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鸿:深港通是中国金融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伴随着汇率和利率的挑战,这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在风险管控理念上的碰撞多有关系。深港通最大的战略意义,绝不是为本来就波动大的A股带来国际“傻钱”,而是在于促进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近期,人民币国际化伴随着汇率和利率的挑战,这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在风险管控理念上的碰撞多有关系。深港通最大的战略意义,绝不是为本来就波动大的A股带来国际“傻钱”,而是在于促进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2月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时敲响开市钟和开市锣,深港通正式开通,深圳、上海、香港三地共同大市场正式形成。
深港通旨在将中国资本市场与香港“互联互通”,引进更多的境外机构投资,进而改善A股的投资结构。可以预见,对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中国证券公司,深港通进一步开辟了新业务链条,使得证券行业有机会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服务,进而在观念、制度上加强交流交融,互相借鉴,有利于逐渐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规则,使之更加市场化和国际化。
深港通开通是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深港通最大的战略意义,绝不是为本来就波动大的A股带来国际“傻钱”,而是在于促进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近期,人民币国际化伴随着汇率和利率的挑战,这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在风险管控理念上的碰撞多有关系。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是中国的海外首选风险管控中心,对于中国债券市场、货币市场、期货市场真正国际化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有一些人担心,包括香港在内的海外股票市场有很多潜在的所谓“黑天鹅”事件,笔者对此并不认同。事实上,包括美国新任总统上台、意大利公投后的国际资产价格变化,恰恰反映了国际金融投资经理的冷静和理智。在当前的国际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学会巧用国际金融杠杆和金融衍生品,通过香港等相对熟悉的海外金融中心,助力中国资本走出去,这也是时代的机遇。
深港通让资金“南下”更加便利,而中国资本对外投资的潜在需求是中国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过程,需要更多市场化经营、有国际视野的中国本土投资银行参与。过去几年,QDII海外投资并没有取得公众期待的成果,一方面是海外金融周期所致,另一方面是国内并没有形成专业化的、面向海外的公募基金专业团队。随着私募基金的规范化监管逐渐展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国际化值得期待。
深港通有利于促进金融监管改革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如何跟上时代步伐?关键一点,我国金融监管是否能跟上资本市场的发展步伐。比如,近期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保险资金“野蛮人”问题,其实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滞后,以及对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如何定规矩方面的措施滞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机构集聚的亚洲中心,跨监管领域业务经验丰富。如何将香港监管经验与大陆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也应是深港通开通的题中之义。
深港通开通三日,两地资本市场交易平稳,A股先跌后涨、焦点依然集中在中国金融监管变革如何应对中国式“野蛮人”收购上市公司的相关概念股,以及流动性收缩带来的债券市场下跌。A股市场受深港通开通本身影响有限。
在技术层面,深港通给海外的新“野蛮人”提供了想象空间,上市公司值得借鉴美国市场流行的“毒丸计划”解决方案,在促进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治理现代化改革的同时,用市场化的手段捍卫“中国制造”的产业资本。当然,上市公司跨金融市场收购、被收购交易复杂,还需要中国监管体系在顶层设计框架上多做考虑,覆盖现有的监管“盲点”,避免出现金融体系内新的不受监管的“高杠杆、跨市场套利”。
笔者更愿意看到的是,深港通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再开放”的一个标志,将中国经济对现代金融的“立体”需求,通过香港这个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平台与国际金融机构发展相结合。而中国作为GDP持续保持高增长的世界主要经济体,居民财富效应可期,也值得全球金融家持续关注和投资。
(本文首发于中新经纬 整理 一带一路百人论坛)
作者简介:
许维鸿,一带一路百人论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安邦智库全球研究合伙人(GRP),盘古智库首席金融市场研究员,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媒体特约财经评论员。
《中国证券报》、《财经》杂志、《环球时报》等媒体专栏财经作家;新疆、宁夏、四川、贵州等多个地方政府、国资委、航天科技集团等战略与投资顾问。
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ESC Grenoble) 曾工作于英国路透集团(Reuters),法国财政部投资局(CDC IXIS),西南证券(SWSC)等;研究领域:国际宏观经济、“一带一路”与陆权金融、地方政府混合所有制(PPP)改革、伊斯兰金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