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田勇:政策性银行全部商业化之路并不可取
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呼声四起,在这个历史的时刻,中国应何去何从?继连续成功举办四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之后,中国金融网、中国金融研究院联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人民政协报共同主办的“2009年中国金融形势分析、预测与展望专家年会暨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于4月11日-12日在北京国际饭店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盛会就“危机下的中国及世界金融新秩序”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郭田勇表示第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无论是银行信贷还是M2增长速度,都达到了空前的量。从银行信贷的增速,以及我们前面的调研,我感觉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底部正在形成。由于现在银行信贷增长速度非常快,至少M2的增长意味着社会的潜在和现实的总需求在不断的膨胀。当然很多人对未来会不会有通胀很担忧。我们从银行的信贷结构来看,一季度来看主要还是体现在两块,一个是中长期贷款的快速增长,另外一个是票据融资量的放大。
在中长期贷款这块,从官方对外公布的说法来看,主要是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所配套的贷款增长速度比较快。但是我们近期在银行,在地方一些支行做调研,我们感觉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有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他们的楼盖好以后,欠银行的开发贷款没有还,然后以楼盘为抵押给银行,从银行获得长期贷款。有的银行甚至放出十年期的用楼盘做抵押贷款。这块肯定从数据上统计,也是统计在银行的中长期贷款里的。究竟这个数据有大?有多少是流入了房地产?这个官方没有给出一个很确切的数字,但是从的调研来看,这个量应该是不算小的。所以通过1、2月份,我们看到房地产交易量在缓慢上升,从这个数据来看,再加上银行信贷投放的情况,很多开发商得到了银行信贷的支撑。所以现在媒体炒做说开发商找托造成房地产虚假繁荣,这个还不能反映真正的问题。通过银行中长期贷款投放这么快,其中有一部分流入了房地产领域,使的开发商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支撑。现在恐怕我们在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再考虑到总需求情况,有可能房地产形成一个底部。
央行有必要对利率体系进行调整。因为现在整个银行体系内和体系外利率水平相差太大。既能导致刚才杨主任说的存在一些资金套利情况。也可能导致前几天发行的地方债收益率太低,出现一个交易量为零的情况。现在钱都在银行体系里面,地方债招标以后,三年期,每年利率水平只有1.6%。地方政府拿到1.6%成本的资金不用扩大投资,转存到银行里面,银行存款利率水平3.33%。地方政府这样直接套利就可以了,怎么可能会去投资呢?所以银行体系内和体系外利率水平相差非常大,说明我们现在利率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应该说中央银行现在陷入一种利率的困局。我想即便是通货紧缩进一步持续,会让央行的降息可能性加大。但是我认为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仍然是要往下降的。
政策性银行变成商业化运作了。在当前我们刺激经济,拉动内需,政府需要干的事情非常多的情况,政策性银行到底应该怎么走。我个人也不同意政策性银行转型以后搞成和其他商业银行没有差异的,完全商业化的金融机构,我是不同意这种方向。首先银行的机构非常多,大家都干同样的事情,我们银行本身业务同质化倾向已经非常强了。并不缺少一个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农工建一样,搞什么零售业务。第二点开行从以前发展来看,从中长期贷款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方面积累的经验,或者是在这块市场做的时间非常长,而且从经营效益来看,持续性非常好。恐怕走一条以市场化为手段来实现政府的经济目标,走这条道路我认为是可行的。所以前一段时间说开行要收购什么深发改,要设分支机构。我认为很好笑,我并不同意把现在的政策银行取消掉,完全像商业银行一样,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经营竞争。包括国开行搞的软贷款,软贷款在春节前后的时候被监管机构停了。停了以后,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想拿银行贷款再作为资本金来启动项目没有了。现在没有办法了,又搞了一个政府综合贷款。其实他的功能和开行的软贷款是一样的。
我们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搞了这么长时间,我们在进行改革的时间,一股脑儿的商业化,恐怕这条路不太行。因为我们的确还有很多领域,我们还是需要这些机构来发挥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