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B定制化生产模式的5个视角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日前在出席行业论坛时结合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内容,发表了自己对于C2B定制化生产模式的理解和认识。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安筱鹏,日前在出席行业论坛时结合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等内容,发表了自己对于C2B定制化生产模式的理解和认识。
安筱鹏提出了认识C2B定制化生产模式的5个视角:从工业4.0视角看,C2B定制化生产模式是智能制造的逻辑起点;从技术路径视角看,它实现了数据流动的自动化;从组织变革视角看,C2B定制从组织转变为自组织;从市场竞争视角看,它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新型能力;从经济理论视角看,它是基于数据资产通用性的范围经济。
精彩观点:
C2B是定制化生产模式,是工业4.0、智能制造的逻辑起点。
智能生产需要实现两种不同性质的自动化,一种是生产装备的自动化,一种是数据流动的自动化,CPS是实现数据自动流动的一套技术支撑和规则体系。从数据流动的自动化来看,智能化的关键是,如何实现从隐性数据到显性数据,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定制化生产是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新型能力,如果说大规模生产是固定靶,移动靶是大规模定制,空中飞碟是个性化定制,大规模生产因为很容易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质量和效率。
大规模定制、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非常复杂,制造过程每一个环节的不确定性大幅提高,只有通过数据的自由流动才能有效解决定制化生产的成本、质量、效率等一系列问题。
定制化生产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快速响应每一个客户的需求,需要组织上的变革,“企业能力平台+自组织”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组织景观,根据需要企业内部可以自动组建新的团队(最小作战单元)、自动配置各类资源、自动优化调整运行机制。
有两种不同路径的信息化,买得来的信息化:生产工具的信息化;买不来的信息化:创新引领的信息化。企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管理体系、组织流程、商业模式等一系列创新需要与新型生产工具的集成,需要企业自己坚持不懈地创新,是买不来的。
从经济理论角度来观察,定制化生产模式可以从范围经济的角度来理解。传统制造模式到C2B转型过程,是信息技术给设备、产品、人、流程“赋能”的过程,是资产的通用性对资产专用性替代的过程。数据资产是企业资产中通用性最强的。
以下为安筱鹏演讲PPT详情:
(来源:物流指闻 物流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