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为什么纷纷涉足消费金融?

2016-12-02 15:081858

消费驱动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内在动力。消费需求的提升必然催生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金融核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是推动消费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

来源:和讯网


消费驱动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消费需求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内在动力。消费需求的提升必然催生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我国金融核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是推动消费金融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在当前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竞争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维持好主体地位需要从创新消费金融产品、服务方式和流程出发,提高消费金融产品质量,迎合大众消费需求,这不仅对缓解银行业当前盈利能力不足、培育新的增长点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助力金融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我国贫富差距导致消费金融在地区上发展很不均衡,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东部地区居民收入较高,消费能力强,消费信贷余额在全国占比较高。近年来,消费信贷前六名的省市,消费信贷在全国的占比远超60%,而西部十一省区消费信贷在全国的占比仅为15%左右,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本文选取在全国居平均水平的河南省作为代表省份,探讨银行业机构在发展消费金融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现状

传统消费金融是指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银行业金融机构是传统消费金融的服务主体,伴随时代的变化和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的改变及互联网的发展,我国消费金融逐渐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艾瑞咨询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依然将维持19.5%的复合增长率,且2019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将达到37.4万亿元。面对消费金融广阔的发展空间,消费金融的提供主体日益多元化,消费服务方式趋于多样化,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呈现出“风起云涌”的发展态势。

(一)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巨大。

1.消费占GDP比重逐年上升,贡献度大幅提升。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一国经济发展初期主要依靠高投资率来推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经济增长将由供给转向需求,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近几年来,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在2011年突破50% ,说明当前我国已经步入消费驱动型经济。201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2014年提高15.4个百分点,消费对GDP的贡献获得显著提升,但与发达国家平均80%左右的高水平比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我国消费信贷规模不断上升,增速较快,但是占信贷总额比重较低。2015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4%,近年来,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增速较快。

  图1 我国全金融机构 消费信贷规模及变化

尽管如此,消费信贷余额占我国整体信贷余额的比重仍然较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的比例。2015年末,我国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01.3万亿元,消费信贷仅占贷款余额的19.4%,从近几年消费信贷的占比情况来看,虽然消费信贷占比逐年小幅上升,但是总体围绕20%左右变动。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和市场消费信贷产品的增加,消费金融将充分释放强大的发展潜力。

  表1 消费信贷余额占全金融机构信贷余额比重

(二)源于政策支持,消费金融市场竞争趋于激烈。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以及之后一系列鼓励消费金融利好政策的出台,促使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是消费信贷参与主体多元化,面对消费金融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种机构纷纷参与,除了传统商业银行,还有互联网公司、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网络电商等,机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二是产品类型多样化,除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信用卡及各种线下消费信贷产品外,互联网公司及电商纷纷推出更为便捷的线上消费信用支付产品,如京东白条、天猫分期等,加速市场竞争的炽热化。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猛。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有效释放了我国潜在的消费意愿,互联网消费金融经历了2013年-2014年的起步阶段,在2015年互联网金融呈现井喷式发展。随着我国政策试点范围的扩大、征信牌照的开放,从互联网巨头到新型创业公司纷纷布局消费金融,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交易规模仅为60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则突破183.2亿元,增速超过200%,2015年整体市场突破两千亿元 。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河南省为例

作为中部的人口、农业大省,河南省银行业机构消费信贷余额增长较快,但受制于宏观经济的影响和银行自身风控条件限制,消费信贷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消费信贷结构不均衡、特殊消费群体和领域消费信贷发展落后等。

(一)我省银行业机构消费金融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小、发展不均衡。

1.个人消费信贷整体增速较快,各组成部分发展情况不一。截至2015年12月末,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消费信贷余额为606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28.5亿元,增幅为25.4%。

  图2 个人消费贷款变化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增长较快,其中住房按揭贷款随个人消费贷款高速增长,2015年末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427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8%,近几年一直维持在30%左右的增速。信用卡和汽车贷款也有小幅增长,但是余额总体变动不大,2015年较2014年分别增长2.72%,15.14%。

2.银行业消费信贷产品结构不均衡。因银行风控体系的局限性,大多贷款品种必须依靠不动产的抵押物才可以,导致长期以来河南省消费信贷领域住房按揭贷款占比始终维持在75%左右,占消费信贷的绝大部分。从图3可以看到近年来,住房按揭贷款占消费贷款的比例大且呈现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而信用卡和汽车贷款占比很小。

  图3 2010-2015年消费信贷结构图

(二)银行消费金融面临转型压力。2015年末,我省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4%,较上年末降低8.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近两年来源于互联网公司、电商巨头等消费信贷产品的冲击;二是住房消费贷款受房地产影响明显下降以及新发放信用卡增速的放缓;三是银行消费贷款客户结构的变化滞后于社会消费结构变化,导致银行消费贷款增速下降。

(三)农村消费金融发展落后。城乡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失衡在我省表现仍很突出,各金融机构对农村消费金融的支持明显不足。一是消费贷款额度小,从目前银行业机构开办农户贷款看,大多是生产性消费贷款,纯消费性贷款额度小。二是产品种类单一,专门用于消费用途的贷款仅有助学贷款、建房等少量品种,其他如耐用消费品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业务尚未开办。三是提供服务的银行业机构类型少。发放农村贷款的机构主要集中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服务三农的银行业机构,其他机构涉及少。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发展消费金融上存在的问题,有其特定的主客观因素制约。

(一)缺乏系统化的消费金融业务体系。当前银行业机构消费金融业务比较分散,多数银行业机构没有设立消费信贷专营部门,兼营各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联动和融合,缺乏与其他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消费金融产品的开发宣传缺乏针对性、专业化的研究,这种分散的业务、粗放的管理和营销制约了消费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自身风险防控体制的限制。银行发放贷款一般都需要抵质押物,在审核放贷时需要复杂的贷款手续,消费信贷小而分散的需求使的人们对银行避而远之,因此在银行消费金融中住房抵押贷款占比较大,其他类型消费信贷占比很小,影响了银行消费金融的发展。

(三)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产品充斥市场。现阶段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消费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主要集中于长期住房按揭贷款和中期汽车贷款,而对类似旅游、教育、家电、家具购买等短期消费贷款缺乏深度的挖掘与开发;在对特殊客户群体的挖掘程度也较浅,如针对大学生、农民等的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尚处于短板甚至空白阶段。

(四)消费观念传统,有效需求受制约。不敢超前消费观念的存在,使得刷卡消费的观念并未成为主流,信用卡业务在个人贷款业务中一直保持较低的比例;社保体系的不健全、消费观念传统在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村社保体系整体滞后于城镇水平,农民普遍对住房、子女教育、大病、养老等忧虑重重,“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长期存在,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考虑借款。

(五)个人征信体系不完善。银行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依赖于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目前我市征信系统建立尚处于初步阶段,个人信用记录分散且不完整、更新不及时,信息的不对称性也制约了传统银行业机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

四、银行业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的建议

2016年3月底,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要求对一些新消费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消费“新政”的出台也彰显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国家对发展消费领域的支持,为银行业机构及其他消费金融企业发展消费金融提供了机遇。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其丰富的资金和客户资源优势,抓好机遇,转变思路,通过创新产品、优化供给,发挥现阶段消费信贷在创造利润、推进改革的重要作用,助推国家金融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一)构建有效的消费金融业务体系。大型银行可以采取与消费金融公司联姻或者发展子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与银行零售业务的互补。中小银行可成立消费金融专营机构,锁定特殊潜力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人信贷业务,与大型银行形成互补,构建有效的消费金融业务体系 。

(二)依托自身优势,打造差异化竞争。一是充分利用信用卡优势。以信用卡为基础拓展消费信贷业务,可通过开展固定期限免息活动、信用卡分期利率优惠活动、联合特约商户开展特惠活动等形式大力发展实体信用卡、网络信用卡。二是依托其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和网点优势,通过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开展针对性的消费金融业务。三是依托充足的资金优势,开展与实体企业的合作。如与汽车经销商、大型商场、旅游公司、养老家政公司等实体商家合作力推消费信贷发展。

(三)寻求跨界合作,降风险、实现共赢。银行消费信贷最大的风险点在于潜在信用风险,在逐步完善自身风控体系的同时,银行业可以寻求与保险公司、电商平台合作,降低风险、实现共赢。一是在抢占消费金融万亿蓝海市场中,保险公司以信用保险服务的形式参与其中,银行业机构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降低因开展的居民个人消费信贷面临的潜在风险损失。二是与电商平台合作,可以有效解决个人征信缺失导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对电商平台进行综合授信,共享大数据资源,不仅可以提升客户平台销量,还有利于银行适度转嫁信用风险。

(四)明确市场定位,重视发展农村消费信贷。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必将焕发出旺盛的消费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重视农村消费金融产品的研发,抢占农村金融大市场,促进农村消费金融大发展。一是加强农村消费信贷政策的宣传。当前银行业机构宣传消费信贷政策仅局限于摆摊设立咨询点等简单形式,农户对其消费信贷政策了解不够,即使有贷款意愿,却不知道如何贷,如何选择,影响了银行农村消费信贷业务的拓展。二是创新农户需求的信贷产品。重点推动新时期农村耐用消费品、教育、医疗、现代农业机械、建房及住房装修等特色的消费信贷品种。三是降低农村消费信贷产品利率水平,放款申办条件。对农村推行低利率的消费信贷营销政策,且尽可能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

五)开办直销银行,线上线下合力促发展。尽管多数银行业机构已经建立自己网上消费信贷平台,但是与大型电子商务网站相比并不完善。当前银行可以借助这些网络平台开办“直销银行”,主营消费信贷业务,一方面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另一方面能做到不耗用人力物力搭建网络平台,与此同时银行可逐步完善自有的网上消费信贷平台,培育可持续竞争力。

6
标签:银行业 消费 金融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兴业银行成功举办“全兴动力 徽动全球” 国际业务及交易银行业务产品推介会

2024-11-08 15:59
49775

中银协报告:截至2023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规模55.20万亿元 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重为13.23%

2024-10-21 14:52
60799

渣打银行18年深度参与Sibos年会,谋交易银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绘“未来银行业”蓝图

2024-09-27 16:12
428209

中国银行业协会邢炜专职副会长:推动支持新质生产力金融创新

2024-09-19 14:06
150248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上半年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66.3%

2024-09-12 15:07
103037

建信消费金融上半年业绩出炉,净利润0.63亿元

2024-09-12 15:06
103443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