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看大西安如何高标准筹建自贸区
去年8月
去年8月
新设自贸区花落陕西!
市级各部门反复沟通
在保留高新区、国际港务区的基础上
经开区、浐灞生态区
被纳入自贸区实施范围
近半年来,根据
“航空航天、商贸物流、
文化旅游、能源金融四大产业”的定位
自贸区筹划发展得如何?
一起来看↓↓↓
高新区
“双自联动”做出新示范 高新区坚持“双自联动”,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和资源,促进国际国内科技、金融、贸易、产业的双向融合,成为人才、资本、技术、知识全球配置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按照总体目标,高新区要经过3至5年改革试验,建成具有国际水准、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园区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凸显科技创新特色,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树立一批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创新驱动新模式。
迅速推进“十四证联办” 高新区在原有“高新区政务大厅”的基础上,建设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西安高新片区“一站式”服务大厅,从2016年10月起,开始派专人赴上海考察和学习上海自贸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制定西安高新片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方案。 为实现“一口受理一站审批”,高新区在现有综合服务受理流程基础上,筹划以“一表受理”为核心的综合服务模式,同时征集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涉及市级权限的数量和内容。
国际港务区
产业支撑 陕西自贸区获批后,西安国际港务区积极去上海、长春等地学习取经,探索实行跨境电商“大包过机”业务,通关效率明显提高。最近,在西安综合保税区洋货码头进出口监管区,平均每天查验的出口货物数量超过4万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0倍。 引入委内加工、海关特殊监管区非保仓储业务、跨境电商的“大包过机”业务,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今年1月10号最高单量达到10万单。委内加工、海关特殊监管区非保仓储业务开展,使入区企业充分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了企业生产、效益双丰收。 围绕自贸区建设筹划的西安国家级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港国际采购中心、一带一路进口粮油贸易集散基地、一带一路进口冷链贸易集散基地等项目正加快推进。 全力构筑国际物流通道体系。西安国际陆港集团近期与芬兰最大的物流供应链企业科沃拉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就长安号快速换装、海外分拨基地建设等确定了合作意向,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德国帕西姆国际机场设立了海外仓,为跨境电商海外快速集结分拨奠定了基础。 平台保障 作为国内首个国际内陆港,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紧紧依托内陆港核心资源,加快国际贸易平台、国际物流通道建设。 目前,进境粮食指定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均已通过验收。 粮食口岸进口第一单预计在自贸区正式挂牌前回到西安港,让陕西自贸试验区实现国际贸易的“开门红”。 通过陆路联运、陆空联运、陆海联运,国际港务区为省市和周边地区提供了全新的物流解决方案。2016年,中欧、中亚班列“长安号”全年开行146列;开通阿姆斯特丹——西安、首尔——西安跨境货运包机;开辟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到“西安港”的陆海联运新航线;在德国法兰克福设立了陕西首个“海外仓”,海陆空立体开放大通道初步成型。 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的经验,自主提出了30多项创新政策,以开放倒逼改革,促进服务投资贸易的便利化和金融的便利化,从而推动国际港务区的开放发展、创新发展。 经开区 企业享“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西安经开区将把自贸区建设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相结合,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方式,由各监管部门实行联合检查,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示,并对市场主体诚信进行等级分类,建立社会主体诚信黑名单,实行联合惩戒,实现社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覆盖所有市场主体和各监管部门。 实现“二十二证三章”联办 西安经开区将对现有政务服务大厅进行改造,建设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并整合区内准入、备案等事项,实施“一口受理、多项联办”工作机制,按照“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限时办结、一窗发放”原则进行改革。 将工商、质监、税务、公安等部门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社保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印章刻制备案等,统一由“一口受理”窗口受理,各相关部门联合审批,实现“二十二证三章”联办。企业最快在一个工作日内、只需往返综合服务大厅两趟,即可拿到相关证照。 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 对现有出口加工区服务大厅进行改造,将实现海关报关和查验、检验检疫检验和查放、国税出口退税、专业机构报关代理、国际货运代理等职能,同时积极争取引进外汇服务职能。 创新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建立自贸区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对保税货物、非保税货物、口岸货物进行分类监管,通过采用“联网监管+库位管理+实时核注”的监管模式,对货物的“进、出、转、存”情况进行实时掌控和动态核查,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浐灞生态区 统筹兼顾“区内”“区外”资源 浐灞生态区此次纳入自贸区的范围只有3.81平方公里,仅占浐灞全域面积的0.29%。但是,按照国家赋予该自贸片区的战略定位却是“国际旅游文化交流示范区、丝路沿线国家金融创新试验区”,可谓“小中见大”,任务甚重。 对此,浐灞结合多年来区域发展所形成的优势与特点,将“区内”与“区外”资源科学利用、统筹兼施,将国际化建设与对外交流平台搭建作为自贸区筹建重点,彰显出自身特色。围绕涉外服务,浐灞生态区设立签证服务中心,作为自贸区国际化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开展法国、德国、瑞士、荷兰等国签证业务。 实现“十四证与十二项联办” 为优化申请体验,签证受理中心还为申请者提供更多可选增值服务,包括贵宾服务、邮寄返还、自助拍照、传真、打印、复印等。该中心的设立,对于西安优化对外开放格局、提升国际化水平,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也将极大地推进西安及周边地区赴欧人员往来,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与四国在文化、旅游、商务、经贸等各领域的友好交流和互惠合作。除此之外,浐灞还设立涉外公证、涉外法律服务中心,搭建六大对外服务平台,提高对外服务便利化。 推进建设国际交流核心区 目前西安领事馆区作为西安乃至陕西省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将带动一批外国驻华机构、代表处、跨国企业总部聚集,努力建成国际交流核心区。西安领事馆区重要的配套设施——西安领事馆区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已完成策划工作,即将开展项目前期准备;以西安领事馆区外事大厦建设为平台,积极引进的中韩跨境免税体验店项目,已完成入区协议签订。西安领事馆区已累计与10余家外事机构签署入区协议。
来源:西安市发改委
编辑:阿斐 | 审核:白天使
西安发布综合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