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O如此疯狂能撑多久?
上周五证监会再次核准了14家公司的上市批文。而本周就有15家公司开启新股申购,这也意味着新年以来,监管层几乎在以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节奏,高速推进着新股发行。
上周五证监会再次核准了14家公司的上市批文。而本周就有15家公司开启新股申购,这也意味着新年以来,监管层几乎在以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节奏,高速推进着新股发行。
本文来源于央视财经频道、 经济参考报 、“IPO那些事”。
我们注意到这种高速发行的节奏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梳理一下2016年的新股发行,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6年以来A股有227家企业成功IPO,募集资金1496亿元。IPO数量创五年来新高,但融资规模较去年有小幅下降。而根据证监会主席助理宣昌能日前引用的数据,2016年我国IPO、再融资现金部分合计1.33万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9%,A股再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上证指数跌幅超12%,创业板跌幅近28%。根据相关机构测算,2016年在高速发行的背景下,每位股民平均亏损2.4万元。
IPO在提速,投资却不赚钱!巨量融资谁会买单?
有市场机构预计2017年A股将有380~420家企业完成IPO,全年融资额在2500亿~2800亿元,如果这个猜测成立的话,2017年新股发行数量和融资额较2016年均增长六成至八成。2017年IPO融资量将达到3000亿元水平。而日前,新三板企业陆续开始IPO的消息,也意味着有近万家企业正在陆续成为IPO的后备军。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大的融资量融资方是很高兴,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市场双方的,有卖就得有人买,这么大的量究竟该谁来承接?如果投资者在市场中长期不赚钱,这样的发行节奏还能继续下去吗?一个失去赚钱效应的市场,还能坚持多久?
新股发行“加速度” 2016年发行数量创5年新高
新年刚刚开始,A股市场的新股发行还是延续着去年年底开始的加速度的表现,所以今天我们跟大家一起来统计一下,全球各个市场在2016年新股发行和募资的情况。
根据我们统计,沪深两市合计IPO的数量是227家,数量创出了2012年以来的新高,合计的募资规模是1496亿元,较2015年同比下降了5.07%,所以2016年A股在提速发行的同时,控制IPO的募资规模,对市场不会有过大的冲击。
美国2016年有105家IPO,从 2009年以来最少的IPO年份,较2015年的170家下降了38.2%,而相较于2014年的275家,降幅超过一半。
2016年上交所募资额全球第三 指数表现全球倒数第一
从IPO募资额来看,纽约的两大交易所,纽交所和纳斯达克IPO募资246亿元,排在第一,香港港交所245亿美元排在第二,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三,募资160亿美元。
但是从指数的表现来看,中国市场是远远落后于海外其他市场,在2016年全年指数涨跌幅来看,涨幅排在第一的是俄罗斯RTS指数,全年涨幅51.27,英国富时100指数、道琼斯[股评]工业指数、台湾加权指数涨幅在10%以上。
排名最后的是深圳成指和上证指数,全年下跌19%和12%,恒生指数[股评]和日经225指数去年小幅上涨不到0.5%,法国CAC指数涨幅4.85%。
美国市场117年发行股票5千只 A股26年发行3千只
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我们注意到,美国市场上市最早的个股是1899年12月31日上市的通用电气[股评],截至到2016年底,在117年的时间里,合计上市的股票数量目前是5449只。
而A股,从1990年12月19日第一批个股上市,到2016年底,过去了26年的时间,而A股合计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187只。
我们只花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就发行了美国接近60%的股票数量,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行新股,不久,A股的股票容量将会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发行公司的质量和未来的发展潜力又如何呢?能不能有像通用电气一样,持续经营100年的好企业呢?
IPO融资须顾及市场承受度
历经2015年的股灾,直至2016年下半年股市才出现一波反弹行情。不过,该波反弹行情在2016年12月初即告结束,且上证指数从3301点下跌至3068点,跌幅达到7%。此次下跌虽然不乏其它方面的原因,但新股IPO发行提速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从2016年9月下旬开始,每个交易日都有新股发行,少则发行七八只新股,多则超过10只。而步入2017年后,新年第一周虽然只有四个交易日,却每个交易日安排3只新股发行。2016年股市融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就是在如此背景下产生的。
当然,目前的新股发行基本上都是按“需”融资。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募投项目需要多少资金,新股IPO时都能满足其融资需求。如今的市场,再也没有出现原先的高发行价格、高发行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发行“盛况”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低发行市盈率和较低的发行价格,因此,每家发行募集的资金额度都不大,而这显然是上轮IPO改革后的结果。
虽然2016年新股IPO融资额度低于2015年,但由于制度上存在缺陷,新股挂牌后连续涨停,往往股价涨至高位时才打开涨停板,这也导致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承接,客观上对市场资金面会造成一定的压力。而且,由于股价涨至高位,新股风险无形中被放大,进而放大了整个市场的风险。因此,虽然新股IPO时融资的额度不算大,但新股挂牌后对二级市场所形成的“抽血”效应同样不容忽视。更何况,监管部门2016年下半年加速新股发行后,进一步加剧了此种效应。
最近据普华永道预测,2017年全年A股IPO为320家至350家左右,融资规模在2200亿元至2500亿元左右。如果该预测最终得到证实,意味着2017年新股发行将进一步提速,问题在于,市场能够承受吗?
此前因为股市的低迷,新股发行曾多次暂停,个中的代价不能说不大,教训不能说不深刻。笔者以为,无论是暂停新股IPO,还是新股发行“莫名”提速,都不是一个正常市场的正常表现。新股发行,需兼顾直接融资与市场的承受度与投资者的接受度,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本文来源于央视财经频道、 经济参考报 、“IPO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