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来的4次货币峰值,钱都流向了哪里?

杨芳 |2017-01-14 22:5443958

俗话说“一印解千愁”。从全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是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不同渠道统计略有差异,但基本结论相近:2008年至2016年全球央行降息次数超过660次,平均每3个交易日降息1次。

来源:财经小报告  作者:杨芳


俗话说“一印解千愁”。从全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货币宽松是全球“保增长”的最主要武器。不同渠道统计略有差异,但基本结论相近:2008年至2016年全球央行降息次数超过660次,平均每3个交易日降息1次。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再看看国内,更是对印钞“爱不释手”,从1986年到2016年,中国的广义货币总量也一路高歌猛进,从1986年的6720.9亿元上升到2016年11月的1530432.06亿元,激增近228倍。历数中国近30年,也曾出现过约4次货币印钞高峰,分别为1986年、1993年、2003年和2009年。尤其是1993年,广义货币同比增速达到了37.3%,与2016年11月的M2同比增速的11.4%相比,印钞速度是当今印钞速度的3倍有余。剩下的3个峰值,1986年与2009年广义货币增速相当,分别为29.30%、29.74%,2003年虽然呈现了2000年以来的第一个峰值,但速度相对平和,最高达20.97%。

印钞速度远超GDP增速

数据来源:统计局

作为“保增长”的重大武器,大量印钞对GDP贡献如何?数据显示,GDP在这30年间,从10202.2亿元到529971亿元仅翻了52倍,与广义货币的激增“228”倍,相差甚远。为什么?增长的货币未带来GDP的快速增长,这表明资金使用效率不足,资金或并未流向高效率的部门,而消耗在低效率部门,另一方面说明货币可能超发了。

数据来源:统计局

“M2/GDP”通常被用来度量一国的货币超发程度,一般而言,该比值越大,货币超发越严重。根据数据测算,30年时间,M2/GDP数值从60%攀升至286%。一般认为,比值超过1预示着货币存在超发迹象,中国达到了2.86,远远超过了美国的0.68,也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26。

那么,超发的货币流向了哪里,带来了什么?从四次峰值节点来看看货币中国超发之“谜”。

第一次:1986年

1986年,广义货币增速最高达29.30%,这一年GDP增速8.9%,货币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往前一年,85年GDP增速13.40%,往后87年、88年、89年、90年分别为11.7%、11.2%、4.2%、3.9%。应该说GDP增速在温和反弹后急剧下降。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逐渐迎来了增速发展时期,尤其是1984年到1088年这5年,迎来了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速12.1%。应该说一定层面加大货币供应才能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然而,当时的货币发行速度完全与经济运行速度协调一致吗?

货币到底有没有超发?去了哪里?从CPI数据可见一斑。

数据来源:统计局网站-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来源:统计局

1985年到1987年CPI在6%以上,属于温和水平,但逐渐上扬态势,到1987年到1989年接近20%,属于严重的通货膨胀。从PPI价格指数数据来看,PPI经由109下降到104后又急剧反弹,达到120,通胀压力严重。面对物价上涨压力,1988年,当时中央政府决定全面取消凭票供应的物价管制和价格双轨机制,即“物价闯关”,通俗一点来说,用市场价格机制配置资源,放开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90年代初进入还债高峰期,每年偿还外债本息将达70-100亿美元。未来取得足够美元,必须增加出口,拉动国内物价上涨,本币贬值。1980年至1989年人民币贬值了31.7%,影响物价总指数约8个百分点。

翻开历史资料,从当时的“抢购潮”可见一斑。从柴米油盐到冰箱彩电,凡是能保值的,人们都抢购,直到抢购黄金首饰,把抢购风推到了最高潮。商店小院外,前来抢购的人们争先恐后攀上铁栅栏。

除了这些因素,推动通货膨胀的直接主因或来自超发的货币。

数据来源:统计局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财政政策上开始征收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严控减免税等;金融政策上,1988年初,中央银行提出“控制总量,调整结构”的货币政策,1988年7月两次提高存款利率,法定准备金从12%提高到13%等;在实体经济上,1989年到1991年,控制基建规模,控制投资规模等。

于是,“多管齐下”迎来了近2年的紧缩期。

第二次:1993年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年紧缩还未过去,又迎来了1993年的货币增速峰值,为近30年增速的制高点。数据显示,1993年,广义货币最高同比增速达到了37.3%,GDP增速13.90%。从M2与GDP、CPI的近30年同比增速的曲线可以看出,在93年峰值节点,GDP并未保持上年的增速,而CPI却达到了最高峰值,为1994年10月CPI数据27.7%。

1993年的货币超发俨然是上一次的“加强版”,消费品物价翻番的比比皆是。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进行了一次“汇改”。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汇改直接带来的后果便是,人民币汇率的大幅下调,刺激出口,“货币创造动力”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引进外资”转向“出口创汇”,启动了中国的出口加工产业。

为了解决货币问题,1995年3月1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其中规定了中央政府财政出现赤字不得向人民银行透支,货币发行一定要跟经济增长保持平衡这个原则制度落实了下来。中央政府增加收入的渠道限定在增加税收和增发国债两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1998年的住房制度改革及银行按揭购房模式的推出,令当年M2总量首次冲破10万亿元。这也标志新一轮“货币动力”的开始。

第三次:2003年

相比其它三次货币增速峰值,第三次峰值相对温和,从2000年到2007年,这期间货币发行都处于相对平稳阶段,偶有超发趋势。这8年期间,其中以2003年为峰值,M2同比增速最高达到21.55%,2003年GDP增速同比10%,M2同比增速相当于GDP增速2倍。相对前2次的货币超发,这次货币存在“被动超发”。

在2000年之后,随着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外贸顺差规模的急剧扩大,银行体系内的投资率与储蓄率差额也迅速扩大,在2005年之后从3%扩大到5%-9%。在出口商品潮水般增加的同时,剧增的企业出口收益由于无法被国内市场所消化,被动形成了体量庞大的储蓄存款。

广义货币M2在扣除央行基础货币M0之后,本质上是“各类存款”,当时金融体系中“存款增加”来源正是外贸顺差下企业外汇资金兑换的人民币。

而在中国的外汇管理机制下,贸易顺差形成的外汇占款激增,每年新增的国家外汇储备,全部是央行用基础货币买进来的,又倒逼央行基础货币发行规模的急剧扩张,因此而形成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所称的“被动超发”现象。

2005年汇率改革所带来的资产升值预期,则令当年M2总量首次突破30万亿元,并引发了外资涌入的热钱现象。

在次期间,为了控制过多货币,央行开始以巨额央行票据和超额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冲“被动超发”的流动性。在多方管控下,2000年以来的M2增速基本在高于名义GDP增速4%左右波动。


第四次:2009年

数据来源:统计局

近年最后一次货币超发高峰在2009年,即大家熟知“四万亿计划”,M2最高速度达到了29.74%。虽然此后,M2发行速度有所减慢,但由于大额总量的支撑,导致M2总量快速上升,规模超过155亿。而与此对比的是,GDP同比增速在10年小幅回升之后,一直开始缓慢减少,一直到2016年前三季度维持在6.7%的增速。

那么,超发的货币去了哪儿?

数据显示,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不同程度加杠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实体经济的杠杆率出现了快速上升,2008-2015年期间猛增了82.8%。截止2015年底,中国实体经济的债务规模为162.3万亿元,实体经济杠杆率为239.8%。

各部门加杠杆的行为并未带来实体经济的崛起,迎来的是经济“L”和“U”型的讨论,迎来的是固定投资和民间投资的下滑等。这从一个层面反应资金流向低效率部门并沉淀下来,由于现金流无法覆盖借贷成本,使得低效率部门不得不靠举债维持,不断产生无效资金需求,积累债务风险,比如产能过剩的重化工国企、三四线城市小开发商、地方融资平台等。

另一方面,资金或流向了股市或楼市。此轮货币宽松周期开启以来,先是2014年到2015年上半年推升股市泡沫,然后是2015年下半年以来推升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房市泡沫,一直到2016年,房市泡沫达到峰值。

数据来源:wind资讯

股市在经历2015年强震后,似乎已成了“过眼云烟”,当下“炙手可热”还是楼市。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和M2同比增速的趋势看,08年以后贷款余额增速几乎都超过M2的增速。房地产方面,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出让模式、银行业传统的抵押融资操作,以及迅速膨胀的房地产市场规模不同程度吸走“货币”。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来,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呈现大幅上涨态势,甚至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比例达到了100%,如2016年7月的数据,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而居民中长期贷款中主要为个人房贷。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反映到市场来看,热点城市房价飙涨,最终产生了“抢购潮”、“假离婚潮”、“中介炒作潮”等造成了系列恐慌,触碰了国家发展底线。楼市在一年中从热词变成了敏感词。

综合四次货币峰值来看,所谓“一印解千愁”或是“借酒浇愁愁更愁”,“饮鸩解渴”带来的是未来长期的阵痛。


6
标签:峰值 货币 年来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吉尔吉斯斯坦将人民币列入官方每日公布汇率货币名单

2024-08-22 13:33
118853

上海清算所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签署业务合作协议

2024-08-15 13:53
90090

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呼吁对全球加密货币公司的业务模式进行严格审查

2024-08-05 11:43
63689

2024国际货币论坛在津举办

2024-07-30 11:29
48758

国内首笔数字货币桥真实交易广东佛山落地

2024-07-29 15:06
48944

农行青岛分行落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业务

2024-07-29 14:55
26449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