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结算量大幅下挫,人民币国际化仍处调整期
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人民币国际化进入调整期
来源:赵雪情 深圳市进出口商会
2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1月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2599亿元、625亿元、215亿元、452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人民币国际化进入调整期。
图1:经常项下人民币结算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
第一,汇率波动成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下降的主因。2017年1月,我国跨境货物贸易、服务及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规模分别同比下降47.2%与13.3%,与外贸“开门红”局面形成鲜明反差。
从基本数据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跨境贸易中人民币使用情况总体保持一致趋势。人民币贬值压力与汇率波动性上升,一方面致使我国企业从市场化角度弃用人民币结算,降低企业议价能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挤压原有套利交易规模。
2015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增大,汇率波动性上升,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由2015年8月33.96%一路下降。特别是在美联储再次加息与特朗普效应的双重作用下,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人民币汇率再度承压,跨境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降至11.94%,创2013年10月以来新低。
第二,资本项下管理趋严,人民币直接投资总体放缓。2017年1月,人民币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均出现大幅下滑,同比降低72.71%与85.87%,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管理当局加强直接投资监管审核。2016年,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项下,人民币收付逆差高达3094.46亿美元,外汇收付则呈现41.24亿美元顺差。人民币成为资本流出主要币种,引发管理当局关注。四部委进一步加强对外投资监管,防范对外投资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加大真实性审核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人民币直接投资趋缓。
二是基数效应。2016年1月,在经济下行预期、汇率贬值、企业加快“走出去”背景下,人民币直接投资急速飙升,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分别上升91.67%与1349.52%,从而压低了今年1月人民币直接投资同比增速。
图2: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
第三,正常心看待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调整。在人民币国际化高歌猛进时期,我们不应沾沾自喜、冲动冒进;在人民币国际化短期遇阻阶段,我们也不应悲观失望、盲目退缩。人民币国际化短期遇阻是市场主体的理性选择,但其长远发展动力依然存在。
在宏观经济方面,我国经济增速仍位居全球前列,金融体系总体稳定,人民币计价资产收益率可观,1月我国诸多指标向好,2017年有望企稳回升;在汇率方面,人民币不存在长期贬值基础,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已稳定在94以上水平,鉴于美国宏观经济与加息预判,美元指数继续上升空间总体有限;在政策监管方面,我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大方向坚定不变,具体监管措施依据宏观审慎的原则灵活调整符合我国长远根本利益;在基础设施方面,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逐步完善,人民币清算体系基本覆盖全球,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