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受追捧 监管在整顿与支持间找平衡
继前几年的互联网金融潮之后,今年以来金融科技(Fintech)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追捧,大有超越互联网金融的势头。不过大众对于金融科技可能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
继前几年的互联网金融潮之后,今年以来金融科技(Fintech)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追捧,大有超越互联网金融的势头。不过大众对于金融科技可能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
12月10日,金融城在京主办“2016金融科技创新峰会”,峰会主要讨论了粗放经营的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过去,一个新的金融科技时代正在到来。科技将为金融行业带来怎样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如何穿透不同业态的行业壁垒,形成资源互补;如何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界定合规边界等问题。
站在金融科技发展风口之上
在一些金融科技企业看来,“金融科技”主要是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和平台管理。而从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的区别看,金融科技更偏向于科技,而互联网金融更多的是指一种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可以看做是金融业务科技化特定阶段的特定概念,随着金融体系融入更多元的科技因素,如智能机器人、VR、生物验证技术等,互联网金融一词就显得捉襟见肘了,金融科技的概括性更强,有望取而代之。
中国银监会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认为,金融科技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起步阶段,以及2008年后由于互联网技术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所带来的发展阶段。“从现在开始到未来的很长时间将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第三阶段,我们现在正站在第三阶段的起点上。”
不可否认的是,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冲击是长期挑战,它对金融业的商业模式、结构甚至整个价值链都产生了颠覆性影响。但在廖岷看来,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上述冲击无疑也为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金融科技可能是决定我们中国金融行业未来全球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廖岷说。
美国国际贸易署最新发布的《2016FinTech顶级市场报告》指出,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规模的金融科技市场。但从营商环境来看,中国只有上海进入了全球十大金融科技中心,且排名第十。
“数据确实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的从业人员、政府部门包括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深思,”廖岷如是表达要充分利用金融科技这一契机,加速金融行业的转型发展。
监管要在整顿与支持间找到平衡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我国已成爆发式增长态势。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北大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显示,2011年开始至今,该指数已从40飙升至220,并且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认为,这背后有三方面原因:第一是传统金融服务存在缺陷,第二是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第三是监管环境相对宽松。
就监管来说,尽管相对宽松的环境促进了金融科技的发展,但个中风险也因此被放大。黄益平指出,相关行业最终能否健康发展,既取决于业界的努力,同时也必须加强和改善监管。
黄益平认为,首先,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是不是应该和传统兼容的监管统一方向、统一标准、统一进入门槛;其次,互联网金融行业中,混业经营已经成为现实,现行的分业监管框架是否适应;再次,尽管已就行业需要监管达成共识,但由于监管部门缺少资源或者缺乏能力,如何才能保证最终所出台的部分政策切实落地。
“比如,我们已经把P2P平台严格定义为信息中介,由中央监管层和地方金融办联合分担监管责任,最后到底怎么落实”,黄益平认为,金融科技监管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现场,廖岷表示,监管必须在整顿与支持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剔除害群之马,又要让真正具有创新精神的的从业者能够生存发展。“专项治理当中一些比较关键的政策,能否尽快明确或落地?能否给行业各方一个比较明确的预期?”廖敏认为,只有做到关键政策的明确或落地,创业者才知道要不要投身参与、投资者才知道要不要追加投资、企业才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监管沙盒、创新加速器等都是当下全球普遍采用的方式,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并且只有真的借鉴了,我们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廖岷表示。
(来源:证券时报,作者:刘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