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市场电商平台的出路在哪里,将以何种方式收场?
汽车后市场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从2012年到至今,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从2012年2490亿开始,逐年递增约1000亿,至今达7660亿,预计2016年年底将接近8000亿,两年之后,这个市场的总容量将破万亿大关。
来源:亿欧网
汽车后市场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从2012年到至今,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从2012年2490亿开始,逐年递增约1000亿,至今达7660亿,预计2016年年底将接近8000亿,两年之后,这个市场的总容量将破万亿大关。
上面谈了很多的关于大数据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我们再来看一下,当下被热炒之后又进入冰河时代的汽车后市场电商领域,这是一个大数据应用不尽成熟但又无法不依托于大数据才能崛起的行业。汽车后市场这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从2012年到至今,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从2012年2490亿开始,逐年递增约1000亿,至今达7660亿,预计2016年年底将接近8000亿,两年之后,这个市场的总容量将轻松突破万亿大关。
这期间,市场形同于疯狂。从2009年开始,每年汽车后新成立的公司近乎成倍增长,到2014年达到顶峰,并在2016年出现大幅回落。截止2016年6月30日,2016年新成立公司数量还不及2015年的十分之一。2015年汽车后市场成立的创业公司共有362家,发生投资事件342起。这意味着,在2015年,此领域平均每天诞生一家公司,发生一次融资事件,速度惊人。平均每天会诞生1家公司,发生1次融资事件。
这期间投融资方面也很疯狂。2009-2016年6月国内汽车后领域融资事件共发生742起,其中2015年融资事件发生342起,为8年中的峰值,比2014年增加92%,却也在2016年首次出现下滑趋势,2016年上半年融资事件只有99起。2014-2016年3年间发生的投资事件数量进行统计后发现,国内汽车后融资事件80%以上都发生在早期,3年中天使轮及A轮项目共发生512起,而在后期依然能活下来的项目寥寥无几,甚至不足5%。D轮和E轮项目的总和只有9起,通过IPO退出的只有2家,分别是神州租车和一嗨租车。进入到D轮后所有企业中,只有神州专车最终在今年7月份挂牌新三板,其余的7家企业中,有3家已被并购,其中快的打车被滴滴并购、e代驾被神州专车并购、易到用车被乐视并购。
资本的疯狂让汽车后市场经历了一场热潮后,马上就迎来了冰河期。2015年下半年以来,确认倒闭的曾经融资成功的汽车后市场企业就有20多家,具业内人士估计汽车后市场O2O领域到2016年6月份截止,已经90%以上销声匿迹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16年以来两家已经融到B轮后的企业博湃养车和车风网相继倒闭。2016年4月5日,O2O洗车及养护平台博湃养车宣布破产倒闭,博湃曾在2015年初获得京东、易车1800万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六亿美元。京东的导流对博湃的扩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其不到一年便成为汽车养护行业的老大,然而极度的扩张和烧钱补贴让博湃迅速资金链断裂失去造血功能,不到一年便倒下了;2016年8月1日,汽车电商O2O平台“车风网”宣告倒闭,这曾是一家估值超过10亿的独角兽公司,而资金链断裂却也成为压倒车风网的最后一根稻草。
纵观汽车后市场领域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表现来看,汽车后市场产业的升级转型的最终落脚点无非要着眼于整个汽车零配件产业链的各类B2B商家,而汽车服务的所有环节都无法脱离线下,互联网能够改变的是线上的预约服务、汽车零部件适配、工时费用结算、网络投保等可以在线上操作的服务项目中的数据部分,剩下的保养、维修、换件、美容、洗车、定损实际操作的业务部分,仍旧是通过上门或者定点进行操作。所以说,汽车后市场是一个场景化被固化的服务行业,而非单纯的线上数据集合,其发展和颠覆的可能性也只有在大数据支撑下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无缝连接加协同来实现才是可能性最高的路径。
从产业链来看,当前中国汽车后服务市场基本可分七个大类:包括养护、维修、改装、二手车、汽车配件、相关电商及金融保险等。这七个大类其实可以再做细分,譬如养护就包括洗车、美容、改装及零配件更换等服务。七大类汽车服务商家可以分为汽车服务、车联网相关、及工具社区等三种类型,其中汽车服务类型的服务商家分类最细,这些个细分服务领域都诞生了很多优秀项目。当前而言,汽车服务类的众多商家正在由重向轻变化,开始由产业链低层向中间层过度,做“服务汽车服务商的”服务商。这一类商家无论是做平台的还是做垂直服务的,在信息化方面都在向“大数据”过渡。
因为商家们发现汽车后市场服务中的竞争不在于维修人员的多少,更需要的是对原厂配件、品牌配件、工时、维修信息等数据的适配,谁的数据最多、最全、最详细,谁就最有竞争力,这意味着能够给予全品牌全车型服务数据匹配。举个例子,比如机油滤清器(简称机滤)需要与上门的客户车型匹配,可原厂机滤很贵,一般的O2O公司都使用曼牌,那曼牌的哪款机滤适合这个客户的车型呢?这就需要用数据库来做匹配支持,汽车后市场配件服务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在数据获取上,有数据积累的商家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得信息,没有积累的则会与专业的数据库企业进行合作。整个产业链对大数据服务都有重度需求,配件通赔数据最终是要融入汽车后市场产业链的所有环节的。以此说汽车服务行业的竞争进入到了数据竞争时代一点不为过,特别是电商平台,最终拼的都是大数据,大数据也才是他们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说,掌握大数据者生,没有掌握大数据者都会死得很惨,这已经被无数个死去的O2O平台所验证,当然现在还在苟延残喘的也未必就掌握了大数据,只不过他们的钱还没烧光而已,但死是早一点迟一点的事情,而死却是必然的。
大数据能带给汽车后市场行业更多的在于商家对于用户以及业务的管理,这些数据具体到汽车后市场,则是对汽车后市场服务商家在沟通用户以及商业营销的综合性管理。尤其是车型、配件、品牌、保养等数据的灵活调取与应用方面,可以让商家近距离接触车主。甚至不用询问就能了解车主用车信息,可以进一步为车主提供一站式汽车服务解决方案,甚至于可以满足用户的前置需求而形成最为优势凸显的情景电商模式。所以,汽车后市场大数据尤其是配件通配数据,对于当前这个领域的商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大数据来适配车后服务,是整个汽车后市场行业在服务模式发生质变的原动力。
那么,汽车后市场需要那些具体的大数据呢?一个合格的数据服务提供商,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全品牌全车型全配件的数据信息,要有基于VIN的全车型全配件的通配架构,配件数据库包括:VIN码识别库、车型配置库、保养规则库、配件原厂件号品牌件号通配数据库等。当然,还必须具备与国内外汽车市场新车新和改款车型同步的数据库具有关联和同步的机制与能够同步的数据库结构。即时同步国内外零部件供应商的更新信息,能够保证最新车型的零部件填充数据库,达到同步更新的效果。而互联网化的API数据服务就算要通过SAAS模式,保证每一个与其合作的商家,都能通过API接口对接到并调取所需的数据库信息。这就如当下的地图制造商一样,作为最底层的应用,开放给全行业商家或者个人用户,汽车后市场大数据是基础设施应用,就如互联网之于网民,电力之于居民一样的道理。
如此规模是大数据库至少5年以上的数据库制作经验与积累,整个汽车后市场对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也正在产生更大量的数据,数据处理经验以及数据库制作经验尤为重要。从全品牌到全车款,海量的数据挖掘与匹配,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运营团队是不行的,这样的团队至少要百人以上,因为最基础的零配件数据就至少要有5000-6000万条数之多。
面对万亿级的汽车后市场,大数据优化将成关键中的关键。2015年被认为是汽车后市场格局重构元年。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有35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北上广深等10个城市则超过200万辆以上。然而,如此巨大的一块蛋糕,迄今为止却没有几家互联网上市公司出现。于是乎,汽车后市场开始迎来各方资本的青睐,业内预见,“互联网+汽车后市场”的大变革即将到来,而大数据、产品的地理属性和渠道的优化将成为胜负关键。
当下大家都知道汽车后市场是一块肥肉,抢滩登陆进来创业的很多,但是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很多人还没有解决,那就是即便找到痛点但其解决方案还是有问题,痛点不是卖点,能否成为卖点为未可知,比如上门维修,解决不了的是上门前的精准诊断,而通过车联网智能硬件OBD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OBD需要安装和数量优势才可以产生大数据,有了大数据才可以真正从底层颠覆修车的信息不对称的痛点。
从目前来看,汽车后市场领域的竞争是上来了,但还谈不上红海。大家集中在做汽配零件、汽车用品,还有就是汽车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首先要懂这个市场,没有比较深的理解,做的模式很难成功。不能只做线上,线下同样很重要。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提高效率、缩短流通环节从而解决行业痛点的项目,才能走得更远。
目前中国的平均车龄是3-4年,还不太需要保养,等到了6-7年时,汽车后市场会有一个非常高速的发展期。原来传统的汽配发展是有局限的,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来了之后,越早进入这个市场越好。但他们路径都走偏了,于是白白烧掉了资本的几千亿居然没有任何效果,冰河时代到来的唯一好处是,他们沉寂后会寻找新的征途。就如最近太多的车企都在搞新能源,但国内的所谓的新能源无非就是电动车,事实上这也是一个误区,其实更是在生产垃圾车,为骗补贴他们生产的车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真正能够让消费者使用,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研发和技术的突破,特别是电池技术的突破,事实上国内厂家多半都是使用的三星和LG等厂商的电池。再者即是电动车的未来不可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不可能像传统燃油车一样独立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的,未来的汽车市场的车型一定需要具备智能化、互联网化,乃至新能源驱动,缺一不可的,如果单纯仅仅只做新能源或者说只做电动车的话,都会死得很惨的,他们想通过电动车弯道超车的策略一定会出师未捷身先死。汽车后市场的电商平台也一样,只有具备大数据积累的企业或者平台才有抓住下一波时机的机会。
汽车维修厂在互联网上买配件,效率会更高、成本也会更低,体验当然也会更好,它所改变和优化的是一个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实际上,能够整合汽车后市场大数据的真正的平台,在业内并不多见。因为这首先是个苦力活,需要把先进技术和传统经验跨界融合。汽配行业很传统,产品分散、需求分散、商家分散,从业门槛也很低,但很难做大。
汽车后市场大数据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过程也是产品逐步升级、迭代的过程。互联网的出现,行业出现“巨无霸”有了可能。但行内人知道,B2B汽配电商平台第一步就是建数据库。市面上有13万种在售和停售车型,一辆车的常用配件有2000多个,不同年款、不同排量的车型配件又不同,算下来就有近6000万基础数据,更会有近2.6亿个匹配关系。建里这样的数据库工作量超级的巨大,但只有突破这个天花板,才能建立完全没门槛、不需要任何专业知识就能准确选购配件的电商平台,整个产业的质变才会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