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交行、平安、中信等银行大佬谈不良贷款:拐点何时来?

2016-08-28 21:56 855

随着半年报出炉,对于银行不良贷款的趋势,各位银行大佬的表态值得体会。轻金融整理了建行、交行、平安、中信等银行大佬关于不良贷款的判断。核心要点如下:

随着半年报出炉,对于银行不良贷款的趋势,各位银行大佬的表态值得体会。轻金融整理了建行、交行、平安、中信等银行大佬关于不良贷款的判断。核心要点如下:


1、建行首席风险官曾俭华:未来几年,不良资产仍会高位运行,但最差情况在去年年底结束了,建行新暴露的不良情况已经见底;


2、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现在不好下拐点的结论,但是从趋势上看,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整个银行业经营出现的风险事件告诉我们,不良资产控制压力和银行资产损失的现象,可能还需经过一段时期检验;


3、交行行长彭纯:目前,资产价值依旧处于下降通道中,外部严峻的形势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带来了极大挑战,不良率逐渐“趋稳”,这一周期至少还要持续2年以上;


4、平安银行行长邵平:现在判断中国经济触底和不良率见顶的时间可能还为时尚早。


文/轻金融(ID:Qjinrong)综合整理


1建行首席风险官:最差情况已经结束 不良贷款增速放缓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杨洋


8月26日下午,建行在京召开2016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发布会。建行董事长王洪章在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以来,建行不良贷款的趋势越来越好,新暴露的不良贷款也在逐月下降。”


根据此前一天建行发布的业绩报告,2016年上半年,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63%。记者对比后发现,这一数据与今年一季度持平,与去年年末相比,也仅上升0.05个百分点。


除市场较为关注的不良贷款情况外,在本次发布会上,针对房贷政策、理财业务、信贷结构调整等热点话题,建行也一一做出了回应。


最差情况已经结束


“未来几年,不良资产仍会高位运行,但最差情况在去年年底结束了,建行新暴露的不良情况已经见底。”建行首席风险官曾俭华表示,“建行今年的资产质量要好于去年。”


记者注意到,去年年末,建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59.80亿元,较上年增加528.0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8%,较上年上升0.39个百分点。这也是继2014年后,建行不良贷款率再次突破1%,增幅也较上年有大幅增加。


建行将不良贷款情况的好转归因于严格的风险管理控制及信贷结构调整。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建行继续积极顺应去库存要求,努力加强信贷全流程管控能力。建立综合授信评审和信用审批差别化机制,细化客户信用评级,做实综合授信重检和年度审查,加快金融市场、同业、资产管理三大直营中心的风险管控机制建设,提升风险管控能力。综合运用现金回收、盘活上迁、呆账核销、批量转让等多种处置手段,优化处置结构,提升处置效益。


王洪章介绍道,从2012年开始,建行在不良贷款的管理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说每年都要进行两到三次信贷资产核查,通过周而复始的核查,对不良贷款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他同时还认为,信贷结构调整是建行降低不良贷款最主要的因素。这种结构调整在今年下半年及明年会持续地进行下去。


不过建行也强调,不良贷款仍将高位运行。曾俭华解释说,一是我国经济向深度拓展,会暴露出很多问题;二是去产能、去库存对资产质量也会产生影响;三是经济尚不稳定,对宏观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个人住房贷款投放快速增长


住房按揭贷款位居国内同业之首的建行,今年上半年的住房贷款投放成绩单依然“亮眼”。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建行个人住房贷款新增超4000亿元,增幅也接近15%。对此,王洪章表示,建行是目前中国银行业个人按揭贷款最多的商业银行,这一趋势还会保持下去。


对于增幅较大的原因,建行给出的答案是去库存。“我们有条件也有责任、有义务为去库存做贡献。”王洪章说,“为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下半年建行还将继续在房地产去库存方面做出应有贡献。”同时,他也提到,现在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建成的房屋销售困难。因此该行下一步的重点工作还包括研究如何在盘活房地产方面发挥作用。


对于如何解决低收入群体的购房资金缺乏问题,建行也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王洪章说,现在相当一部分缺少住房的人实则是低收入人群,除了推广住房按揭贷款之外,该行也会加快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发展,同时通过中德住房储蓄银行特殊的住房储蓄政策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低利息的住房按揭贷款。通过这些措施,中央关于房地产去库存政策会得到很好的实现,建行会继续在这方面作出贡献。下半年该行还会大力发展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对于住房储蓄模式,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困难市民的住房问题,而且在新型城镇化转移人口、区域一体化外来职工、中心城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


理财业务面临更严格监管


此前有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对理财业务形成了新的征求意见稿,建行对此予以确认,并表示相关工作正在研究中。


王洪章认为,需要注意几方面问题:一是对于非标的比例一定要严重控制,不能超过监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条件;二是要分类管理;三是禁止期限错配;四是要降低杠杆率,设定一些指标。


他提到,银行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问题确实比较严重。如现在发行的一个月、三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对应的非标资产很多是在三个月和半年以上。所以该行下一步在理财产品的发行上会进一步加大开放式或者是半开放式和无到期日产品的推广和营销,使期限更加合理,禁止期限错配。


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政策的出台意味着理财业务的管理将愈发严格。对此,建行表示,会严格地按照监管部门的相关要求,严格理财产品管理,把理财业务进一步规范做实。


2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不良资产控制压力拐点未现

来源:新浪财经,标题为轻金融所修改


中信银行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实现归属本行股东的净利润236亿元,同比增长4.49%;拨备前利润551.65亿元,同比增长17.85%。中信银行行长孙德顺今日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为了更好应对和化解不良,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收益,中信银行宁可少增长、慢增长,也不可不增长。如果我们效益不增长的话,不管是存量的问题,还是突发的一些问题,我们就无法消化。这样也对不起股东,对不起投资者。


孙德顺表示,“为了更好应对和化解存贷不良,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收益。中信银行宁可少增长、慢增长,也不可不增长,尤其是效益。如果我们效益不增长的话,不管是存量的问题,还是突发的一些问题,我们就无法消化。这样也对不起股东,对不起投资者。”


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中信银行不良一升一降,不良贷款余额38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7亿元;不良率为1.4%,下降0.03个百分点,上半年计提拨备了238.8亿元。孙德顺对此表示,从2013年以来,中信银行是比较早地在同业暴露不良资产,针对不良的出现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的力度,调整信贷的投向。现在确定了新的投向为“三大一高” (大行业、大客户、大项目、高端客户为主体的客户营销体系),加强风险文化建设。2013年中信银行主动暴露不良以后,当时可能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去年开始,同业也在加快暴露不良。


孙德顺介绍说,中信银行则从行业指导、行业投向以及风险偏好上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批发零售业贷款的占比在下降,这一块也是产生不良贷款的主要行业。也是这次整个经济发展放缓 以后,或者经济转型当中对批发零售业带来的巨大压力。


二是对制造业进行投放调整,传统制造业或低端制造业在转型过程当中必然被淘汰。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低迷需求的状态,批发零售的增长也会受到影响,盈利能力也在下降,所以这个行业出现不良也是正常的。所以中信银行投放一些“三大一高”的行业,遏制了不良的新增。


三是加大对区域不良的控制。长江三角洲、环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两块的不良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在的趋势是不良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递增。但是我们欠发达地区贷款的投放总量还是比较少的,所以压力不大。


对于中国银行业是否现在不良到了一个拐点?孙德顺认为,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增加,都是随着整个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实体经济好了,我们整体银行资产质量也会好。如果僵尸企业都除清了,可能银行不良贷款就到底了。现在不好下拐点的结论,现在还是不好回答。但是从趋势上看,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整个银行业经营出现的风险事件告诉我们,不良资产控制压力和银行资产损失的现象,可能还需经过一段时期检验。”


在回答关于百姓银行审批进展的提问时孙德顺表示,“百信银行这个事是大家一直特别关注的。一方面我们要适应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法律法规也得能支持我们。目前,监管部门已正式受理百信银行的直销银行独立法人试点申请,我行正按照监管要求推进各项工作。最近我也去了一趟监管部门,从目前的反映来看,各方还是支持的。一个牌照的取得,不像一个简单的企业牌照,是一个金融牌照的取得,又是一种新型的银行,可能还要经过一个过程,但是我相信很快就能有结果。”


针对中信银行票据业务的调整,中信银行副行长张强在发布会介绍说,“今年中国票据市场出现了很多操作风险,以及相应的市场风险。主要的原因,我认为票据作为商业银行的一个主要的业务品种,它一直是线下交易,没有一个统一的市场,产品控制环节以及授信环节容易出现风险。央行正在组织商业银行,大概十多家,在上海要建一个中国票据交易市场。建这个市场以后,交易能够在大的市场和交易平台上进行,同时纸票将逐步过渡到电票。”


张强表示,“电票现在在中国整个票据市场上占比才有30%,中信银行在整个票据集中性管理以后,电票占比达到了80%,在业内是最高的。根据今年的市场情况,我们认为票据业务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就是集中化管理。今年中信银行分为五个区域,这五个区域涵盖了五个主要的经济区,在这些区域建立分中心,把票据的交易实施集中管理,原来都是分散在所有的分行,容易出现操作风险,这会对全行票据管理是一个非常大的提升。票据业务发展方面,我们也是坚持交易对手的管理,白名单制的管理,对一些资质不好的商业银行,地域级的农村商业银行,我们对票据的转入采取非常严格的手段。今年的运作来看,我们是商业银行中比较早进行集中性管理的。对票据资产也做了自查,票据业务多的时候,大概是9500亿。从目前来看,自查是没有什么存量风险。增量的话,我们也做了集约管理,我们相信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票据资产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有序发展的。”


半年报数据同时显示,中信银行上半年住房按揭贷款增长近30%,董秘王康在发布会上就此表示,“中信银行对个人住房按揭业务是优先支持、优先发展,但是有一定的标准。比如说对楼盘选择,我们有白名单,优先选择一些价位比较合理的,配套良好的楼盘。对资质评级比较高的开发商优先选择,对于一些区域分布,北上广一线的城市,价格相对比较稳定,增长潜力比较大。当然有我行开发贷的楼盘,也是优先考虑的。支持业务发展,但同时确保风险可控。”


3交通银行行长彭纯:不良率“趋稳”周期至少持续2年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陈齐乐,标题为轻金融所修改


8月25日晚间,交通银行发布2016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该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33.39亿元,同比增长6.84%;实现利润总额484.97亿元,同比微增0.43%。其资产总额达到79563.22亿元,同比增长11.19%。不良贷款余额为613.64亿元,较2015年底增加51.58亿元;不良贷款率1.54%,较2015年底上升0.03%。


交行行长彭纯指出,目前,资产价值依旧处于下降通道中,外部严峻的形势给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带来了极大挑战,不良率逐渐“趋稳”,这一周期至少还要持续2年以上,交行将继续加大风险管控力度。


该行首席风险官杨东平表示,2013至2014年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主要产生于江浙地区,集中于钢贸等行业。“目前,不良贷款率虽然‘趋稳’,但说‘见底’还言之尚早。这是因为金融行业的坏账风险是有内在逻辑的,是多年累积起来的,且有相互传导性。所以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的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消除是不可能的。降低全行业不良贷款率需要时间。”


他同时指出,银行的不良贷款既与行业政策、改革措施这些大背景有关,也和商业银行自身的对策有关。“行业政策和改革措施发挥实效需要时间,非一朝一夕之功。交行上半年不良率呈现上升,但从金额和比例来看,其幅度较小,证明交行的风险管控有力有效。”


同时,他还坦言,就行业和地区而言,不良贷款的分布有一些新的变化,江浙地区依然是不良贷款爆发的主要地区,该地区由于小微企业集中,风险的源头主要还是来自小微企业。杨东平介绍,对公业务和个人业务表现尚称平稳,在江浙地区以外,不良贷款没有形成大面积、区域性的传导;但在山东、天津、福建这几个地区则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交行共处置不良贷款360亿元,同比增加236亿元,回收现金200亿元,核销94亿元。下半年,交行将继续加强风险管控。”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交行实现利润总额484.97亿元,同比增加2.08亿元,增幅仅0.43%。利润增速放缓的原因主要来自利息净收入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增加。报告期内,该行利息净收入681.48亿元,同比减少29.11亿元;资产减值损失151.68亿元,同比增加31.23亿元。但另一方面,该行中间业务增速较快。报告期内,其实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09.64亿元,同比增加15.78亿元,增幅为8.14%,对利润有较大贡献。


此外,今年上半年,交行加大了对个人存贷款业务的开拓力度。报告期内,该行住房按揭贷款余额达到6877.11亿元,较2015年底增加833.54亿元,增幅达13.79%。


针对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住房贷款迅猛增长的现象,杨东平认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实体经济的某些领域将出现困难,与过去相比,高货币投放、高投资、高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难以为继,目前的经济走势证明了市场规律在发挥作用,因此相比于某些银行热衷的公共设施、政策项目,交行更看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


“从安全性、抵押率,综合交行对房地产市场未来走势的判断,我们觉得这一块业务仍然是比较安全的。”杨东平说。事实上,只要银行有清晰的客户定位、市场定位,并在放贷政策上把好关,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将给银行带来可观的收益。


不过杨东平也指出由于个人按揭贷款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性非常密切,所以交行的开发贷主要定位在一二线城市,且将严格执行信贷标准,以控制风险。“下半年,交行将继续大力开拓这一业务领域。”


4平安银行行长邵平:判断不良贷款何时见顶或为时尚早

来源:中国证券网


平安银行行长邵平7月份在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表示,根据权威人士判断,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L”型的发展阶段,对银行人来讲,可以说现在进入了“焦虑时刻”,最为严重的是,银行新增信贷面临“资产荒”,原来风险较小的国企债务、地方政府担保的信用债也开始爆发风险,新增资产缺乏“安全区”,银行腹背受敌,银行业员工的离职潮恐怕来源于此。


平安银行行长邵平今日在2016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表示,根据权威人士判断,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L”型的发展阶段,对银行人来讲,可以说现在进入了“焦虑时刻”,最为严重的是,银行新增信贷面临“资产荒”,原来风险较小的国企债务、地方政府担保的信用债也开始爆发风险,新增资产缺乏“安全区”,银行腹背受敌,银行业员工的离职潮恐怕来源于此。


邵平说,银行业利润增速从2011年的36.34%锐减到2015年的2.43%,呈现断崖式下跌,今年1季度虽然有所回升,但也不排除季度调节的偶然性因素。


“从30%多的高增长到接近零增长,银行业只用了短短的四年时间,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变化。”邵平说。


而比利润增速下滑更为严酷的现实是,商业银行不良率的攀升。邵平说,从2013年3季度开始,银行告别了过去多年不良的“双降”态势,不良率和不良额大幅回升。今年一季度,行业不良率上升到1.75%的水平,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到4.01%,拨备覆盖率下滑到175.03%。


鉴于全球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汇率风险的相互交织,索罗斯也放言:基于他60年的经验,金融危机再一次慢慢展开。英国脱欧及其引起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也让整个世界错愕不已,因此,邵平认为现在判断中国经济触底和不良率见顶的时间可能还为时尚早。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 45节精品课,全景解读供应链金融科技风控与数据风控的深度剖析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08.29 17:33
  • 共 45 课时

火热 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平安银行成功发行首笔绿色跨境银团贷款

2024-01-29 14:23
164326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来了,“中国华融”成历史

2024-01-29 13:54
137491

中信银行“一站式”服务 助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

2024-01-08 18:06
191713

互联网与平台化:中信银行引领外贸服务的转型

2024-01-05 17:36
245946

新时代外贸:中信银行跨境金融服务体系的 创新与升级

2024-01-02 18:28
294038

中信银行:外贸新业态创新服务体系 引领跨境数字金融服务新潮流

2023-12-29 17:44
374501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