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风险,“走出去”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2016-11-17 15:141267

一提中国企业走出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工业、金融、贸易等领域,对于中国农业企业的走出去关注不多。其实,农业走出去是急需的,事实上,中国农业走出去也有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提中国企业走出去,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工业、金融、贸易等领域,对于中国农业企业的走出去关注不多。其实,农业走出去是急需的,事实上,中国农业走出去也有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机遇。



  1、崛起的中国需要世界的粮食


  首先,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长、城镇化持续推进和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需求仍将刚性增长,中国是13亿人口,是需要世界粮食的,可是世界粮食也不多,比如大豆,中国已经把世界市场上流通的70%到80%的大豆都买了。中国一买,人家价格就上去了。从现在再往后看,农产品要维持中国13亿、14亿,有可能到14.5亿人的生活,今后几乎每年都要大量进口粮食,连水稻都要进口。


  如中粮集团走出去跟美国企业合作养猪,再把猪肉进口到中国。还有是黑龙江农垦,在俄罗斯边境合作,现在有差不多过16亿斤的粮食生产。


  2、国外的生产资源丰富


  比如说在巴西、阿根廷有大面积的土地,巴西土地一亩地折合成人民币也就是50元到60元左右,还有阿根廷、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另外我们周边的这几个国家,再加上非洲的几个国家。


  还有中国科协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原副主席陈章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副主席的时候亲自操作的案例:由于国家木薯淀粉严重不够,现在通过玉米做淀粉不够,想用木薯做淀粉,因为火腿肠等等需要淀粉,广西木薯淀粉全国生产最多但也还不够。于是他去了柬埔寨、越南考察,向邻近的几个国家走出去,想办法在他们那里种他们的木薯,生产淀粉,运回来。


  陈章良在广西租一亩地,一年大约750元,好的地大约一年1150元,到柬埔寨一亩地大概一年50元左右。而且广西的地没水又没肥,到柬埔寨湄公河沿岸,种甘蔗根本不施肥,因为土地本来很肥,广西一亩地产5吨淀粉,一到柬埔寨,一亩地起码产8吨,多的时候一亩地能生产10吨、11吨,那里有上百万亩的地可以拿。因为那边地特别多,可以做。


  3、在国外生产农产品物美价廉


  在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国家与地区,农业吸纳了大部分的劳动力,而且雇佣了最多的贫困群体。在国外生产产品,比如说在澳大利亚,我们生产一吨糖,从澳大利亚运到中国的港口,一吨现在是3750块钱,可是在中国生产一吨糖成本5200块钱,差距就有这么大,所有的农产品都差不多,我们的价格比国际价格高出三分之一,几乎所有的主要农产品都比人家贵,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到猪肉、羊肉、牛肉,到油,都比人家贵,这样的话,从农业角度看,国家的走出去战略有很大的需求,


  4、公共海洋资源的开发是重要的战略


  中国社科院专家认为,促进我国农业“走出去”,近期的重点是积极参与境外农业资源开发,但长期的重点则应该是发展远洋渔业,参与公共海洋资源的开发。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特别是公海资源,实施资源替代,对于解决生物蛋白量来源缺口,缓解中国人均耕地资源短缺、近海资源过度开发的压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我国要把远洋渔业作为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5、发展方式灵活多样


  随着农业“走出去”的快速发展,参与主体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近些年来,民营企业科技优势实力不断增强,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新生力量。从经营方式看,我国企业最初大多以独资形式进行境外开发,目前企业大多以合资形式进行开发。从发展模式看,企业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探索出各种模式,有“公司+农户”模式的,有直接新建、收购或租用生产基地或加工厂的,还有直接利用当地成熟的生产服务体系的。


  农业走出去的障碍和问题


  国外投资环境与政策的约束一是部分国家和地区政治社会不稳定,二是部分国家和地区政策连续性较差,三是投资国产业保护政策的壁垒,四是部分国家农业基础条件较差,五是工作签证受到投资国的严格限制,六是生产机械设备出境受到通关管理的限制。


  此外,我国农业“走出去”的步伐正在加快,而在此背后是来自国家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持。据了解,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农、林、渔(业)”都将获得包括财政、金融、税收和保险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支持。


  重粮集团于2011年投资25.03亿元在巴西建设大豆基地;黑龙江农垦总局计划到2015年,在俄罗斯、巴西、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建设粮食种植、畜牧养殖、木材采伐等类“域外垦区”超过4000万亩;中农发集团是重点在非洲、南美、澳洲、东南亚开发农业、渔业等资源,未来三五年内开发利用境外农业土地的目标是1000-3000万亩。


  但“走出去”获取资源的战略并非是中国一家能控制的,尤其是涉及土地交易的问题永远都不会简单。


  在中国开始规模化海外农业投资之前,很多国家早已行动多年。一项调查显示,日本的食品企业在2006至2008年间在巴西、非洲和中亚等地租用和购买了大量农田,目前日本已拥有超过国内农田三倍的海外农田;沙特农业部全力支持沙特私营资本的对外粮食投资;2008年,韩国大宇物流曾试图租用马达加斯加的大片农田,并随后促成了马达加斯加政府的倒台。


  负责毕马威亚洲业务的道格·弗格森表示,中国快速实现城市化,存在污染,可用土地和水资源供应有限等问题,从而促使中国扩大了与东南亚各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贸易与投资。他说,对中国政府而言,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当然,中国的农场和食品资产收购行动可能会因各国政府加强控制而受阻。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蔗糖和咖啡生产国,巴西对外国人拥有农场土地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部分当地官员已经将中巴“战略伙伴关系”解释为“新殖民主义关系”,依据就是中国企业在当地的土地收购;在澳洲,政府也曾表示将严格审查外资对该国农村土地和农业食品生产的所有权,而收购澳大利亚农业项目的国家主要是来自中国、中东和新加坡的具有政府背景或者国家所有的企业;再加上双汇在美国的并购被扣上了“危害国家安全的帽子”。以上事实表明,只要中国表露出投资海外农业的想法,可能就会遭遇到国际上的巨大阻力。


  农业开发的风险规避与化解


  政治风险预防。选择投资目标时,首先要选择政局稳定、宗教民族矛盾比较缓和的国度进行投资,以期实现把政治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其次,要整体布局风险分散,项目分布的国家越多,风险也就越分散,只要投资的多数国家政局稳定,并取得预想收益,就有经济实力弥补和抵御局部风险。


  经营风险的防范。首先要尽量选择人口多、经济发展潜力大、有稳定市场的国家进行投资,同时,要注意在生产经营中培养提高海外职工队伍把握市场主动权的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类海外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把海外企业员工凝聚到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旺盛销售收入而献计献策、团结协作、企业发展和个人增收的共同目标上来,用制度保证经营决策少失误、不失误和资产不流失,以避免人为风险。


  自然风险的防范。要通过生产时间逐步摸清投资国家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其变化规律,在生产中加大防范自然风险的科技含量,做到经验和技术防范双管齐下,尽最大努力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


  观念差异及办事效率风险。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开放程度不同、民族文化差异等客观原因,中国企业海外投资要深刻认识并理解由于民族习惯、文化差异和办事效率差异的现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在实践中逐步磨练出足够的耐心和独到的细心,以应对这些情况。


来源:中国走出去

1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经济全球化是发展必经之路

2019-06-13 17:40
67228

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海外市场空间巨大 支付机构出海或成为必经之路

2019-01-15 17:26
14075

麦肯锡:传统银行业遭“十面埋伏” 数字化+生态圈为转型必经之路

2017-11-20 23:19
11407

互金大咖张宇谈等保认证:网贷平台合规的必经之路

2017-08-10 11:41
1333

银行资管业务发展的必经之路:子公司制

2015-11-30 14:20
122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