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连降 “锁短放长”保流动性
目前市场上中短期流动性充裕,2017年要继续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去杠杆,而去杠杆的核心就是去掉短期和中期的流动性。
记者 杨泥娃报道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据记者了解,尽管购汇需求仍在不断增加,但数据显示,刚过去的2016年外汇占款却再度面临大幅缩水。
简单概括,外汇占款就是指央行因收购美元等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仍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外贸企业和居民等获得外汇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使用。过去受强制结汇制度和热钱流入影响,中国外汇占款不断增加。随着美元走强和外汇管理局实施意愿结汇,外汇占款开始逐渐下降。
在此前很多年,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一直是央行货币投放的重要工具,而在近两年外汇占款大幅缩水后,央行也在不断谋求其他手段投放流动性来补充。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外汇占款缩减的最重要影响恐怕是来自人民币贬值预期将会继续,但从另一方面看,不再过度依赖外汇占款作为货币发行工具,也将使我国的货币发行更为自主和市场化。
而市场更多的担忧则集中在外汇占款缩水所带来的流动性紧缩,为了保证“锁短取长”的稳定经济发展策略,再贷款或将成为接下来释放流动性的重要举措。
贬值预期成主因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月16日更新的资产负债表显示,2016年12月中央银行外汇占款环比下降3178亿元,至21.94万亿元,而这也是外汇占款连续第14个月出现下滑。
从全年的数据来看,2016年中央银行外汇占款累计减少超过2.9万亿元,较2015年2.2万亿元的降幅有所扩大,此前的2014年则为累计增加6411亿元。
对于短期外汇占款下滑的原因,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认为,2016年12月外汇占款减少3178亿元,主要受人民币贬值预期、季节性因素及央行调控等因素影响。
“在贬值预期持续较强背景下,叠加元旦、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市场主体购汇意愿持续较强,结汇意愿低迷。央行调控也对外汇占款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监管部门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加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关2017年货币政策及汇率政策的表述,一定程度上使得市场预期有所分化,因此12月外汇占款降幅略有缩窄。”刘健说。
实际上,我国外汇占款自2014年年末达到最高值27万亿元后,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下降。与外汇占款变化趋势同步的是,外汇储备规模也于2014年6月达到最高峰3.99万亿美元,之后连续两年下降。去年12月,外汇储备环比下降410.8亿美元至3.01万亿美元。2017年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29982亿美元,较2016年12月底下降123亿美元,降幅为0.4%,并且也是自2011年2月以来首次低于3万亿美元。
对此,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指出,“外汇占款近两年的持续缩水,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币一直存在贬值预期,存在许多不愿意结汇的情况出现。”
“因为外汇占款是人民银行进行人民币发放的重要途径,那么央行通过外汇占款发行货币的能力就会下降,这也在客观上要求央行需要开辟其他途径来发行货币,例如,MLF、SLF等途径,尽管有许多新工具在实行,但是在短期内外汇占款的缩水还是会在客观上加大基础货币的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外汇占款的减少还存在一种可能,即是在国内的许多对外投资正在使用外汇,比如一带一路建设等。这与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战略有一定关系。”李建军说。
与此同时,申万宏源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认为,接下来短期的外汇占款减少可能还将持续。“进入新的年度后,1月份将再次迎来居民换汇和企业债务重整的高潮。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外汇占款出现单月大跌的风险仍不容忽视。”
是冲击更是机会
尽管外汇占款的持续下降让市场产生担忧情绪,但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外汇占款的下降也给了央行货币对冲操作“减负”和“解套”的机会,进而增强了货币发行的独立性,有利于更稳步地推进各项汇率机制改革。
实际上,此前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导致外汇占款激增,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我国货币供应结构。
资料显示,在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基本上通过国内信贷来投放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仅为26.4%。在实施结售汇制度以后,央行为避免汇率的剧烈波动,采用发行基础货币的方式来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外汇头寸。特别是随着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以及“冲销干预”政策的实施,外汇占款大幅飙升,外汇占款增量占央行基础货币的增量比例也从2005年突破100%,到2009年达到134%。
有业内人士指出,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货币当局不断使用货币冲销工具,而冲销政策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李建军指出,实际上外汇占款的缩水也会带来积极影响,一方面,目前央行正在不断通过货币政策以及货币工具来调整人民币的市场化进程,因此,外汇占款的下降将更好地促进货币发行的独立性;另外一方面,我们目前已经打破了强制换外汇的机制,外汇占款的下降也体现了在不强制结算汇之后,使我国外汇市场更为市场化的积极表现。
“因此,对于当前外汇占款下降的解读需有长远的眼光,总体看来,热钱流出的风险总体可控。”李建军说。
同时,李建军表示:“随着未来全球极端风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上升,外汇占款持续下降的趋势还将延续,央行应把精力更多地用于稳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利用当前外汇市场供求趋于平衡的机会,增大人民币弹性,不断提升人民币的自主性和市场化。”
再贷款成关键手段
“2017年,美国的经济、外交、贸易等政策依然不稳定,对于我国的外汇市场可能会有一定影响,人民币贬值预期依然存在,外汇占款的减少可能依然是大概率事件。”李建军说。
在这种预期下,如何保障人民币流动性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
李建军认为,从流动性方面来看,对于外汇占款这条单独线来补充流动性的各种工具已经比较丰富,央行已经完全能够抵御或者对冲这种影响。
从2016年的情况来看,自从去年2月下旬普降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后,央行更多地采用了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等方式来保持适度的流动性。
而从去年三季度以来,央行不再投放3个月期MLF,而是加大6个月期和1年期MLF操作。李慧勇称,这正是出于偏向使用长期政策工具的考虑。
“再贷款有可能成为重要手段”,李建军表示,再贷款就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是释放流动性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的长期工具。
“之所以会强调再贷款的重要原因是,目前市场上中短期流动性比较充裕,2017年要继续保持经济市场稳定发展的目标,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去杠杆,而去杠杆的核心就是去掉短期和中期的流动性,与此同时,要配套经济发展步伐,就要做到‘锁短放长’,将短期流动性锁住,同时释放长期流动性,因此通过再贷款是能实现长期项目建设并给予流动性支持的。”李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