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市场变化| 票据损、信贷弱、投资强

寒飞论债 |2016-12-02 14:491527

16上半年银行投资类资产继续扩张,票据类买返资产断崖缩水,超储释放资金劲增,负债端利率加速下滑,收益权类非标资产风险扩张,多重因素推升配债需求强劲。

来源:寒飞论债、汇票圈


导读:


16上半年银行投资类资产继续扩张,票据类买返资产断崖缩水,超储释放资金劲增,负债端利率加速下滑,收益权类非标资产风险扩张,多重因素推升配债需求强劲。


【摘要】


回顾2016上半年,尽管债市利率曲折反复、震荡下跌,但银行面临的“资产荒”环境,以及自营、理财资金的强大配置需求,仍是支撑债市的最主导格局。15年银行经历了从“资金为王”到“资产为王”,16年在“资产荒”环境下银行再次转型从“负债脱媒”到“资产脱媒”。通过审视近30家银行2016中报,银行的资产负债行为呈现很多新变化,犹如“洪荒之力”般的银行配置需求来源也越发清晰:


信贷弱、投资强,银行偏离传统“信贷”配置越来越远,贷款占比下降,投资类资产整体上升,而且缺资产正在从中小行向股份行、国有大行传导;不仅新增,更多存量信贷和非标到期后,再配置也被迫转向投资类资产;


票据事件频发和监管收紧,导致银行票据类买返资产呈断崖式缩水,跌幅超75%,多数中小银行直降为0,加剧资产荒;


不是降准,胜似降准。来自商业银行超储和准备金的流动性释放力度远超2015下半年,新释放流动性近万亿,备付金期间平均余额大幅降低;


资产端倒逼负债利率加速下行40-70bp,创下11年Q3以来历史新低,意味着自12年利率市场化、13年钱荒和影子银行对负债的逆周期抬升已告终结,资产回报率决定负债定价。


应收款项类资产的不良风险明显上升。随着应收款项类表外资产迅猛扩张,部分银行相应的风险减值准备比年初增幅超100%,风险积累将抑制扩张势头,资产配置面临“再平衡”。


【正文】


1、总资产逆势扩张趋缓,净利润边际改善


1.1 银行总资产逆势扩张趋缓,城商行2季度减速


银行逆周期扩张总资产势头放缓,尤其城商行2季度明显减速。截止2016年6月,A股19家上市银行总资产129.4万亿,较年初增长7.5%,同比增长11.5%,增长整体放缓;从环比看,2季度环比1季度总资产扩张进一步减速。其中,国有5大行总资产87.52万亿,较年初增长6.3%(比15年同期降2.6个百分点);股份行总资产32.56万亿,上半年扩张8.5%(比15年同期降1.3个百分点);城商行总资产3.82万亿,较年初增长13.5%(与15年同期持稳)。从环比看,大行和股份行Q2增长与1季度基本平稳,但城商行Q2环比则从7.8%下降至4.9%,呈现明显减速特征。


1.2 中报净利润小幅改善,但净利差仍继续收窄


16年中报净利润小幅改善。2016上半年19家上市银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7269亿,同比增长2.6%,较年报利润增速小幅提升。其中,净利润增长最快的是南京银行,增速达22.3%,5大行利润平均微增1.2%,较15年报增速小幅好转;股份行净利润同比较年初小幅提升1个百分点至5.7%,除浦发取得12%两位数增长外,其他股份行均维持个位数低增长,光大仅实现1.2%的微利增长;而中小城商、农商行等净利润分化明显,南京、宁波和江苏银行等保持较快增长,但江阴银行净利润却持续负增长。


多数银行净利差仍继续缩窄,资产端收益降幅大于负债,其中,5大行净利差平均为2.02%,较年初缩窄28bp;股份行平均净利差2.15%,较年初下降17bp,尤其光大、浦发等降幅较大33bp和27bp;中小城商行净利差分化迥异,平均为2.34%,较年初下降11bp,锦州、贵阳银行净利差绝对水平较高在3.45%以上,而天津银行最低仅有1.76%,宁波、郑州银行大幅缩窄36bp。


2、资产结构:信贷弱、投资强,票据断崖式缩水


1)银行资产调整:资产脱媒化加剧,中小银行信贷弱、投资强


从生息资产结构看,国有大行保持平稳,股份行和城商行金融投资类资产迅猛扩张,越来越多的银行资产配置偏离传统信贷,资产脱媒化势头进一步加强。具体而言,根据2016上半年报数据:


(1)国有5大行:信贷资产在生息资产中占比57%,金融投资类资产以债券为主,占比上升3.2个百分点至23.4%,同业和应收款项投资占比整体压缩。其中,与2015上半年比,交行和农行的投资类资产比重增幅显著,分别提高5.7和3.9个百分点至25.2%和25.4%,信贷则基本持稳在55-60%左右。


(2)股份行:信贷占比多数小幅下滑,保持在48.7%左右,金融投资类资产则大幅上升4.9个百分点至28.3%,同业和现金资产则进一步压缩;其中,招商、华夏等仍以传统信贷资产为主,占比55%以上,投资类资产占比仅20-25%左右,而兴业、民生则大幅扩张投资类资产占比达16.5和7.3个百分点,兴业银行的金融投资类资产占比甚至高达50%,大幅超越传统信贷(占比仅35%)。


(3)中小城商行:在“资产荒”加剧和信用违约上升环境下,中小城商行的金融投资类资产占比持续大幅提高,与2015上半年比,贷款占比进一步压缩3.3个百分点至38%,投资类资产则剧烈扩张8.7个百分点至42.8%,而现金和存放央行、同业类资产占比持续收缩。其中,锦州、宁波、盛京银行等信贷占比下降至30%以下,而金融投资类资产则逆势大幅扩张至50-60%,占比猛增10-15个百分点,在统计的11家中小城商行中,有7家银行的金融类资产占比大幅超越传统信贷,成为银行最主要生息资产,这标志着多数中小银行的资产配置已经明显偏离传统资产(主要是信贷及其相关资产)越来越远,金融投资资产的扩张和“资产脱媒化”(很多资产不再由银行主动管理)成为银行在“资产荒”大背景下的理性行为。


2)票据类资产断崖式缩水,多数中小银行降为0,加剧资产荒


2016年以来银行票据风险事件屡次发生,农行、民生、中信、宁波和天津银行等陆续曝出多起票据事件,涉案金额高达100亿。票据监管大幅收紧,尤其中小银行开票和贴现受监管和风险事件冲击,下滑更加猛烈,银行买入返售项下的票据资产出现断崖式下降,多数中小银行甚至直接降至0。


票据资产断崖式收缩,跌幅接近75%。根据半年报数据,18家披露细项数据的上市银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较年初剧烈下降40%,缩减1.53万亿至2.35万亿,而其中的票据类买返资产更是断崖式骤降74%,从年初的1.99万亿大幅缩水1.47万亿至5234亿。其中:


5大行:票据类买返资产整体下降61%,规模缩减5209亿,导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下滑23%,其中农行、建行降幅超过80%最为猛烈;


股份行:统计的6家股份行票据规模降幅达到81%,规模总量缩减7386亿,导致买返资产整体缩水49%,其中,招商、光大、兴业等的票据资产降幅甚至达到99%、96%和80%;


城商行:披露数据的7家中小城商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整体下降80%,其中,票据类买入返售资产更是跌幅达97%,多数直接降至为0,尤其北京、哈尔滨和徽商银行在年初时票据资产总量有1720亿,半年报猛烈下降仅仅只剩70亿。


票据资产缩水难再回升,加剧银行资产荒,但最大冲击已经过去。16年银行票据类买返资产剧烈缩水,一方面受一系列票据事件风暴和监管收紧影响,尤其部分中小银行通过票据“做通道”、“消规模”等行为受抑制;另一方面,营改增后,票据直贴的税率明显上升(过去是按票据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缴税,但营改增后,视同放贷需缴增值税),中小银行进行票据直贴和交易意愿大幅降低,加剧银行资产荒。但随着多数中小银行的票据资产已经下降至极低水平,未来票据对银行资产的冲击将大大缓解。


3)资产增速:同业收缩,债券和投资类大幅扩张


与年初相比,受利率下降和票据压缩冲击,同业资产净缩水5-20%,债券、应收款项投资迅猛扩张,传统信贷增长平缓。其中,股份行的整体同业资产缩水超过20%,但债券扩张最为迅猛接近25%,而应收款项整体增长15%;但中小城商行则的应收款项类资产扩张超过35%,债券增长则稍微逊色仅18%左右。


从新增规模看,在过去1年中,5大行新增信贷3.87万亿,同比9.2%,而新增投资类资产(国有大行主要是债券)3.44万亿,同比22.7%,其中,农行、交行的新增债券投资比信贷高出1800-2400亿;7家股份行新增信贷1.73万亿,而新增金融投资类资产达2.75万亿,同比扩张46%,尤其兴业银行的新增投资类资产比信贷高出9230亿;而11家中小银行的新增信贷仅有4090亿,而新增金融投资类资产高达1.12万亿,同比劲增65%,除北京银行外,其余10家中小城商行的新增投资类资产规模均明显大于传统信贷,反映出中小银行主要以信托收益权、资管计划、债权投资等“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的方式激进扩张资产负债表,应对盈利下滑压力,但也增加了新的潜在流动性风险、信用和操作风险。


在“资产荒”环境下,缺资产正在从中小城商行向股份行、甚至国有大行传导;此外,不仅银行的新增资产转向投资类资产,更多存量信贷和非标到期后的再配置资金也被迫转向投资类资产,成为支撑债市需求的“洪荒之力”。


4)生息资产收益率:加速下滑,信贷与投资类利差缩窄


银行资产端收益率进入加速下滑期。与15年6月相比,银行信贷和同业资产收益率大幅下降100-150bp,而金融投资类资产收益率差异较大,整体下降30-100bp左右,幅度小于其他资产,投资类与信贷类资产的利差越来越窄,体现出相对吸引力和优势。具体而言:


5大行:信贷利率在4.2%-4.9%区间,低于1Y贷款基准利率,年初信贷重定价导致大行核心资产收益下滑显著,而投资类和同业资产平均收益在3.6%和2.7%左右,整体较上年同期下滑112bp、35bp和96bp,投资与信贷类资产利差大幅缩窄。


股份行:信贷、投资和同业类资产平均收益为5.44%、3.91%和2.94%,整体同比下行100bp左右。


中小城商行:受风险偏好、投资策略和杠杆等不同,资产收益率则差别迥异,贷款利率在4.8%-6.9%区间,较15年同期下滑100bp左右,金融投资类资产平均收益达5.15%,利率区间为4.15-7.5%,浙商、锦州银行的投资类资产收益率甚至超越信贷,与2015上半年比,整体下滑57bp,而同业资产受票据规模锐减的冲击,整体收益剧烈下滑近150bp,从4%以上下降至2.6%左右,多数中小行在同业资产上的盈利非常低迷,同业业务不具备竞争优势。


3、银行超储和流动性:不是降准,胜似降准


3.1 超储和准备金比例大幅降低,不是降准、胜似降准


超储和准备金占比显著下降,释放力度超越2015下半年。尽管2016上半年央行仅降准一次(下调0.5个百分点),而2015下半年央行降准两次(下调1个百分点),市场认为由央行驱动的存准资金释放对银行资产配置的支持力度下降。但从年报数据看,却绝非如此。我们计算了银行报表公布的以期间平均余额计算的“存放央行款项/生息资产”比例,在2016上半年出现大幅下降,整体下行1.5个百分点,幅度显著超越2015下半年(占比减少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事实上,来自商业银行“存放央行款项”的准备金和超储资金的大量释放,是上半年支撑银行对债市(包括非标)配置“洪荒之力”的重要来源。具体而言:


5大行:以期间平均余额计算的“存放央行款项/生息资产”比例,整体在13-14%左右,平均较年初下降1.1个百分点,而2015下半年仅下降0.8个百分点,标志着银行对低成本超储和存准资金的释放力度明显加强,尤其工行这一指标更是从年初15.4%降至13.3%,存放央行款项的平均余额在2016上半年下降3297亿(意味着资金被配置到其他资产),而在15年下半年余额仅下降1406亿,反映出实际上16上半年这一部分资金对资产配置的支持力度更为强劲。


股份行:以期间平均余额计算的“存放央行款项/生息资产”比例,整体在7.2%-11.2%,其中兴业银行最低仅有7.2%,16上半年平均下降1.5个百分点,相应的,在2015下半年这一指标仅下降0.5个百分点,多数银行在2016年才对这一低成本、准流动性资产加大再配置。2016上半年,来自招商、中信和华夏银行的“存放央行款项”平均余额下降858亿(体现为对其他资产的配置需求),而在2015下半年仅降低52亿,更多的资金重配置效应体现在2016年。


城商行:以期间平均余额计算的“存放央行款项/生息资产”比例,整体在7.8%-10.8%,显著低于股份行和国有大行,浙商银行最低仅有7.8%,2016上半年平均下降1.7个百分点,而2015下半年这一指标仅下降0.8个百分点,浙商、郑州和青岛银行这一资产比例降幅在2-3%之间,尽管央行的降准节奏在2016年放缓,但从实际数据看,累计降准对银行资产再配置的最大影响效应却体现在16年。


3.2 银行超储的期间平均余额大幅降低,新释放流动性近万亿


2016上半年,银行“存放央行款项”(存准和超储总量)的期间平均余额与季末时点值的偏离度大幅走扩,为银行释放新增流动性近万亿。2015年9月,央行将存准考核从时点法改为平均法,并且允许存款准备金日终余额与准备金考核基数之比,可以低于法定存准率1个百分点以内,这一政策刺激银行的超额备付金整体下降,减少流动性囤积意愿,促使银行超储的期间平均余额大幅走低,额外释放流动性近1万亿(已扣除3月降准影响)。具体而言:


5大行:16上半年“存放央行款项”的期间平均余额比2季度末值下降了近1万亿,负偏离8.3%,而15下半年则仅比季末时点值略偏离1.3%,尤其工行、交行、中行大幅降低了期间值,释放资金7800亿;


股份行:16上半年“存放央行款项”的期间平均余额比2季度末值减少了3603亿,负偏离11.7%,而15下半年仅略微偏离1.1%,中信、华夏、民生银行等流动性释放体量显著;


城商行:整体负偏离程度更加显著,达到-16%,而2015年报仅为-7.3%,这一方面意味着银行日常的备付金率大幅降低,资金利用率和风险配置提高,另一方面,季末受监管和MPA考核影响的资金需求也更强,极易造成季末时点的资金短期大幅波动。


4、投资类资产:规模激增,大行买债、中小行投非标


截止2016中报,28家上市银行(21家A股+8家中资港股)金融投资类总资产达37.8万亿,较年初扩张14.4%,同比增长28.6%,16年新增总量达4.75万亿。其中,5大行新增1.9万亿至20.9万亿,同比增长20.4%;9家股份行新增2.03万亿至12.4万亿,同比增速达39.1%;15家城商行较年初新增8003亿至4.46万亿,同比增速达45%。


我们以“交易性资产+可供出售+持有到期”作为银行的债券投资,而应收款项资产作为债权、收益权等非标投资,则2016上半年,上市银行债券投资总额25.84万亿,较年初净增3.15万亿,增速为13.8%,而非标投资总额为11.98万亿,较年初扩张1.6万亿,增速为15.4%,增速有所趋缓。


从投资结构看,中小银行以应收款项为主的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占到70%以上,尤其锦州、浙商、兴业和盛京占比分别达82%、82%、73%和71%;而全国大行主要以债券尤其是持有到期资产为主,占比在50%左右;代表银行债券交易优势的“交易+可出售”资产中,宁波、无锡、江苏、贵阳和中行等占比均在40%以上,正在转型为交易型银行发挥竞争优势。


从应收款项类投资的分项结构看,国有大行仍主要以债券投资为主,工、农、中、建行债券占比分别为58%、97%、75%和57%,而大多数股份行和中小城商行则主要以理财、资管计划和收益权等高收益的影子银行和表外资产为主,大部分以委外投资、专户投资、定制基金等方式依靠资管机构进行管理。


5、银行负债:资产端倒逼负债利率加速下行


5.1 负债结构:中小银行主动负债占比继续上升,个人存款已不重要


发债融资扩大,中小银行主动负债能力提升。尽管资产端调整剧烈,但银行负债变化仍缓慢,尤其是5大行负债结构非常稳定,存款、同业和发债分别占比82%、16%和3%左右,变化不大;而股份行和中小银行受到同业存单发行扩容影响,发债等主动负债融资显著上升,股份行存款占比下降3.6个百分点至66%,发债大幅上升至8%,同业融资持稳在24%,其中,兴业银行存款占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而同业和发债占比大幅上升3.6和5.9个百分点;11家中小城商行的平均存款占比下滑2个百分点至66%,同业负债缩减3.4个百分点至23.2%,而发债比例则大幅上升至9.5%。


在存款来源中,个人存款占比进一步下滑,贷款派生的企业存款成为最主要来源,零售存款对银行的影响和意义已大为弱化。事实上,很多股份行的个人存款占比已不到20%,最低的南京银行仅14.8%,企业存款占到85%以上;仅4大国有银行个人存款占比仍在45%以上的高位,具有负债优势,与年初相比,个人存款占比整体下降1-2个百分点。总体上,对中小银行而言,已告别过去揽储的被动负债路径(竞争网点、人员、利率),进入依靠主动负债积极扩张的模式(竞争流动性与负债管理)。


5.2 资产倒逼负债利率加速下行,创2011Q3以来历史新低


根据2016银行半年报,我们以“利息支出/付息负债”来计算银行的综合付息负债成本率,2016上半年年呈现加速下行特征:


(1)资产端倒逼负债利率加速下行40-70bp,银行负债利率降至2011年3季度以来历史新低。16家上市银行平均付息负债成本率为1.97%,较年初回落41bp,2季度降幅为12Bp,比1季度降幅29bp减缓,受年初信贷重定价和银行资产荒加速升级的影响,上半年银行负债利率加速下行幅度创下历史最大,负债利率已回落至2011年3季度以来历史最低,这意味着自2012年利率市场化、2013年钱荒和影子银行对银行负债的逆周期抬升影响已告终结,标志着银行负债与资产的定价逻辑已从负债利率刚性上升抬高资产定价,转变为资产回报下降压缩负债成本的阶段。


(2)国有大行负债端利率首现大幅下行,股份行下行幅度更加显著。事实上,由于4大行负债结构中以存款为主,重定价下行非常缓慢,但上半年整体下行30bp,降至1.53-1.67%,创下2011年4季度以来新低;而股份行则整体下降44bp更加显著,降幅最大的平安、民生、华夏、光大负债利率分别下行70bp、57bp、56bp和48bp;中小城商行平均负债成本也整体下行40-55bp。


(3)与15年同期相比,生息资产回报大幅下降75bp,压缩负债利率下行60bp。根据上市银行披露的生息资产与付息负债实际利率,2016上半年上市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较15年同期下行75bp。其中5大行生息资产收益率最低,在3.5%-4%区间,整体下行72bp;股份行资产回报在4%-4.75%区间,整体下行82bp,尤其民生、光大等下行幅度超过100bp;中小城商行生息资产收益率较高,基本在4.5%-6.7%区间,16上半年平均下行72bp,其中浙商、宁波和重庆农商行资产收益率回落超过100bp。由于生息资产回报率大幅下降,驱动银行负债端利率整体压缩60bp左右,其中,5大行同比降幅较小为40bp,股份行和中小城商行平均降幅分别为61bp和64bp,有14家银行降幅超过65bp,占比近60%,其中兴业、哈尔滨、宁波、天津等银行降幅最为显著。


5.3 理财增长分化初现,中小银行仍迅猛扩张


2016上半年各银行理财呈现差异化增长路径,中小城商行仍在迅猛扩张。银行理财总规模从23.7万亿飙升至26.3万亿,18家披露数据的上市银行理财规模接近18万亿,占总规模比为68%。其中,工行最高达到2.58万亿,招行达2.04万亿,理财余额超过1万亿的上市银行多达9家。从相对于年初的增速看,各银行呈现差异化增长,工行、农行、浦发、兴业分别较年初下降1.1%、1.5%、6.4%和7.9%,规模呈现收缩;而徽商、平安和郑州银行等增速仍延续36.7%、29.3%和26.5%的迅猛扩张势头,上半年中小银行“资产荒”更加严峻,通过理财业务突破规模、资产和地域限制成为转型的必然选择。


多数银行理财余额已超越个人存款,成为银行吸收广义储蓄的最主要来源。1)从各银行理财占存款余额比来看,5大行相对较低,除交行占比较高达32%,工、建、农行在11-13%左右;股份行的资金来源中理财占比较高,除了中信比例略低只有27%外,其他银行占比整体达到45-60%左右,超越存款成为最主要资金来源;而中小城商行分化鲜明,浙商、宁波银行等占比在40%上下,而郑州银行、徽商银行等小城商行占比不到20%,整体上低于股份行。2)更进一步,从各银行理财与个人存款余额之比来看,很多银行的理财余额大幅超越个人存款,浙商银行理财余额甚至比个人存款规模高出10倍,兴业、平安、光大、浦发、民生等银行理财余额/个人存款的比重也在200%以上,仅建行、农行占比较低不足30%。


预计未来6个月内,随着年末到期和年初重定价,理财利率的定价将面临大幅下调,从目前3.8%左右降至3.3%以下。目前,银行理财利率相对于银行同业融资(Shibor 3M回购利率)、定期存款的利差仍在110bp和270bp的历史相对高位,仍有至少50bp的压缩空间,将带动银行综合负债成本进一步显著回落,提升债券资产的相对吸引力,打开短端下行空间。


6、不良上升仍未终结,但减值增长趋缓,表外风险骤升


2016上半年银行问题贷款比例上升至5.8%。根据银监会统计,2016上半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44万亿,比年初增长12.8%,新增1629亿;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75%,比年初上行8bp;关注类贷款余额3.32万亿,比年初增长4342亿,两者合计问题贷款占比达5.8%,比2016年初上行34bp,违约风险仍在不断暴露,持续抑制银行风险偏好,但不良和关注类贷款上行幅度有所趋缓。


大行不良率水平整体高于股份行和中小银行。年报显示,5大行不良率较年初上行4bp至1.68%,尤其农行不良率已攀升至2.4%,创下上市银行最大值;股份行平均上行6bp至1.6%,兴业、招商等不良率反弹超过15bp;中小城商行的不良率水平相对偏低,较年初上行8bp至1.14%左右,仅江阴银行不良率相对较高,为2.21%左右。


不良贷款上升趋势仍未终结。从领先指标看,逾期贷款相对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仍继续走扩,预示后期不良形成仍然较快,逾期与不良贷款的总规模之差从2015年初的4322亿扩张至6330亿,未来不良贷款上升趋势仍未结束,经风险调整后的信贷存量资产收益率整体下行,利于提高债券等投资类资产的相对吸引力。


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上升,拨备覆盖率降至新低位。具体而言,16上半年5大行贷款减值准备较年初增长4%至1.27万亿,而15下半年仅增长2%;股份行较年初大幅扩张16.8%,较15下半年猛增6.8个百分点;中小城商行减值增长略有放缓,从15%降至10.2%。同时,银行拨备覆盖率已降至新低,如工行、光大等已降至142%、150%的09年以来历史最低。从环比看,2季度边际有所改善,不少银行拨备覆盖率持稳回升,不良形成和信贷价值缩水对银行利润的冲击影响减弱。


应收款项类表外业务的不良风险明显上升。从2015-16年,中小银行应收款项类表外资产大幅扩张,潜在风险快速积累,风险减值准备大幅提高。与年初相比,徽商、浙商、锦州等中小银行的应收款项资产减值准备规模迅猛增长120%、91%和84%,不良风险明显上升,此外,招商、盛京、郑州和青岛银行等资产减值准备也大幅增长30-70%左右。


6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票据标准化来了!票据未来投资可期!

2019-08-20 18:19
43517

上海市商务委会同市委金融办等12部门印发《本市关于更好发挥消费信贷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作用的实施意见》

2024-11-14 12:08
23565

北京:支持结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点,开发信贷、担保、供应链金融等专项业务

2024-11-13 11:47
31048

北京石景山:拟对企业通过供应链融资方式获得信贷资金产生的利息给予50%补贴

2024-11-11 15:08
44018

知名私募林园投资发布公告:即日起停止跟投

2024-11-08 15:54
47412

证监会等六部门:允许外国自然人实施战略投资

2024-11-06 14:29
47548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