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增幅目标意味着什么?

邓永亮 | 2017-03-03 11:24 8259

文\邓永亮,作者供职于浙商银行,央行观察专栏作家来源:央行观察(ID:YANGHANGGUANCHA)摘要:中国政府曾几何时下调(200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

文\邓永亮,作者供职于浙商银行,央行观察专栏作家

来源:央行观察(ID:YANGHANGGUANCHA)


摘要:


中国政府曾几何时下调(200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M2增长目标的主要动因是控通胀、防风险。如今,中国政府再次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也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控通胀,同时防范资金脱实向虚加杠杆累积的系统性风险。


中国政府下调M2增长目标,主要着眼于控通胀,抑制资产泡沫及防风险,货币政策初始取向多偏紧,因此,面临较大的通胀风险和货币政策偏紧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债市表现一般较差。而当通胀回落,房价上涨势头被抑制时,央行初始偏紧的货币政策会趋于放松,此时因通胀回落,同时流动性趋松,债市表现转好。


通胀和资产泡沫是表,信用扩张是里。没有信用扩张,通胀和资产泡沫也难以形成。因此,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增长目标,控通胀和抑制房地产泡沫只是表象或目标,而本质上是要抑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和抑制社会杠杆率过度上升。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MPA)考核约束下,下调2017年M2增长目标,不仅约束商业银行表内信贷扩张,还会约束商业银行表外理财、非标业务扩张。


商业银行信用扩张放缓,意味着社会杠杆率的提升速度放缓,资产价格膨胀速度放缓。资产价格滞涨持续时间越久,加杠杆背负负债的利息支出将不断消耗高杠杆投资者的流动性,时间的天平将对其越来越不利。为筹集流动性,这些高杠杆投资者或将被迫抛售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利率债、高评级信用债等),引发资产价格快速下跌和流动性冲击,对此不可不察。同时,当债券价格上涨,也要切忌盲目乐观追涨,风险意识不能松懈,并保留流动性,以备在流动性冲击时购入那些高杠杆投资者抛出的“带血”的质优价廉资产。


1.为什么下调M2增长目标?


路透社援引政策消息来源报道称,中国政府计划将2017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目标从去年的13%下调至12%左右,以争取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债务风险。实际上,2002年以来,中国政府曾下调过200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的M2增长目标,综合分析来看,其主要动因是控通胀、防风险。如今,中国政府再次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也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控通胀,同时防范资金脱实向虚加杠杆累积的系统性风险。

下调2005年M2增长目标的原因:2004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经济出现过热,通胀压力增大,但稳健的货币政策使得2004年M2增长率低于年初目标值。因此,2005年的宏观政策调整为:财政政策由积极变为稳健,并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同时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下调M2增长目标。


下调2011年M2增长目标的原因:2010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拉动了投资增长,并使得中国经济在金融海啸后率先反弹,但也造成了M2增长率明年高于年初目标值,使得CPI上升,通胀预期抬头。因此,2011年的宏观政策调整为: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并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且下调M2增长目标。


下调2012年M2增长目标的原因:2011年实施的稳健货币政策,使得M2增长率低于年初目标值,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同时CPI涨幅有所回落但仍然高位运行,中国经济呈“滞胀”态势。因此,2012年的宏观政策调整为: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潜在金融风险,并继续下调M2增长目标。


下调2013年M2增长目标的原因:2012年CPI下行,但是,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突出,同时稳健货币政策偏松,M2增长率仅略低于年初目标值,资金脱实向虚流向房地产,房地产价格泡沫压力增大。因此,2013年的宏观政策调整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要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并继续下调M2增长目标。


下调2015年M2增长目标的原因:2014年,工业部门产能过剩,通缩压力增大,CPI下行,经济下行风险上升,同时外汇占款减少,M2增长率低于年初目标值。因此,2015年的宏观政策调整为: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同时决策层认为全面刺激政策的边际效果明显递减,而且外汇占款减少,所以M2增长目标有所下调。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计划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也是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控通胀,同时防范资金脱实向虚加杠杆累积的系统性风险。


2.下调M2增长目标当年经济基本面与10年期国债利率表现



中国政府下调M2增长目标的五个年份(2005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的经验显示:中国政府下调M2增长目标,主要着眼于控通胀,抑制资产泡沫及防风险,货币政策初始取向多偏紧,因此,面临较大的通胀风险和货币政策偏紧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债市表现一般较差。而当通胀回落,房价上涨势头被抑制时,央行初始偏紧的货币政策会趋于放松,此时因通胀回落,同时流动性趋松,债市表现转好。


3.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增长目标的风险和机会


通胀和资产泡沫是表,信用扩张是里。没有信用扩张,通胀和资产泡沫也难以形成。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增长目标,控通胀和抑制房地产泡沫只是表象或目标,约束商业银行信用扩张和抑制社会杠杆率过度上升才是本质,而手段就是传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框架(MPA)相结合。


中国央行曾经主要是通过传统的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与再贴现)调节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进而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传统的货币政策,其优点是可以快速抑制通胀和资产泡沫,但缺点是带有一刀切的性质,很容易误伤实体经济。而且,在表内信贷受到资本金等监管指标约束下,商业银行采用表外信贷、表外理财等方式进行信用扩张,传统货币政策对其影响有所削弱。有鉴于此,中国央行于2016年引入MPA对商业银行信用扩张进行约束。


在MPA考核中,央行对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评估分为3个方面。分别为广义信贷增速、委托贷款增速和同业负债增速,所对应的分数分别为60分、15分和25分。央行通过对这3个指标增速的控制来实现与M2增速的相匹配,防止货币在金融体系中空转不能进入实体经济。



今年央行将商业银行的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列入MPA考核,而广义信贷增速受M2目标增速影响。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其目的也是要降低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增速。同时,银监发[2013]8号文要求,理财资金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因此,表外理财业务增速下降,也会导致非标业务增速放缓,此举明显也是针对今年1月非标业务的再度扩张。


总之,中国政府计划下调2017年M2目标增速,目的是约束商业银行信用扩张,降低社会杠杆率,进而抑制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这意味着社会杠杆率提升的速度将放缓。社会杠杠率的提升速度放缓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资产价格膨胀的速度也会放缓。因此,今年房价、大宗商品价格预计难以像2016年那般暴涨,如果房价、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暴涨,只会遭致更加严厉的调控。


资产价格涨速放缓对于高杠杆投资者来说是雪上加霜。由于加杠杆的利息支出是刚性支出,高杠杆投资者加杠杆买资产是赌资产价格再度大涨,然后趁大涨套现走人,倘若资产价格持续较长时间涨幅趋缓甚至转入下跌,利息支出的压力将会与日俱增,同时目前高企的市场利率也使得他们加杠杆难度上升,高杠杆投资者将会更加恐慌。当资产价格滞涨较长时间,以至于难以以更高价格出售资产时,高杠杆投资者的流动性将会随着利息支出不断被消耗。当其流动性紧张而无法补充保证金时,将面临强行平仓风险。此时,这些高杠杆投资者可能会选择出售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利率债、高评级信用债等)来筹集流动性,如此容易引发债券资产价格快速下跌和流动性冲击,对此不可不察。同时,当债券价格上涨,也要切忌盲目乐观追涨,风险意识不能松懈,并保留流动性,以备在流动性冲击时购入那些高杠杆投资者抛出的“带血”的质优价廉资产。

11
标签: 中国政府 观察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