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董事长人选生变 樊大志或不会接任
刚刚辞去行长之职的樊大志,或许不会在华夏银行逗留太久,记者从相应渠道确认,樊大志根本不会像目前媒体曝出的升任华夏银行董事长,而是会完全离开,跳槽至别处。
刚刚辞去行长之职的樊大志,或许不会在华夏银行逗留太久,记者从相应渠道确认,樊大志根本不会像目前媒体曝出的升任华夏银行董事长,而是会完全离开,跳槽至别处。
这件事情本身有太多值得深度揣摩,却又不方便深度揣摩的地方,我们在基于事实的范围内,最大化还原华夏银行的董事长之变。
第一个事实:去年12月6日的董事会
媒体现在对樊大志会升任董事长的报道,基本上都是依据该行去年12月6日开的那场董事会,因为就是在那场董事会上,樊大志被选举为该行的董事长。
我们先倒退回那一天。那一天樊大志知道自己的行长任期将于3个半后到期(樊大志的行长任职资格到2017年2月27日),董事会的15个成员,也一定都知道。因为是高度认可和十分感激樊大志在过去整整9年对华夏银行的付出,15个董事(其中一个因公未能出席,找别人代为投票)全部对樊大志担任董事长投下了“赞成票”。
然后,这个董事会通过的议案,就送到了银监会,待核准。当时的董事会和樊大志,一定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樊大志会升任董事长。
第二个事实:今年1月5日樊大志的辞职
昨天,樊大志在自己的行长任期还有不到两个月就到期,而董事长之职还没有得到监管批复的情况下,选择了辞去行长职位。
华夏银行发的公告,有两处颇值得揣摩——第一,因“工作原因”辞职;第二,华夏银行对于一个已经通过董事会决选要留在银行当董事长的人,居然用了很重的笔墨来感谢他在任职期间的付出。
这更像是对一个深受喜爱的领导的话别。
第三个事实:去年11月3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财险”)获银监会批准,受让德意志银行合计持有的华夏银行19.99%股权,成为二当家。
对比一下去年三季度末的华夏银行前十大股东会发现,人保财险进驻,华夏银行形成大股东四方制衡,即“首钢总公司、人保财险、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及云南合和(集团)”。
记者从可信渠道证实的消息:
樊大志不会升任董事长,所以我们以后都不会看到监管对于樊大志当董事长的批复;
樊大志会跳槽,有关部门已经完成对其的考核,但尚未出具相关评估报告,樊大志的去向还未定,或许不排除国有大行;所以樊大志的离去,还真的是像公告里说的那样,因为“工作原因”。
3.空窗的董事长,将来可能会先由北京市里委派,过渡期完了之后,再由新任的、强势的二当家人保财险派自己的人过来。
上述信息均停留在记者从可信渠道的确认阶段,并未得到华夏银行官方与樊大志本人的确认,但结合上述三个事实来消化这些消息,华夏银行风云突变的30天,似乎离真相不太远。
此前有消息称,华夏银行行长之位将被北京农商行原行长张健华接任,但该认命还在审批中。张健华已于1月5日被北京市国资委任命为华夏银行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北京市国资委同时建议拟任张健华为华夏银行行长。
值得注意的是,华夏银行近来高管变动频繁。券商中国记者根据华夏银行公告梳理发现,自2016年11月以来,华夏银行独立董事曾湘泉和于长春、董事Robert Vogtle(德银)、董事长吴建及行长樊大志先后“递交辞呈”,这五位高层辞职的理由分别是“任职期满、股权转让完成、退休年龄及工作原因”。
再回溯至2016年8月,看看华夏银行当时的“高管阵容”。
这也意味着,不到半年时间内,华夏银行再遭高管集中离职。资料显示,2015年4月至8月,华夏银行高管出现大规模离职潮,包括副董事长方建一、主管零售行业的副行长黄金老等在内的多位高管先后因“退休、跳槽”等方式离职。而2016年年初,作为德意志银行代表的Christian K. Ricken也提交辞呈,卸任董事、提名委员会委员和战略委员会委员。
樊大志曾任东北财经大学教师;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财务部副经理、资金部副经理,北京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银行部经理、投资银行总部经理,北京市境外融投资管理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董事、副总经理,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董事、副总经理,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监事长。2007年自瑞银证券调入华夏银行,担任华夏银行董事、常务副行长、党委副书记;2008年12月起担任华夏银行董事、行长、党委副书记。(履历来源百度百科)
(本文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刘筱攸 吴海燕)
延伸阅读
华夏银行董事长人选生变!风云突起仅仅30天
来源:证券时报 券商中国(微信号quanshangcn)作者:刘筱攸 吴海燕
华夏银行的董事长之位,或许将迎来一小段时间的空窗期。
券商中国记者独家获悉,日前刚刚卸下行长之任,按道理应该升任董事长的樊大志已经接受完有关部门考察,极大可能会于近日离职,但去向尚未确定,不排除国有大行。
之所以是“按道理”,是因为樊大志于去年12月6日被董事会选举为董事长,但此任职资格尚待监管批复。
30天到底发生了什么
刚刚辞去行长之职的樊大志,或许根本不会在华夏银行逗留太久,这句话什么意思?是的,记者从相应渠道确认,樊大志根本不会像目前媒体曝出的升任华夏银行董事长,而是会完全离开,跳槽至别处。
这件事情本身有太多值得深度揣摩,却又不方便深度揣摩的地方,我们在基于事实的范围内,最大化还原华夏银行的董事长之变。
第一个事实:去年12月6日的董事会
媒体现在对樊大志会升任董事长的报道,基本上都是依据该行去年12月6日开的那场董事会,因为就是在那场董事会上,樊大志被选举为该行的董事长。
我们先倒退回那一天。那一天樊大志知道自己的行长任期将于3个半后到期(樊大志的行长任职资格到2017年2月27日),董事会的15个成员,也一定都知道。因为是高度认可和十分感激樊大志在过去整整9年对华夏银行的付出,15个董事(其中一个因公未能出席,找别人代为投票)全部对樊大志担任董事长投下了“赞成票”。
然后,这个董事会通过的议案,就送到了银监会,待核准。当时的董事会和樊大志,一定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樊大志会升任董事长。
第二个事实:今年1月5日樊大志的辞职
昨天,樊大志在自己的行长任期还有不到两个月就到期,而董事长之职还没有得到监管批复的情况下,选择了辞去行长职位。
华夏银行发的公告,有两处颇值得揣摩——第一,因“工作原因”辞职;第二,华夏银行对于一个已经通过董事会决选要留在银行当董事长的人,居然用了很重的笔墨来感谢他在任职期间的付出。
这更像是对一个深受喜爱的领导的话别。
第三个事实:去年11月3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保财险”)获银监会批准,受让德意志银行合计持有的华夏银行19.99%股权,成为二当家。
对比一下去年三季度末的华夏银行前十大股东会发现,人保财险进驻,华夏银行形成大股东四方制衡,即“首钢总公司、人保财险、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及云南合和(集团)”。
搞清楚了以上三个事实后,我们再来为您呈现记者从可信渠道证实的消息:
1.樊大志不会升任董事长,所以我们以后都不会看到监管对于樊大志当董事长的批复; 2.樊大志会跳槽,有关部门已经完成对其的考核,但尚未出具相关评估报告,樊大志的去向还未定,或许不排除国有大行;所以樊大志的离去,还真的是像公告里说的那样,因为“工作原因”。 3.空窗的董事长,将来可能会先由北京市里委派,过渡期完了之后,再由新任的、强势的二当家人保财险派自己的人过来。
当然,上述信息均停留在记者从可信渠道的确认阶段,并未得到华夏银行官方与樊大志本人的确认,但结合上述三个事实来消化这些消息,华夏银行风云突变的30天,似乎离真相不太远。
华夏银行高管“动荡”
随着樊大志的辞职,业内人士猜测,外部空降华夏银行“行长”的概率较大。
此前有消息称,华夏银行行长之位将被北京农商行原行长张健华接任,但该认命还在审批中。张健华已于1月5日被北京市国资委任命为华夏银行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北京市国资委同时建议拟任张健华为华夏银行行长。
值得注意的是,华夏银行近来高管变动频繁。券商中国记者根据华夏银行公告梳理发现,自2016年11月以来,华夏银行独立董事曾湘泉和于长春、董事Robert Vogtle(德银)、董事长吴建及行长樊大志先后“递交辞呈”,这五位高层辞职的理由分别是“任职期满、股权转让完成、退休年龄及工作原因”。
再回溯至2016年8月,看看华夏银行当时的“高管阵容”。
这也意味着,不到半年时间内,华夏银行再遭高管集中离职。资料显示,2015年4月至8月,华夏银行高管出现大规模离职潮,包括副董事长方建一、主管零售行业的副行长黄金老等在内的多位高管先后因“退休、跳槽”等方式离职。而2016年年初,作为德意志银行代表的Christian K. Ricken也提交辞呈,卸任董事、提名委员会委员和战略委员会委员。
去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5.07%
尽管遭遇多名高管变动,但华夏银行整体发展平稳。
华夏银行2016年三季报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75.95亿元,同比增长10.25%,较中期10.16%的增速小幅增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6.17亿元,同比增长5.07%。
华夏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去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7.4%。成本收入比34.8%,较去年上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去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达到1070万张,较6月末增加99万张。
去年前三季度,华夏银行移动银行、网上银行客户数分别达到534万户和467万户,比6月末增长13.9%和3.5%。
在机构网点基础建设方面,2016年三季度,华夏银行新开业综合性支行13家,社区及小微支行17家,机构网点总数达到864家。
在全面风险管控方面,2016年三季度,华夏银行持续加大风险管控力度,建立了全面风险分析视图,加强了集团风险并表管理。推进贷后统筹,建立了贷后管理工作评价机制,正式运行贷后管理中心,实现了放款集中管理。正式实施同一客户跨条线融资总额管控,加强了集团客户集中度风险管控。持续强化风险管控,加大了问题贷款清收处置力度。
截至2016年三季度,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1.6%,数值在23家有披露数据的上市银行中排名第7,环比2016年中报的1.56%增长2.56%,上升0.04个百分点,增长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