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深思,中国票据市场发展的出现“四化”趋势
我国票据市场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存量十万亿、交易量百万亿级的重要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来源:腾讯网 网易财经
我国票据市场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存量十万亿、交易量百万亿级的重要市场,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不可缺少的元素。随着电子票据的高速发展和全国统一票据交易平台的建立,票据业务呈现出“融资票据化、票据电子化、交易集中化、流程一体化”的大趋势。
融资票据化
票据的融资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签发票据并通过承兑获得商业银行的信用承诺,或持票企业向银行申请贴现获得融资支持,二是金融机构之间通过买断式转贴现或回购式转贴现进行资金融通,三是金融机构持已贴现未到期票据向央行申请再贴现融资。
票据与其他融资工具相比有许多优势。
从企业端看:
一是融资门槛相对较低。贴现业务比贷款的审批手续简化,尤其取消贴现贸易背景审查后更为明显;贴现业务比发债、股票融资的门槛低,中小企业也因此更偏好票据融资方式,市场上中小型企业签发的票据占2/3以上。
二是融资成本低。在企业层面通过票据背书转让,可将融资成本向上下游企业转移或分摊,或凭借自身良好的商业信用(商票)或借助银行信用(银票)来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上下游企业的黏性;持票企业也可采用票据贴现来盘活应收账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而降低经营周期内的综合融资成本。
根据上市银行年报数据显示,企业贷款收益率(年化)普遍高于贴现年化收益率50BPs甚至100BPs以上,说明企业的贴现融资成本低于贷款融资成本。票据也是最早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金融产品,贴现利率紧随市场变动,虽然央行也放开了存贷款利率浮动的限制,但商业银行仍沿用基准利率加减点的传统定价模式,利率市场化程度远不及票据业务。
三是融资效率高。取消贴现贸易背景审查后,票据贴现简化为银行与企业的有价证券买卖关系,银行不用再审查贸易合同、发票等诸多跟单资料,电子票据也不需要当面交付,极大提升了业务效率,缩短了企业获得资金的时间。
从银行端看,票据业务是一项具有高流动性、低风险、标准化的综合盈利性业务,通过票据业务可以做大和调节资产负债表,并获取利息、非息和中间业务收入,例如承兑手续费、贴现利息收入、转贴现卖断价差、同业投资收益等,通过承兑保证金吸收存款,通过转贴现、回购做大资产规模等。商业银行经营票据业务可以增强资产结构调节和信贷规模调控的主动性、灵活性,及时调节流动性余缺,可根据自身需要综合设计产品,实现收益最大化。
票据电子化
电子票据相对于纸质票据具有更多优势,如期限长、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好等。2014年之前,电票业务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由于企业认识不高、相关系统不完善、客户体验效果差,更重要的是电票无法完全满足参与主体在当时监管和市场背景下的业务经营需要。
但近两年随着企业认识的提高、电票系统的优化、监管制度的完善以及纸票风险案件的频发,促进电子票据的高速发展,电票承兑和交易量市场占比大幅提升。未来随着人民银行的推动、票据市场的革新和商业银行的选择,票据电子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最终发展成为市场的主流。
一是人民银行引导鼓励发展电票业务。
2016年9月7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224号),提出扩大电票转贴市场参与机构、取消电票贴现贸易背景审查、一定金额以上强制使用电票等规定。
该通知要求自2017年起单张出票金额在300万以上的商业汇票须全部通过电票系统办理,2018年起100万以上的商业汇票全部通过电票系统办理。要求金融机构办理电票承兑业务在本机构全部承兑业务中的金额占比须逐年提高。2016年前三季度,电票承兑金额和交易金额的市场占比分别为45%和61%。
预计在人民银行的强力推动下,电子票据将进一步加速发展,市场占比有望在2017年升至80%以上,2018年升至90%以上。
二是票据交易所提供了纸质票据电子化的路径。
2016年12月8日,由人民银行牵头筹建的上海票据交易所开始试运行,这是票据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票交所规定,从事票据承兑、质押、保证、贴现、交易等票据业务的金融机构将分批加入票交所系统,过渡期后所有新增票据业务都将在票交所系统进行信息登记和转贴现交易,实现纸票电子化,这将进一步加快票据电子化发展的进程。
但由于纸票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比如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的电子化水平不高,有时使用纸票进行支付交易可能比使用电子票据更加灵活方便,因此未来纸票并不会完全消失,仍将存在于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零售市场,而在金融机构之间的批发市场,电子票据或纸票电子化将完全取代纸票的地位,实现转贴现市场电子化全覆盖。
三是商业银行主动选择电子化发展道路。
纸票与电票相比在成本、效率、风险等方面的差异日益明显,随着大额票据强制使用电票签发,小额纸票的市场流通性变得越来越差,因此部分银行将会主动放弃小微纸票市场,提前要求经营分行对100万元以下的票据强制签发电票,或不予签发,这或将加速纸票退出市场的进程,而电子票据的快速发展为未来票据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好的工具。
交易集中化
交易集中化发展趋势是票交所时代的显著特点。
随着集中统一的票据交易所运行,票据市场将发展成为与资金市场、债券市场平行的金融市场 ,原来的线下交易转到线上,场外交易转到场内,交易主体、监管主体均汇集于票交所系统,票据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三流合一”,票据市场达到前所未有的集中程度。
流程一体化
票据行为包括签发、承兑、贴现、转贴现、回购、投资、再贴现等环节,兼具信贷业务、资金业务、中间业务等多重属性,一体化运作可显著提升综合收益水平,对其他业务也有交叉销售的作用。具体来讲,流程一体化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比如通过银行授信额度内商票贴现或保贴、买方付息贴现、协议付息贴现等方式转移、分摊贴现融资成本,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承兑、贴现、转贴现、投资等一体化运作,赚取承兑手续费、贴现利息收入、转贴现卖断价差、票据同业投资收益、吸收承兑保证金存款等,提高票据业务综合回报水平。还可以与公司金融业务、金融市场业务、投行业务开展交叉销售和产品跨界创新。
票据流程一体化要求商业银行从企业融资服务方案的设计,到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投资、再贴现等环节都交由票据专营部门统筹管理,根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来设计企业票据融资模式,全面考虑企业的授信额度使用、承兑保证金比例、承兑手续费率、贴现方式、贴现利率,以及该笔贴现票据卖出可获得的价差收益或投资收益,进行合理且市场化的定价,使企业能够支付合理成本、银行能够提高综合收益,形成银企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票交所时代,票据主要业务环节都在票交所系统操作,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一体化经营管理创造了条件。随着电票成为主流以及票交所的发展,票据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得到拓展,票据业务的资金和交易属性更加明显,“四化”发展趋势也将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