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共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近日,东盟系列峰会在老挝万象召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建立对话关系已25年的中国与东盟站在了新起点上。
文/高洪艳 张凡 来源:外贸风向标
近日,东盟系列峰会在老挝万象召开,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召开,建立对话关系已25年的中国与东盟站在了新起点上。目前,中国已成为东盟国家各领域合作内容最丰富、成果最显著的对话伙伴。数据显示,中国东盟双方贸易额已经从1991年的79.6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4721.6亿美元,增长58倍。中国连续7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累计相互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
中国经验传递东盟
“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目前面临一些困难,需要吸引外资。中国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信息港建设等合作项目符合东盟一体化的需求,以此来弥补经济建设的短板。”刚刚访问马来西亚等国回国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就拿港口的改造和建设来说,马来西亚马六甲黄京港,中国公司投了300多亿马币,美国公司投资100多亿马币合作建设,通过新(加坡)吉(隆坡)高铁形成产业发展带;中国红豆集团投资西哈努克港,打造柬埔寨的深圳,并通过铁路通首都金边,形成经济走廓,帮柬整体脱贫致富。这些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延伸。”
能源开发也是中国东盟重点合作领域。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秘书长、中国社科院蓝迪国际智库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邢军告诉记者,开发性金融支持的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水电开发项目,以及产业园区建设和规划合作,是充分把开发性金融“融资、融商、融智”的优势结合在一起的典范,这个项目也将成为中老两国能源领域合作以及中国与东盟深化合作的标杆项目。
货币互换增强互信
货币互换合作也是目前中国与东盟在加速推进的领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央行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双边本币互换的总金额已达33257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了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等东盟国家。
“各国政府以本国货币换回人民币代表了他们对人民币国际信用的充分认可。”邢军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在于世界各国对人民币作为储备结算货币的认可,更在于中国经济承受离岸市场人民币交易带来的人民币升值贬值压力的意愿与能力。
虽然目前中国与东盟在货币互换合作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比如,中国与东盟各国货币互换双边协议的法律约束力存在缺陷,双边协议群的协调性有待提高,货币互换的监管主体和被监管主体由于重合易出现监管盲区等。针对这些问题,邢军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解决:首先应当建立有效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其次是要保障资金融通,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再其次是要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投资的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最后是要增强中国东盟货币互换合作机制的多样性、灵活性、务实性。RCEP示范引领
“中国和东盟应该采取更加积极合作的态度,建立更牢固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关系,开展丰富的双边或者多边的外交活动,以此提高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的程度。”邢军说。
制约中国与东盟投资发展的因素可能来自于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比如,东盟地区国家、民族、宗教问题突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对中国期待不一样,个别国家与中国有领土主权争议等。但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仍面临重要机遇,那就是中国积极支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如果RCEP谈判成功,不仅会促进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投资快速发展,也会对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起到非常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更有助于世界经济走出低迷的状态。”王义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