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鼓励引入中长期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今日在“2016丝绸之路金融论坛”上表示,将来在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将注重引入中长期资金。要研究通过扩大直接融资、开展PPP合作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今日在“2016丝绸之路金融论坛”上表示,将来在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将注重引入中长期资金。要研究通过扩大直接融资、开展PPP合作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9月21日,“2016丝绸之路金融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该论坛是中国——亚欧博览会主论坛体系下的品牌论坛,是中国人民银行主办的国际化论坛。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陈雨露在论坛上表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金融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完善体制机制,深化区域金融合作,不断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资金融通力度。
具体而言,一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推进金融创新,强化内外联动,加大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等战略性优先项目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多元化、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二是稳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2016年前8个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达8600亿元。
截至目前,人民银行与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央行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为1.4万亿元人民币;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3300亿元;在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推出人民币对泰铢、人民币对哈萨克斯坦坚戈的银行间市场区域货币交易,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三是推动与多边开发机构合作。中国于2016年1月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助推“一带一路”战略与欧洲投资计划等其他经济体的发展战略对接,便利与EBRD开展项目融资合作。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创新国际化的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这为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陈雨露称,建议关注和研究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问题。
第一是,深化区域金融合作。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及各种交流平台的作用,加强政策沟通协调,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深化货币合作,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给市场主体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同时要注重引入中长期资金。
大型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都比较长,要研究通过扩大直接融资、开展PPP合作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还有就是推动形成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工作格局。对于公共物品属性较强的项目,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独到作用。对于商业性项目,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国际惯例运作。
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有效合力;最后就是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目前,在中国的倡议下,绿色金融今年首次被纳入G20议程,并形成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在前不久闭幕的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发展绿色金融达成广泛共识,强调为支持环境可持续前提下的全球发展,有必要扩大绿色投融资。中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推广绿色金融领域的最佳实践经验,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能力建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