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出口四面楚歌

张皓雯 | 2009-04-14 10:54 308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出口钢材191万吨,同比下降54.6%,2月出口只有156万吨,同比下降49.7%。中钢协发出预警,中国很有可能成为钢材净进口国。内需疲软,外需不振,具有价格优势的像钢管这样的高端产品频繁遭遇贸易壁垒,其他产品又受到一些国家钢铁产品的低价冲击,中国钢铁正走在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

     美欧同时发难中国钢管

  这有可能是一系列针对中国钢铁的“倾销”申诉的开始

    4月8日,中国钢铁企业“祸事”连连:美国针对中国钢铁提起了反倾销诉讼,诉讼金额高达27亿美元;同一天,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对中国产无缝钢管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史上最大反倾销申诉

    据美联社报道,4月8日,以美国钢铁公司为首的七家钢铁企业和钢铁工人联合会向商务部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称中国以低于美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向美国倾销了用于生产钻井设备的钢柱和钢管,价值总计27亿美元。而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美国钢铁业提交的起诉书多达300余页,涉及212家中国供应商,涉案金额33亿美元。

    彭博社在报道中引述钢铁工人联合会发言人哈伯德的话说,从事钢管生产的美国钢铁工人有6000人,大约1/3已被裁员。对中国提出反倾销是“为了在经济复苏后,我们都有工作”。而受委托的华盛顿律师沙格林说,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对中国提出的规模最大的反倾销申诉之一。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欧盟委员会对于2008年7月发起的对中国产无缝钢管的反倾销调查做出初裁,将对华菱衡钢、攀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等征收从15.6%到24.2%的临时反倾销税。此案中,没有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待遇。

    4月8日当天,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还报道了欧洲议会发布的一份长达166页的报告,指责中国“系统性地扭曲钢铁市场”,通过“人为压低成本”和出口优惠措施,导致钢铁市场“非理性的产能扩张”。

  用美国的成本价判定中国产品

    反倾销的调查过程中,往往是寻找一个替代国的国内价格与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作比较。在欧盟对中国产无缝钢管的反倾销判定中,欧盟选择的替代国是美国。业内专家指出,由于中国的人力成本要大大低于美国,用美国的“成本价”当作中国产品的成本价,很容易得出“倾销”的结论。

    “中国钢铁企业不存在倾销的行为,出口产品的价格都在成本之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进出口部相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钢铁企业出口到各国的产品都有一定的利润,以钢管为例,利润在每吨1000~2000元。

    美欧对中国钢铁提起反倾销诉讼时都提到,2008年中国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钢管比前一年猛增。而颇具讽刺意义的是,过去两年是美国钢铁企业有史以来利润最高的时期。美国国际钢铁研究所所长菲尔普斯透露,参与投诉的美国最大钢铁生产商美国钢铁公司去年最后一个季度仍在赢利,而且赢利的主要来源是钢管产品。

    美联社引述菲尔普斯的观点说,美国的钢铁工业总体上还是很赚钱的,现在向中国提出反倾销,主要是美国钢铁业者想保护市场份额。

    “在赢利好的时候,这些企业会更介意其他国家的产品占领本国市场,更倾向于采取措施保护赢利的格局。”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贸易研究所研究员宋泓认为。

    实际上,随着美欧需求减弱,中国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钢管已经大幅减少。以美国为例,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钢管为229万吨;2009年前两个月才17万吨。

  减少摩擦靠扩大内需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各国都很敏感。他们会更加关注像中国这样钢铁大国的出口情况,并会用各种措施加以限制。”宋泓对《国际先驱导报》分析,中国钢铁由于出口规模大,成本低,非常容易给其他国家倾销的口实。

    “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分析师刘源认为,中国钢铁出口遭遇强大贸易壁垒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国际需求不足,欧美企业日子难过,就会想办法限制进口,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我认为今后将有许多钢铁和非钢铁的贸易诉讼针对中国。”美国钢铁业的委托律师沙格林认为,这有可能是一系列针对中国钢铁的倾销申诉的开始。

    不过,宋泓认为,随着中国内需逐渐升温,中国钢铁对出口的依赖会减少,冲击国际市场的可能越来越小,贸易摩擦也会相应减少。

  国外低价钢铁冲击中国出口

    与俄韩等国相比,中国钢铁已经不具备价格优势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发自北京 中国钢铁出口在遭受到来自美国和欧盟的贸易壁垒的同时,还面临着来自乌克兰、俄罗斯、韩国等国低价钢铁的冲击。

    一次不同寻常的进口

    2月底,来自乌克兰等国的30万吨低价热轧卷进入中国市场的消息引起了业内关注。“3月份,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的热轧卷报价已经降到320美元(1美元约合6.8元人民币),而国内的热轧卷价格本周为3150元人民币。就算按照1:7的汇率算,价差也在千元左右。”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志芸分析说。

    “由于进口总量不大,对于中国钢铁的整体冲击比较小。”“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分析师刘源认为。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11月国内热轧卷产量为601.17万吨,这批进口热轧卷只占中国热轧卷月产量的5%。

    但是有关专家认为,这些低价钢铁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出口的主因之一。

    “像中东地区,原来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现在土耳其的热轧卷报价已经低于中国,中国没有竞争优势。”侯志芸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价格优势不再

    世界钢铁协会3月初表示,全球钢铁需求已减少了20%左右,当前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为50%~60%。

    为了削减库存,全球各大钢厂开始纷纷降价竞争出口市场。兰格钢铁信息网提供的数据显示,土耳其钢厂、韩国浦项等钢铁企业近期都在降低冷热卷等产品的出口报价,有些产品已经接近乌克兰等国的出口报价。侯志芸介绍,这些国家不断降低钢铁出口价格有一个重要背景就是货币贬值。比如自2008年以来,俄罗斯的卢布兑美元已经累计贬值了31.4%,独联体国家得以率先以较便宜的价格向市场供应钢材。

    而除了钢管,目前中国其他的钢材产品并没有价格优势。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即使是在4月1日出口退税上调之后,一些国外的钢材价格仍低于中国钢材的出口价格。”

    今年前二个月,中国钢材出口直线下降,1、2月份合计出口量同比下降了52.5%,进口量同比下降26.8%。中钢协预测,今年中国钢材出口量将下降80%。

    “出口增速下降幅度大于进口,以至于中钢协担心中国很快就会成为钢材净进口国。”侯志芸说。

      提高退税率作用有限

    “现在国内钢铁企业的日子都不大好过。”刘源说,因为需求疲软,钢铁价格一直处于震荡状态,上涨和下跌都缺乏动力。

    刘源认为,来自乌克兰等国的低价钢铁对中国出口虽有一定冲击,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需求不足。

    目前,全球住宅、汽车、造船等行业都处于低迷状态,这几个行业,恰恰是钢材需求量最大的行业。像韩国的三大造船企业,进入2月份以后均未有订单,处于“零订单”局面。

    2008年,产能达5000万吨以上的国家,共有6个,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这6个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都出现国内钢材需求大幅下降的情况,钢铁企业只能以扩大出口来消化内存,中国钢铁出口的竞争压力也因此增大。

    4月1日,中国调整了23种钢材品种出口退税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但业内人士指出,在外部市场的需求萎缩的态势下,提高出口退税率“仅是权益之计,作用有限”。

0
标签: 中国 钢铁 出口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2011年美国零部件商限制中国钢铁出口调查分析

2011-11-10 13:36
555

美称能源补贴刺激中国钢铁出口

2008-01-09 13:23
288

中国钢铁出口四面楚歌 出口与产量比远低于世界水平

2016-08-18 13:55
789

宝武如愿拿下马钢,中国“钢铁航母”渐行渐近,马钢股份供应链前景一片光明

2019-06-04 11:03
39087

2019前三月,中国对美出口下降13.9%,越南同比增长40.2%

2019-06-03 18:08
39894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