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货币政策将维持有作为的“稳健中性”
刚刚结束的本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并把防控金融风险及资产泡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刚刚结束的本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并把防控金融风险及资产泡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考虑到当前国内外的形势变化,有理由相信明年我国货币政策整体仍将维持稳健,一方面要有利于去杠杆,另一方面出于经济维稳的目的也不会让市场资金面过于紧张。
回顾2016,可以说今年全球都遭遇到极大的不确定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升、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等事件都大大出乎市场预料,而欧洲在明年还将面临更大的政治不确定性。西方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只有美国经济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韧性。尤其是特朗普当选后资本市场一扫之前的恐慌气氛,市场情绪明显“乐观”起来,美汇指数进一步走强,债市下跌,美联储也时隔1年再次加息,并可能在明年继续加息1-2次。美国货币政策与全球央行货币政策的进一步分化,也对全球资本流向和汇率走势带来冲击,人民币离岸汇率已逼近7的关口,国内资本外流的压力亦进一步加剧。应该说,这种情况变化,是促使我们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的重要外部因素。
从国内情况看,商品价格的过快回升以及房地产、资本市场等多个领域存在的金融隐患,也凸显“中性偏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首先,今年房地产市场明显过热,投机炒作问题严重,年中以来每个月新增贷款中超过2/3都投给了居民按揭贷款,一些热点城市的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更是屡创新高。尽管中央为了抑制房地产泡沫已给地方政府下了死命令,此次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但楼市调控政策从出台到生效有一个滞后期(这从11月信贷数据就看的很清楚),而且中国楼市遇到的是结构性问题,在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出台之前,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分化将长期存在,明年一二线城市和热点城市的调控出现反弹并非没有可能。因此,为避免信贷大规模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热点楼市泡沫再次吹大,货币政策不会过于宽松。
其次,当前金融市场中的跨市场、跨机构、加杠杆的短期炒作仍然很热,典型代表就是部分中小规模保险公司利用资金成本优势加杠杆举牌上市公司,以及在股票市场上的快进快出,迫使证监会及保监会出手制止。此外,前一阵包括“黑色系”在内的商品期货市场在过剩资金的带动下一路飙升,刺激现货价格非理性上扬,监管层不得不给期货市场降温。而债务问题特别是企业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在金融市场中酝酿的风险隐患更是不容忽视,今年不论是发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还是出台更多影子银行监管新规,都是中央高度重视这些潜在风险的表现。因此,为了确保以上因素不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构成挑战,决策层在货币政策上也会更趋谨慎。
第三,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尽管美元不具备一直坚挺的条件,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也不支持人民币汇率长期贬值,但当前市场普遍预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明年年中仍要下探至7.3至7.5的水平,同时国内资本配置海外资产的势头也不会停止。中国11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减少近4000亿元,降幅创10个月高位;11月末外汇储备也降至3.05亿美元,续创2011年3月末以来新低。这种压力对明年的货币政策无疑仍将有很大的约束作用。不过在我们看来,如果中国经济有出大的意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明年可能会有条件地维持在7左右。
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团队认为,以上因素决定了明年货币政策的整体基线会是维稳,央行不太可能“过度放水”,降息降准的机会不是很大,基础货币供应将有所减少,信贷增速也将进一步放缓。当然,也要指出的是,明年的经济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稳字当头”,一切政策的前提是确保不发生大的风险,因此市场流动性也不会收的过紧,经济工作会议在公报中就强调“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我们预计,在短期内,央行会继续通过公开市场操作、MLF等货币工具,以一种有作为的态势来维持流动性平稳,并在必要是加大市场操作频率和投放力度,稳定市场情绪。例如,此前为促使债券市场去杠杆,央行收紧了市场流动性,促使短期利率上升。在债市杠杆已大幅下降的情况下,12月16日央行为平抑债券市场的紧张局面,对19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3940亿元进行短期调节,缓解流动性不足问题。
中央将防金融风险和抑制资产泡沫放在更重要位置,明年的货币政策整体上会维持一种有作为的“稳健中性”。但央行也不希望看到市场资金过于紧张,必要时会果断放水进行短期调节,稳定市场情绪。
■来源:安邦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