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江:亚投行支持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理念和实践
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金融投资。日前,在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沃尔沃集团合作举办的“全球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高峰论坛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资深联络官孙元江先生分享了亚投行在支持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些先进理念和领先的实践。
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离不开金融投资。日前,在清华大学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沃尔沃集团合作举办的“全球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高峰论坛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资深联络官孙元江先生分享了亚投行在支持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一些先进理念和领先的实践。
今天能够在清华大学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在这样一个庄严的会场里讨论可持续发展和互联互通,非常荣幸。
在全球发展议程上,目前大家关注的有三件事:第一,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是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后所定的又一个发展目标,将指导未来15年全球的发展。第二,今年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这个峰会有一个主题: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四个字英文的头一个字都是“I”,四个“I”所传递的信息就是要重视发展议题,解决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所碰到的一些棘手的问题,倡导可持续发展。第三,巴黎气候协议。瑞典大使也是参加巴黎气候协议的谈判代表, 10月5号,欧盟正式签署了协议的批准书,在此之前,一些大国,像中国、美国都已经批准了。这个协议当时规定,在195个成员当中只要有55个成员或者说总的排放量超过全球排放的55%,正式通过,就可以生效。欧盟批准以后,这个标准就实现了,条件达到了。所以,10月5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正式宣布《巴黎协议》于今年的11月4号正式生效。这个批准生效的速度之快,超过一般的大型国际协议。当然这里面中国和美国是发挥了领导作用。
这三件大事传递一个共同的信息,就是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今全球发展的一个重大议程,也是我们今天论坛的一个主题。所以这个论坛开得很及时,也切题,也有全球的视野,对这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
所谓可持续,它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我们未来的千秋后代都可以拥有。全球的资源和财富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不能吃光用光花光,要防止我们的空气、水、环境不要被污染,资源能够有效的利用,交通和能源能够让我们的大众消费得起。这就给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基础设施不仅肩负着促进区域联通,改善民众生活,刺激经济发展,带动劳动就业这样一些重任,还同时要保障一切都是可以持续的。
在未来20年里,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平均每年将达到5-6万亿美元,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这类投资需求的70%,大概在3.5-4.5万亿美元,亚洲的需求是占一半,主要是城镇化的发展和能源交通。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未来我们的城市发展能源、水利系统以及交通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将是现有需求的一倍左右。而且按照目前《巴黎协议》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所有这些投资都必须是绿色的,别无选择。
这样巨大的投资需求,对于所有的公共和多边发展银行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目前的投资很难满足这些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2013年中国提出了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很多国家给予了积极的响应和支持,但是也有人认为,亚投行是一个政治产物,是一个中国人的银行,担心新的机构会和其他的多边发展机构形成竞争,会挑战和破坏现有的国际金融游戏规则。其中一个最大的担忧就是,亚投行会降低贷款的门槛,牺牲环境等。我们现任的行长金立群也是当时筹备亚投行秘书处的秘书长,在回忆这一段经历的时候,他说,我们没有和他们争辩,就是告诉他们,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一定会按照国际的标准,当然不是西方的标准,来打造一个21世纪高标准的银行。
二战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创办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50年前,亚洲又成立了亚开行和其他一些地区,包括欧洲的复兴开发银行。亚投行实际上是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倡议并且主导的银行。尽管受到各方面的质疑,中国政府还是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与有关国家在筹建中进行了多次非常耐心的沟通和交流,取得了这些国家的认可。2014年10月和2015年6月,分别签署了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备忘录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协定。2015年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达到了法定的生效条件,宣布正式成立。
亚投行正式开业在今年的1月16号,到今天也就刚刚9个多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分两批批准了六个项目,金额总计8.29亿美元,涉及能源、交通和城市发展,其中有五个项目分别是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共同融资。应该说,亚投行起步很稳,步伐很快,正脚踏实地地朝着21世纪的高标准国际金融银行迈进。
在筹备过程当中,所有的意向成员都参与协议章程的制定,确定了亚投行的两个宗旨:一是通过在基础设施及其他生产性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财富,并改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二是与其他的多边和双边开发机构紧密合作,推进区域合作和伙伴关系,应对发展的挑战。
亚投行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多边开发银行,在学习借鉴现有的开发银行成熟经验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补充:
首先,亚投行规定它的贷款项目实行全球采购。我们的采购政策跟我们的人员招聘政策一样,都是全球招聘,择优录取。刚才听了瑞典沃尔沃集团总裁介绍的先进设备,我觉得它很有竞争性。我们的采购政策不限于成员国采购,这就使得所有的受援国家在项目实施过程当中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获取最大的利益。
第二,亚投行不设常驻执董会。现在很多多边开发银行都有常驻的,他们非常羡慕我们,因为我们这样职责很清楚,分工也很明确,责任到位,运作高效。
第三,我们更多把亚投行看作是一个融资平台,发挥杠杆的作用,吸引私人部门投资参与基础设施的项目。刚才讲全球基础设施的需求,亚投行的法定资本才1000亿美元,我们把钱全部投进去也填满不了这个需求的窟窿,我们也不能老是找我们的股东去增资。所以亚投行一个更大的作用就是融资,业务范围包括银行贷款、股权投资和担保等。这样能最大限度整合市场的资源来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私人资本的参与。更重要的是我们和其他金融机构一样,亚投行要求所有的项目要合法透明,要保护社会和环境的利益。
亚投行是中国倡议的,但它不是一家中国的银行,它是一家目前由57个成员共同拥有的国际金融机构。中方提出了亚投行的倡议,不仅有利于支持全球复苏,促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也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补充和完善国际现有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举动。所以事实是胜于雄辩的,当时中国为了促进区域的互联互通,甘愿为新机构拿出一半的资金,后来因为成员增多以后,又甘愿降低自身的股份,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大国的胸怀和诚意。我们的行长金先生面对这些质疑的时候,不卑不亢、虚怀若谷,展现的是一个新机构执掌者的胸怀和诚意。亚投行的贷款暂时不考虑中国申请的项目,我们也避免挤占他国的机会,这也是展现我们中国作为大股东的胸怀和诚意。
中国领导人发起的倡议成立亚投行,展示的是我们负责任大国的胸怀,承担更多的义务,不仅自己发展,还要考虑周边国家的发展。所以筹建过程当中,中国没有以老大自居,是表现公开、透明、包容的作风。中国政府为银行的创办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并给予了种种的便利。所以整个筹建的过程,就是国际社会逐步加深对中国倡议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
目前亚投行开局良好,世人有目共睹。大约两个月以前,亚投行迎来一个客人,是加拿大的财长摩尔诺,在亚投行和金立群行长共同宣布加拿大将申请加入亚投行。实际上,在这之前已经有约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排队等候加入亚投行。如果说亚投行在筹备的过程中有57个成员加入,表明了它对亚投行未来的信任和支持,(那么,)加拿大和30多个国家的申请要求,实际上是给亚投行开业以来所展现的治理和经营投了一份信任票。
亚投行诞生于21世纪,目标就是成为21世纪的高标准银行,它的治理理念是精简、廉洁、绿色。我们要将亚投行建成高效灵活、架构简单、运作方便的一个机构,而不是一个纯粹的官僚机构;同时要把所有的腐败排除在外。此外,亚投行的信贷政策也将遵循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有的项目概念、设计、执行都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亚投行的协定章程规定,银行应保证其从事的每一项业务都符合银行的业务和财务政策,包括针对环境和社会影响方面的政策。亚投行支持的项目必须是可持续、获得投资回报、环境友好和社会包容,这就对应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与社会的三个方面。
2015年9月,亚投行公布了环境和社会保障架构的草案。这个草案经过两个月利益相关方的磋商程序,在10月末结束,今年2月份亚投行采纳意见,公布了环境和社会保障架构的定稿。考虑到巴黎气候协议中控制全球升温两摄氏度目标,以及各国自动贡献方案的实现,亚投行在框架中提出了支持巴黎协定,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出的三大目标,即减缓适应气候变化以及调整资金流,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愿意通过融资帮助客户实现其国家自主贡献预案,也可通过融资来支持客户制定长期的温室气体减排的发展战略。就在几个星期以前,10月17号,亚投行又启动了能源战略第一阶段的公众意见征询,目的是形成亚投行的能源战略。第一轮意见征询以后,亚投行将在12月份向董事会提交草案,并公之于众,第二轮意见征集在2017年初开始。
除了我们自身的政策建设以外,亚投行和其他的银行合作。在整个过程中,亚投行得到了世行在制定环境保障政策的协助,与世行签署了联合投资协议,并表明在双方合作中采纳世行在采购环境和社会安全方面的保证政策。另外亚投行也与欧洲投资银行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大家知道欧洲投资银行是气候相关投资的全球最大的贷方之一,在绿色债券的发行上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在2015年去年对欧洲以外区域的气候变化项目的借贷占放贷总额的30%。通过跟欧洲投资银行的合作,我们可以借鉴它在气候融资上的一些经验,所以银行间的这些合作为亚投行提供了向同行学习的经验和机会,在实践现有的环境政策和社会政策、建立有效问责机制、弥补气候融资的缺口方面获得经验。
目前,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到银行业务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发展领域的一个共识,绿色金融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过去50多年,世行、亚行、国际金融公司这些多边发展银行都在制定实施并且更新一些环境和社会保障政策,确保资金流向与绿色、包容、可持续的需求。全球的资金并不短缺,但要将投资机会变成真正意义的投资需求,还需要强大的政府政策的支持。而多边发展银行,它通过提高项目的质量,降低风险,吸引私人资本进入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亚投行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政策将在运营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重要的是我们将确保所有的项目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标准。谢谢大家。
(根据孙元江先生10月25日论坛发言整理。)
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GE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