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图:区域贸易推动全球化
作为国内领先的致力于全球化战略研究的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近期启动了关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关趋势的系列研究。
作为国内领先的致力于全球化战略研究的智库,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近期启动了关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相关趋势的系列研究。9月19日“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研讨会”在CCG北京总部举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谈到全球化时指出,没有美国的全球化不叫全球化,没有中国的全球化就没有全球化话题。“一带一路”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就是说,过去我们参与全球化主要是和发达国家分享全球化的利益,现在是提出“一带一路”是和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对外开放来分享全球化的利益。
龙永图,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以下为他的发言内容精选:
谈全球化,我们在谈什么
全球化涉及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是不是要分什么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还是就是一个全球化?这里主要讲经济全球化,把范围稍微缩小一点,把基本概念搞清。
我记得我们当时开始谈全球化的时候,江泽民同志讲全球化讲到三个要素:先进科学技术作为动力,跨国公司为载体,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当时是中国一个比较有权威的对于经济全球化的阐述,后面我也经常按照这个讲。现在这个是不是很权威的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如何推?这个动力是什么?这个全球化的载体是什么?全球化的目的和实质内容是什么?全球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全球范围的产业转移,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等等。这些都是全球化的一些内容。这些内容的实现都是靠跨国公司去实现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贸易和投资,我们主权国家来实现贸易投资。所以能不能在这个范围内再拓展一下?把经济全球化的一些主要概念再展开一下。
区域一体化是全球化的“铺路砖”还是“挡路石”?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或者说和区域合作有什么关系。区域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包括区域贸易协定是反全球化的,还是全球化的一部分?我觉得这个也很重要。当时WTO规定你搞一个区域贸易协定要去备案,要认定,现在根本也不要认定。所以当时对WTO有两种看法,一个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或者区域经济协定是走向全球化的一个步骤,是一块砖。另外一个,我们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让整个全球体制碎片化,最后垮台。所以对于区域经济活动和全球化到底是一个积极因素还是消极因素,或者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兼有,哪个是主要的?这样的话就可以看出来,到底TPP对全球化是利全球化的还是对全球化的贡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逆全球化的还是对全球化的贡献,这些问题都可以讨论,都可以研究。当时很多人都有看法,现在都回过头来把这个问题梳理一下。比如我认为TPP,包括RCEP还有很多的区域贸易协定,我认为是对于全球化一个推动。因为你这个WTO在制定全球贸易规则方面已经不太起作用了,你自己不起作用,还不让别人起作用?印度不想起作用,你还不要让菲律宾、新加坡、美国起作用?这个也说不过去。
同时,区域贸易协定是最高水平、最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协定。所以这就涉及到区域贸易和全球化到底是一个推动的关系还是一个阻止的关系?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可以提。
一带一路是不是一个大的区域合作战略?如果是一个大的区域合作战略,那么“一带一路”肯定是对于全球化的一个贡献。现在国际投资的贡献度比国际贸易还大。“一带一路”主要大的方案都是靠投资。所以讨论国际贸易和大的潮流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贡献,这样就比较现实。我们讨论问题虽然有一些虚的东西,但是也有现实的问题,这样才有意义。这样的话对于中央,对于大众,对于政府部门才有用。
TPP和RCEP衔接起来是最好结构
我们可以讨论的问题很多。比如我认为TPP对于全球化来讲是非常积极的。因为区域贸易在推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非常明显。WTO推动不了,就靠区域来推。美国牵头,实际上后面搞了一个高水平的区域贸易协定,代表着现在全球贸易最自由化的趋势,你说TPP不是主要的亮点?我认为应该是亮点。像特朗普、希拉里这些都反对了,幸亏当时我们中国没有反对,现在我们就很主动。我们是站在全球化和区域贸易上的旗手了。
现在我们最好的一个结构就是如果和TPP、RCEP能够在某种意义上衔接起来,形成APEC。去年在北京达成的亚太自由贸易协定是最理想的。这个比较难,美国人也不愿意把这个功劳给我们中国,可能最终是走这条路。所以这次我在美国讲,TPP都死了,逼着你们现在另起炉灶。TPP内容还是很好的,你也想在美国通过。但是现在用TPP这个名字,你另起炉灶也许搞另外一个什么名字,这次我把这些事情谈的时候,他们说也许将来TPP在美国换一个名字会受欢迎。我们希望办一个亚太区域贸易协定,那就是我们在APEC北京会议上提出来的。
中国方案是世界智慧的一部分
没有美国的全球化不叫全球化,没有中国的全球化就没有全球化话题。G20我们是有中国方案的,我们是为世界做贡献。但我们中国智慧不要代表世界智慧,我们是世界智慧的一部分。中国药方是解决世界问题世界药方的一部分。如果这样来看的话,杭州G20如果就是中国的G20,那么那十几个国家是干吗的?杭州G20是G20这么多年发展历程的一部分。我们不要抬高自己,否定其他的。就像总书记讲,我们的亚投行不是为了代替世界银行,不是代替他们,是补充他们的一部分。
我觉得这个思想很清楚,“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独创的,是世界的合作。我们写东西一定要中国方案,这是对世界方案做出贡献这就是很了不起的。中国的智慧能够成为全球智慧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前我们连这个资格都没有。我想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摆对,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是令人信服的。“一带一路”对于TPP,TPP搞区域贸易写我们“一带一路”是搞互联互通。有些媒体在报道时要注意这个度,这个度太不靠谱的话就变成笑话了。只有在一个度里面,你没有惹人家;但是超过人家的度,人家要烦你了,最后要跟你较劲了,你这个就搞不成了。
“你中有我”开始走向“我中有你”
对外开放是我们的一个基本国策。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讲,参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是一回事。对外开放是有商业利益驱动的。过去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我们是比较大的受益者。但是也不能说发达国家就没有受益,他们也受益,主要是我们和发达国家分享参与全球化的利益。这一点是我们提出“一带一路”一个重大的转折。就是说,过去我们主要是和发达国家分享全球化的利益,现在是如何和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对外开放来分享全球化的利益。这样的话,我觉得“一带一路”在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中,是一个体现在整个国际经贸关系方面的重要转折点。
不管怎么样,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主要还是对发达国家开放。这一点我觉得不一定讲,但是实际上我们心里还是有数的。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这个地位没有变化之前,从国家利益来讲,我们对外开放主要是发达国家,这一点也是比较明确的。不是说我们今后一股脑的和穷哥们儿打交道了,我们跟穷哥们儿打交道开始打得少,现在打得多一点。我认同现在建立命运共同体的建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过去主要是我中有你,吸引外资,今后我们要开始你中有我。我们在观察这个变化,这种变化现在正在开始了。
全球化研究需要理清政府和市场关系
全球化的问题我们觉得分成两部分讲。就像研究我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研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研究全球化也是研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球化是有科学技术推动的,有市场规律推动的。企业作为载体,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来通过贸易投资实现,这个就像我们国内经济一样。政府就是体制性的安排。像WTO、IMF等全球体制,还有每个国家的政府体制,这个对外开放,就像我们国内的对外开放。我们现在一会儿讲GDP,一会儿讲其他的,还是要把政府和市场两边研究好,把思路理清楚,把全球化的问题大的框架研究好,这样的话就比较好研究了。
(根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原外经贸部副部长、原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研讨会”上的演讲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与全球化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