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三年磨一剑”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早晨6时30分,承运国际知名时尚品牌服装的航班落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7时19分,服装入库理货;8时28分,开始进行海关入境申报;10时10分,服装通关出区进入中国国内。全程3小时40分钟,上海自贸区空运物流速度被再度刷新。
早晨6时30分,承运国际知名时尚品牌服装的航班落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7时19分,服装入库理货;8时28分,开始进行海关入境申报;10时10分,服装通关出区进入中国国内。全程3小时40分钟,上海自贸区空运物流速度被再度刷新。
刷新通关纪录的服装进口背后暗藏着制度创新的不少“门道”,而这仅仅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一个缩影,用宝钢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波的话来说:“上海自贸区的改革让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
上海自贸区即将届满3周年。3年来的“摸着石头过河”,刷新的不只是事务办理速度,还刷新着制度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宝钢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境内人民币现金池2005年就搭建完毕,现金池支持集团实现了境内人民币资金的统一归集、统一备付和统一运作,但如何打通境内外资金却始终是个困扰企业的难题。
不过,上海自贸区出台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政策终于让这一问题迎刃而解,“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就好比企业内部的经营性融资活动,根据自身需要在境内外非金融成员企业间进行跨境人民币资金的调剂。张波说,“利用此项政策,公司实现了浦东国贸和宝钢新加坡公司之间人民币资金的跨境双向归集,为实现资金的全球集中管理和运作创造了条件”。
受惠的还有美安康质量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安康),作为上海自贸区扩区后进驻的首家认证机构,其执行总裁斯榕坦言“很幸运”,因为有了“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之前并不具备进入中国市场资格的美安康不仅顺利进驻上海自贸区的金桥片区,入“沪”办理时间还大为缩短,仅用半个月就拿到了营业执照。
如果说三年前,上海自贸区的应运而生是国家战略,那么三年里,这片“试验田”内发生的变化就是顺应市场需求,所谓“缺什么、改什么、补什么”。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陆家嘴管理局局长王华告诉中新社记者,上海自贸区一直把企业痛点作为改革重点,贯彻“成为制度创新高地,绝不成为优惠政策洼地”的理念,“上海自贸区的核心优势是制度创新”。
比如为了配合推动金融创新业务落地,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自2015年以来,便以不同形式组织了30余场企业和机构交流会,力求全面了解企业对自贸区“金改”政策的诉求。“这其中就包括与中行、浦发、汇丰等银行的紧密合作,推动企业开设和运用FT帐户,促进区域内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与普华永道、安永华明、德勤、贝克麦坚时等机构的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金改政策的信息咨询,”王华说。
中国道教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传统道教观念中,“三”历来被认为是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三年磨一剑”的上海自贸区如今也正在经历着相同的质变过程。
而未来如何让更多的“不可能”变成“可能”,考验的不仅是改革者的智慧,正如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石良平对上海自贸区未来发展所期待的那样:“最重要的是不忘初心,用改革的方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采编自:中国新闻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