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彩票大厅APP官方版下载-凤凰彩票大厅APP最新版|从美林时钟看2017年大宗商品走势

滕飞 |2017-02-08 10:5034191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作者 | 中国光大证券银行资管部 滕飞


目前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源自供给侧改革导致的产能收缩,因此价格弹性较大。但这种反弹与纯粹需求拉动的上涨并不一样。在大宗商品暴涨一年之后,2017年继续暴涨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滞胀期,由于抗通胀的作用,表现也不会太差。


2016年各类资产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在“股债双熊”的格局下,赚钱难度较大,而且大宗商品由于市场容量较小、参与投资者少,所以整体看来赚到钱的投资者更少了。


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查2016年全年收益率,表现最好的是大宗商品,南华商品指数上涨了51%,其次是现金类资产,以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后计有2.0%的收益,如按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收益计则有4.0%左右,按货币基金收益计则多数在2.5%至3.0%之间;第三是债券类资产,中证全债指数全年收益为2.0%;最差的是股票类资产,上证综指全年下跌12.3%,创业板指则下跌27.7%,中小板下跌22.9%。各类资产收益排序为大宗商品>现金>债券>股票。


根据美林时钟理论,这种资产的收益排名最接近滞胀阶段,滞胀时期的资产收益率表现是现金>大宗商品>债券>股票,看2016年的实际收益,仅有大宗商品与现金的收益位置互换,整体符合滞胀时期的收益表现。换个角度看,2016年经济确有轻度滞胀苗头。


从经济基本面看,经济增速稳步下滑,经济处于下行期,上半年通胀仍然在低水平,但下半年在大宗商品的带动下通胀明显抬头,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股市难以有大的起色,而债券在CPI的一路下行以及“资产荒”的幻觉之下一路走牛,但行情在去年四季度随着CPI升高以及经济数据的企稳逆转,短短两个月跌去了一年的牛市。而大宗商品在供给侧改革以及美国财政刺激的预期之下走牛上涨,现金则成了最稳妥的安全资产。


虽然美林时钟在货币政策泛滥时代下常有失灵的时候,这是因为在次贷危机之后,经济走势复杂化、全球经济分化加剧以及全球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增加,金融市场更多受政策和预期而非基本面的影响,


因此,美林时钟有时被吹成电风扇,这是因为预期和政策在短期之内就会变化,从而促成金融市场的化学反应。但是,美林时钟的基本逻辑和相互关系仍然是适用的,虽然衰退、复苏、过热、滞胀每种场景的资产收益率不一定都完全按美林时钟,这是因为经济和货币的关系更趋复杂,需要深入剖析每种情景的概率,并且在经济预期变化之后进行资产再配置。


例如,2016年前三季度经济下行、通胀下行,这时债券是优质资产,但四季度通胀上升、经济数据企稳预期改变,进入滞胀阶段,债券资产的吸引力就显著下降了。


目前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主要源自供给侧改革导致的产能收缩,以及连续几年的商品熊市使部分生产商退出行业,行业进入整体亏损状态,因此价格弹性较大,在一定的政策刺激之下,加上美国大选之后预期的财政刺激,大宗商品价格随之反弹,但这种反弹与纯粹需求拉动的上涨并不一样。


供给侧收缩,代表了产能的出清以及政府的态度,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此前超跌行情的技术性反弹,因此,这并不代表经济进入了过热状态。实际上,从经济增长率就可看出经济离“过热”还有较远距离。因此,笔者判断,在大宗商品暴涨一年之后,2017年继续暴涨的可能性不大,但在滞胀期,由于抗通胀的作用,表现也不会太差。


理顺了大宗商品的上涨原因,可以发现今天经济状况更接近轻度“滞胀”,而非经济“过热”。笔者之所以强调“轻度”,是因为现在的通胀仍属较低水平,虽然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但仍在3%以内。


不过,由于资产价格的泡沫,货币政策明显偏紧,因此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和通胀上升类似;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乏力,增速继续小幅放缓,政策对经济仍有保底作用。


对2017年的大类资产配置,笔者认为现金仍是最安全的收益资产,债市在目前格局下没有太大机会,但如果经济数据变化,则在下半年行情有可能转变,若通胀低于预期、经济数据显著下滑,则从“滞胀”转变为“衰退”期也未尝不可,到时投资将迎来机会。


从更长的历史区间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与经济形势和通胀水平密切相关,通常通胀上行与经济增长时期大宗商品表现最好。以按品种持仓额加权计算的Wind商品指数为例,自1996年以来大宗商品经历了三轮周期,目前正处于第三轮周期的上升期。


第一轮大周期从1996年到2008年,先是1995到2001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美国CPI一路下行,同比增幅从3%降到1999年的1.5%附近,而中国则陷入了通缩,CPI同比最低-1.5%。


同时由于2001年纳斯达克市场泡沫破灭,大宗商品继续探底,直到2002年美国连续降息,中国加入WTO后的制造业崛起带动全球经济复苏,通胀一路走高,大宗商品也迎来了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一轮牛市,从2002年持续到2006年,涨幅接近4倍;随后2006-2008年在高位盘整,直到金融危机暴发后开始新一轮周期。


第二轮周期从2008年到2011年,这一轮周期时间短波动性极大,先是金融危机暴发导致经济增速暴跌、通胀下降,大宗商品在2008年下半年跌去一半,进入2009年在中国经济刺激政策带动的需求拉动下迅速反弹,从2009年涨到2011年,大宗商品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从2011年开始新一轮周期,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发酵,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国复苏乏力,全球大宗商品进入了漫长的熊市,直到2016年开始出现强劲反弹。从品种看,如焦炭、焦煤经反弹到2012-2013年的水平,后续上涨空间有限,而涨幅相对较小的品种如石油、铜、镍及豆油、棉花等农产品则具有较大想象空间。

8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