高0.4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比重为6.8%,比2007年提高1.4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占3.1%,与2007年持平。

  《农村经济绿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四个来源走势不一。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好的增长趋势。由于政策大力补贴,转移性收入出现了高速增长。而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财产性收入增速则出现大幅下降。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关于如何提高农民的增收能力,绿皮书认为,农民的增收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受到知识、技能、经验和信息不足的严重制约,所以,必须把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工程。并提出如下建议:

  ——健全知识传授网络。目前已有诸多知识传授网络可供农民使用,下一步要做好网络的整合和终端的进村进户,同时使内容更丰富,更新得更快、讲解得更好,更合乎农民的需求。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农民在技术培训市场上有充分的选择权,技术培训机构在市场上有充分的竞争,是解决现实中技术培训供给与需求脱节问题的关键举措。政府采用给农民发放培训券的做法,可以较好地达到这两个目标。政府兑现培训机构得到的培训券,应该不是难题。

  ——构建经验交流平台。基层政府应根据农民的需求组织更多的经验交流、技能展示等现场观摩活动,使农民有掌握新的经验的机会。

  ——完善信息传递渠道。现在,大多数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对农户来说,及时把握市场和技术信息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信息的搜寻、整合和更新是规模经济极为显著的活动,政府在这方面应该承担很大的责任,并能做出很大的贡献。现在,大多数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对农户来说,及时把握市场和技术信息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0
标签:内需 行业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中国医药企业研发指数为行业持续繁荣与健康发展注入新活力与动力

2024-11-19 15:19
10980

广州发布信用应用创新优秀项目:探索推广布料服装经贸行业“信易供应链”模式

2024-11-15 11:03
33261

易通保理荣获2024年全国保理行业贡献单位奖

2024-11-15 11:02
33030

亚洲保理荣获2024年度行业贡献单位奖及大湾区普惠金融领域典型案例

2024-11-15 10:21
33955

浦发银行供应链行业论坛(广州站)成功举办

2024-11-13 11:49
46108

物流行业唯一入选,顺丰上榜2024年《财富》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2024-11-11 14:54
54325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