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成为海外投资首选,但需要“持久战”,你准备好了吗?
印度发展最大阻力来自于落后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桥梁、能源等成为其发展瓶颈。如铁路领域,虽然其拥有超过6万公里铁路,但约4.6万公里急需升级改造。
印度发展最大阻力来自于落后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桥梁、能源等成为其发展瓶颈。如铁路领域,虽然其拥有超过6万公里铁路,但约4.6万公里急需升级改造。
不要急功近利,进入印度市场要与其产业升级相结合。进军印度需要有一个长期打算,需要“农村包围城市”的决心。
本文系一条财经对盘古智库印度“商机”报告的相关报道。
来源:盘古智库
盘古智库印度研究中心主任林民旺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已经完美落幕,作为轮值主席国的印度,再引全球瞩目。而庞大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和快速的经济增长,也使其脱颖而出,正在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投资国。
日前,盘古智库印度研究中心主任林民旺率队赴印度调研后,发布印度商机报告。他认为,除了已发展成为热点的行业外,印度还有基础设施能源、消费品、医疗健康三个领域值得中国企业继续深耕,并为中国企业进入印度市场提出四条有效路径的建议。
以下为林民旺的发言实录(部分修改):
我们认为,印度有三个领域值得中国企业继续深耕。
第一是基础设施和能源领域。目前,印度发展最大阻力来自于落后的基础设施,铁路、公路、桥梁、能源等成为其发展瓶颈。如铁路领域,虽然其拥有超过6万公里铁路,但约4.6万公里急需升级改造。电力,在新德里待过的都知道,电力短缺问题,印度电力缺口大约为7%,但最大制约来自于落后的输电网络。此外,新能源是印度力推的方向,如风能、太阳能及小水电等,也是中企可以重点关注的领域。
第二是消费品领域。主要是基于印度目前65%人口处在35岁以下,这些人总要结婚、成家,所以他需要买房、买车、需要生孩子,也就会需要很多的消费品,这些行业就会有大量的投资机会。
巨大的市场也将带动流通领域的快速发展,如物流行业、电商行业等均会受益,这些也是中国企业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域,也是理想的并购目标。
第三是医疗健康领域。印度拥有世界领先的制药行业,还拥有设备先进、水平一流的外科体系,眼科、心脏外科等均已是世界领先水平。如果你得了癌症,住在印度的治疗费用是在中国花费的1/3,而且服务非常好,所以现在很多人跑到印度去搞医疗度假。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社会,大健康领域需求旺盛,行业发展势头正猛,可以通过并购、合作等模式将印度较为发达的医疗水平引入中国,或者通过发展医疗旅游等行业,带动中国人在印度就诊。
此外,印度政府目前有25个重点发展的行业,主要包括汽车、化学、信息技术、医药、纺织、港口、航空、皮革、旅游、铁路等,对这些行业,甚至于军工行业,都对原来的限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原来限制大约是15%左右,而现在是49%左右,还有行政手续的简化等等。
通过走访,我们还对在印度的中资企业有了部分了解。大部分中资企业在2011年进入印度市场,他们进入之后的状况整体而言不是特别理想,基本在2013年之前亏损较多,莫迪上台之后颁发系列新政,部分情况才开始有改观。
中资企业在印度目前主要以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为主,除了几处房地产,投资规模大的并不多。制造企业基本规模是在1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之间,因为很多企业都是先去试水,先做一个基本布局。除此之外,我们知道在印度投产还有一些基本的限制。
还有用工情况,我们知道印度的工会特别强大,印度的中资企业员工在200人左右,像华为、中兴等300人以上的大型制造业并不太多。
另外很重要的一个特点,中资企业在印度本地化程度非常高,90%以上是用印度当地的劳工,从这一点来说他们是很好地贯彻了“印度制造”,因为印度制造就是要给印度年轻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接下来是中资企业在印度市场面临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事实上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所有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主要原因是
市场发展不够,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市场法律比较复杂,官僚体系也有一些复杂。此外,印度也有自己的“征地”困难,还有中国企业去印度的用工签证申请难、办理时间长等问题,这都是目前中资企业在印度遇到的一些普遍困难。
我们认为对于中资企业来说,可以有效进入印度市场的路径,主要有四点结论:
1、企业不要急功近利,进入印度市场要与其产业升级相结合。进军印度需要有一个长期打算,需要“农村包围城市”的决心。
2、一定要本土化销售。如果没有本土化,企业在印度的生存会比较困难。一些中国企业习惯于跟政府打交道,却不善于跟非政府组织和各种社区进行互动,也没有具体应对媒体的策略。
3、兴办职业学校,培养娴熟工人。印度的大量劳工,他的劳动力人口充足,能够转换成劳动力有一个问题,所以需要大量兴办职业学校,培养娴熟的产业工人,有这样的学校存在,又有中资企业存在,他们之间会形成互补对接,解决中资企业招人难的一些基本问题。
4、中国企业在印度要学会做品牌。中国和印度都面临此问题——有大量的制造业,却没有大量的品牌做支撑。其实,海尔不比三星、索尼差,但是它没有在高档消费者中塑造对其品牌的认知。而且随着品牌的强力发展,会造成“赢者通吃”,从这个意义上,无论是印度还是中国,都需要挖掘品牌背后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