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涨!涨!它比楼市还疯狂
煤炭,这种沉寂已久的黑色矿物,近半年在沉默中爆发,迎来新一轮疯狂上涨。
来源:经济日报(ID:jjrbwx)
煤炭,这种沉寂已久的黑色矿物,近半年在沉默中爆发,迎来新一轮疯狂上涨。 10月31日发布的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6年三季度,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为94.7,比上季度上升0.9点,结束了连续9个季度的下降态势。涨!涨!涨!也成了这种黑色矿物的运行轨迹。而随着全国不少地方陆续进入冬季供暖期,此前上涨势头明显的煤炭价格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煤价频频“跳涨”究竟是为何?跟小编一探究竟。
如果把K线图拉长,这组数据足以让人吃惊:
2016年年初,焦炭价格最低点558元,11月1日飙升至1785元,涨幅超200%;焦煤期货年初盘面刚过500元,11月2日收于1304元,涨幅超200%;动力煤也从去年的300多元涨到10月26日的最高点661元。
时间拉回至2012年底,我国煤炭产业进入隆冬季。煤炭价格从850元/吨左右的高点开始“跌跌不休”。2015年最后一期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372元/吨,坑口煤更是卖出“白菜价”。连一些煤层条件好、开采技术先进、效益更好的煤矿,也濒临亏损或已经亏损。
今年,画风突转,煤价半年翻一番!
从无人问津到供不应求,这个黑色矿物到底经历了什么?
起初,各煤种涨价还算温和。但7、8月份开始,煤价突然大幅上涨。9月8日,发改委召开了“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启动工作会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作为授权代表和一些大型煤炭企业签订了自愿承担稳定市场调节总量任务协议,标志着煤炭分级增产响应机制正式启动,全国每日可增产30万吨。两周后,发改委再度宣布将启动煤炭一级响应机制,即煤炭每日增产量上调至50万吨,响应范围扩大至全国74座先进产能矿井。仅一周不到,发改委又召开保障冬季煤炭稳定供应的会议,并发布通知提出四季度可在276至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对应的煤矿猛增至1503处。
然而,“十一”长假过后,市场仍未感受到煤炭供应有明显增加。因煤价上涨过快,下游电力、钢铁企业纷纷向有关部门表达诉求,希望增加煤炭供应,稳定煤价。不少发电企业9月份已出现亏损。近日,更出现了钢厂向上游企业发信请求紧急支援冶金煤的事件。
煤炭价格快速上涨,在部分主产区,甚至出现了排队等煤的场景。煤价回升的“洪荒之力”从何而来?
小编简单梳理了一下,受发电企业冬储煤、运输需求阶段性上升、游资炒作等因素影响,煤炭价格出现过快上涨。
1.去产能政策
“煤价上涨,去产能政策是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说,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广大煤炭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积极推进去产能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发改委会同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相继提出了减量化生产、增减挂钩、发挥先进产能作用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煤炭行业生产、安全和经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整体好转。
对于社会上关于去产能导致煤炭供应不足的担忧,赵辰昕表示,目前煤炭领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障稳定供应。从长远来看,通过统筹推进去产能,兼并重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优化布局等重点工作,可以进一步减少无效供给,持续扩大有效供给,提高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有关部门积极鼓励并着力推进煤炭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的合同,建立长期稳定、诚信高效的合作关系,确保供需大盘的基本稳定。
2.市场调节
事实上,本轮煤炭价格上涨也有市场自身调节的因素。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公开报道中指出,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煤炭市场经历了一轮长达数年的大熊市。期间,广州港动力煤价格最大跌幅接近60%,而在大同、 鄂尔多斯等地煤炭价格跌幅超过75%。
林伯强表示,煤炭作为大宗商品,其定价往往会受到金融市场价格的影响,这意味着投机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快速影响煤炭价格。尽管投机者的存在有助于价格发现,但是过量投机资金的参与,则有可能造成非理性的价格预期以及预期的自我实现,从而形成市场价格泡沫。
3.需求影响
有专家认为,东北和内蒙的北部,已经进入供暖季,华北地区也即将启动,这本身是一个用煤高峰;而对于南方来说,虽没有集中供暖,但往往是电供暖,有的是空调,有的是电取暖器,也是一个用电的高峰。大概七成左右,又都是火力发电,所以对于大江南北,整个供暖季实际都是一个需求旺盛的阶段。
有财经记者分析,此轮煤炭价格的持续回升,也与国内市场需求的改善有关。从需求侧看,今年特别是进入夏季以来,一些短期的客观因素也对煤炭市场供应带来了困扰,比如,夏季以来电力等主要耗煤行业阶段性、季节性需求增长拉动。此外,个别地区雨涝天气也影响了煤炭的供给。
4.预计不足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认为,预计不足,准备工作不充分,或者反应滞后等等多种原因,导致现在一些局部性的供应紧张。比如贵州,贵州实际水电占很大的比重,今年贵州水比较少,水电的发电量就下来了,只能靠煤电来顶。贵州的小煤矿相对也比较多,可能也是在去产能关闭之内,导致贵州的煤炭供应相对于其它地区来讲,更紧张一些。
5.货币因素
宽松的货币环境给煤炭价格的回暖提供了比较好的外部环境。尤其煤炭价格经过几年的走低,本身存在反弹的需求,同时其他主要投资市场收益率不断走低也给资金进入煤炭等大宗商品市场创造了条件。
有专家认为,另外,十一期间,有20多个城市进行了史上最严的限购政策,资金的流动性有相当一部分被挡到了外头,会不会进入到煤炭市场?像煤炭的期货市场,包括近期A股整个煤炭板块的领涨,实际上和现货之间,也有一定的联动,这个资金面上,也会有一些正相关的效益。
6.运费影响
还有什么因素在支撑煤炭价格? 9月21日《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开始实施,以主流的六轴运煤车为例,以前能拉37吨煤,现在只能拉30吨左右,受此影响,司机的收入至少下降20%。因此,大量货车开始停运观望,直到运费上涨,流量才又有所恢复。
运费上涨,意味着煤炭成本增加,而更直接的问题是车辆的运力下降,使得煤炭的运输周期大为延长。中辉期货黑色产业首席分析师尹立功认为,实施超限政策的时候,市场煤炭的供应偏紧了一些。在偏紧的情况下,运力降低了意味着可供给终端的量降低,引发了下游的企业对于市场供应进展的情绪加剧,市场看涨的情绪更加强烈。
7.国际因素
相对于石油行业,我国的煤炭行业更加开放一些,国际煤炭市场的变化和国内更加贴合。近来除了国内因素以外,国际主要煤炭供应商减产或停产也是煤炭价格走高的重要因素。
力拓公司发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的煤矿生产量报告。这个煤炭产业巨头的产量在上半年同比下降了8%,而第二季度的产量同比下降了14%。
世界第五大能源公司法国道达尔宣布结束道达尔南非煤炭公司的煤矿经营和销售活动,并随之终止集团煤炭生产和销售业务。
全球矿业公司英美资源公司计划通过出售在澳四座煤矿的方式精简煤炭资产组合,以集中资本发展优先资产,加强公司业务。该公司CEO马克卡蒂芬尼表示,有计划完全退出煤炭业务。
除了上述煤炭生产公司采取壮士断腕的方式降低煤炭产能以外,在本次煤炭周期低谷中,还有为数众多的企业纷纷倒闭,这也让全球煤炭供应量进一步降低。
“价格非理性上涨不利于煤炭行业去产能和持续健康发展,也对下游行业的平稳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发改委在10月25日召开的发布会上透露,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截至10月14日,炼焦煤和冶金焦价格比年初分别上涨了507元/吨和849元/吨,涨幅分别为81.4%和126.2%,而同期钢价涨幅仅为36.1%。焦煤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将对钢铁企业形成较大的减利影响。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煤炭价格增长过快对煤炭下游企业,尤其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影响巨大。如果煤炭产量松动,供应量大幅增加后,煤炭价格趋于平稳的可能性较大。
对于煤炭价格短期上涨对民众生活可能造成的影响,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应对措施,召集重点煤炭企业研究做好煤炭去产能、保供应、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有关工作。
与此同时,铁路部门也已采取多项措施增加煤炭运力供应,并加强困难区段运输组织。数据显示,近期铁路和港口煤炭运输保持持续增长态势,9月全国铁路煤炭运量1.6亿吨,比8月份日均增长5.2%,同比增长3%;全国主要港口发运煤5323万吨,同比增长9.2%。未来,铁路煤炭运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强调,煤炭企业应理性对待价格,特别是重点煤炭企业,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在增供稳价中发挥表率带头作用;用户企业则要消除恐慌心理,避免盲目跟风进一步推高价格。同时,有关部门也将对串通涨价、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加大打击治理力度,维护煤炭市场正常秩序,促使供应稳定有序,满足冬季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用煤需要,为深入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平稳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近日,环渤海五个主要港口存煤达到约1500万吨,比前期低点大幅增长47.5%,达到正常水平;全国统调电厂煤炭库存突破1亿吨,比前期低点增长14%,可用23天,其中重点电厂存煤近6500万吨,比前期低点增长35.4%,可用21天。
“在此形势下,煤炭价格仍在继续上涨,这是脱离供需基本面的非理性上涨,不可持续。”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当前冬季煤价上涨空间或许已被预支,随着先进产能释放到位,以及中间商囤煤逐步投放市场,迎峰度冬期间市场有效供给必然大幅增加,价格上涨的支撑因素不再存在。“一旦偶发因素消退了,煤炭供给阶段性过剩和价格回落将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表示,煤炭市场并没有真正扩张,此前煤价过低使得三分之二煤炭企业亏损,煤炭行业整体上财务负担重。最近的煤价属于“惩罚性上涨”,不需过度恐慌。
从中长期看,随着能源消费强度的不断回落和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炭市场需求很难有绝对增长的空间,预计2020年煤炭消费量至多41亿吨,即使考虑去产能和减量化生产的因素,到时全国煤炭产能仍然有46亿吨左右,煤炭产能大于需求的基本面不会根本改变。
综合: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制图:卢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