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趋势分析与模式设计
据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50亿元,增速超过16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将突破千亿元。
来源:融途网
据数据统计,2013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达到60亿元,2014年交易规模突破150亿元,增速超过160%,预计2017年整体市场将突破千亿元。由此可见,消费金融将是下一个激烈的战场。那么,消费金融有哪些发展趋势,其模式设计又有哪些关键要素?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以及分析
2013年中国GDP总量达到57万亿,未来五年仍然保持7%左右的增速。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总支出过去五年保持14%的年均搞增长,预计未来五年将保持12%的增长,2008年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接近50%。
2014年消费信贷占GDP的规模,美国为19%,中国仅为5%,预测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到40万亿。
消费金融产业链地图
过去,我们的消费需求方到消费供给方,主要通过现金、银行卡、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方式完成,现在可以在银行、P2P平台、消费金融公司、小额信贷公司、电商消费金融公司上提出申请,通过审批后完成支付。
消费金融市场现状
过去传统金融机构体量大、资金成本低,偏好单户规模大的对公信贷业务,这样的业务拓展成本低、效率要求不高,IT技术不复杂,营销成本与团队数量可控。
而现在创新型普惠金融机构资金成本高,无政策保护,对于竞争激励的买方市场,不具备获客竞争力,单户拓展成本高,高度依赖IT技术,营销团队数量大。
目前,消费金融主要有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系两块在运营。
消费金融公司一般由银行牵头切入,具备金融牌照。
互联网金融系主要由民营银行和互联网公司组成,以现金贷或是特定场景切入进入市场。
消费金融模式设计的关键要素
银行在做消费借贷的时候会以原有的客户、潜在客户为主,以客户在银行的存款、网银操作情况进行授信。这样的借款人在央行有比较好的征信记录,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车贷、房贷的主要贷款人,信用卡金银卡住,银行主要目标客户群。
但是这部分人并不是银行信用卡利润的贡献者。另外一部分人群,收入有一定的波动,部分在央行有征信记录,才是信用卡中心利息的主要贡献者,他们能承受的贷款利率为18%—25%。
只有根据自己公司的受众进行分析,才能做出适合的风险策略。
消费金融的业务形态分析
消费金融的业务,向总认为主要分为基于场景的和不基于场景的,也分为线上和线下的。
目前,基于场景的消费金融已经由BAT、电商平台垄断了场景资源,目前主要拼产品体验。
而基于场景的线下消费金融业务拼的主要是消费体系的搭建,运营管理能力和效率,业务快速拓展于复制能力,寻找更多的场景合作伙伴。
不基于场景的线下和线下消费金融业务主要面临用户要求和运营成本的问题。
精彩问答:
Q:您怎么看汽车消费信贷市场,风控设计有什么建议?
A: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已经算是一个红海的市场,从一手车的信贷市场到二手车的抵质押信贷市场,利润点可能已经由催收覆盖了。向总认为不要过多的看中质押品,而是从车贷和大人信贷结合的方式来做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把市场做活。
Q:各家机构的风险策略、审批策略等都有哪些异同,调整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
A:这个范围有点大,主要还是要做的是哪方面的产品。最初,大部分机构的风险策略、审批策略比较相思,但是随着数据的增加、违约率的变化,每个机构都会进行响应的策略调整。
Q:对目前信贷风险评分系统的现状怎么看?以及未来趋势?
A:信贷风险评分系统,目前美国的市场做得比国内要发达。银行一直以专家法为切入在做信贷评分的业务,但由于国内的数据积累还不够,所以不是特别完善。未来随着规模越来越完善,信贷风险评分系统肯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