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在商业银行的应用前景展望
文章作者:王雅娟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文章作者:王雅娟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6期
随着区块链概念升温,区块链成为热门的研究领域,更得到了风投的“垂青”。2012-2015年,全球对区块链领域的风险投资从200万美元增加至4.69亿美元,增长超过200倍,累计投资额已达10 亿美元左右。其中,生产了第一台能挖矿家用电脑的硬件生产商21 Inc,迄今累计已获得1.21亿美元的投资。风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智能合约、证券交易结算、身份证明、分布式记账、电子商务、数据API以及区块链基础设施等领域。
在实际应用领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验正在加速开展。例如,摩根大通、高盛等42 家国际顶级金融机构组成了国际最大的区块链联盟R3 CEV,并与微软合作,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源、通用共享账簿的区块链联盟;Linux基金会联合全球超过40家金融、科技及区块链技术团队启动超级账本项目Hyperledger,旨在构建一个企业级的开源分布式账本框架,使开发者能够根据特定行业需求打造应用平台和硬件系统;支付网络Ripple利用区块链节约了跨境货币支付42%的成本,未来可能威胁到SWIFT的地位;纳斯达克推出区块链平台Nasdaq Linq,通过此平台发股的发行者将享有数字化所有权。
透明、开源、可跟踪、去信任,这些特点使得区块链作为基础设施具有“百搭性”。可以想象,未来的区块链技术如同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一样,可以在诸多行业前面贴上“区块链+”的标签。据《BLUEPRINT FOR A NEW ECONOMY》所述,未来,区块链将在三个层面有所应用:
第一个层面是“货币”
即把简单的货币变为可编程货币(programable money),构建一种全新的、更安全、更便捷的去中心化数字支付系统,例如比特币、以太币、瑞波币等。未来,数字货币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来自监管,目前,国际各界对比特币的态度不一,美国、意大利、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对比特币持较为积极的态度,而印度尼西亚、法国、英国等国对比特币持中立或否定态度。
第二个层面是“合约”
即引入“智能合约”的概念,使得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拓展至金融等领域,用区块链的程序语言来订立合同和表达逻辑,由计算机来判断合同的结果,并在区块链上自动执行合同、自动交割,把需要人工介入的合同变成完全自动化、智能无歧义的合同,用于股权、债权和产权的登记、转让,金融合约的交易、执行等,实现可编程的金融。例如,德勤目前正推广区块链在审计领域的应用,他们认为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所有财务数据的完整性、永久性和不可更改性,帮助审计师实现实时审计,提高审计效率。
第三个层面是“治理”
即,把区块链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实现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一切交易,包括医疗、选举、司法、通信、物联网等的“区块链化”,构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可编程社会。例如,利用区块链匿名、不可篡改的特点构建真正匿名、公正的智能投票系统,BTC公司就研发出了这种投票机,并有望将来在美国大选上使用。Factom公司利用区块链技术维护一个永久的、不可更改的、基于时间戳记录的区块链数据网络,并让人们把数据、信息、指纹等保存在分布式的比特币区块链上,据此提供公证、认证等服务。在医疗方面,区块链还将被用于对病历、基因、鉴定结果等的匿名化永久化保存。
联盟链和私有链将是商业银行应用区块链的主要形式。
目前区块链可分为公有链、私有链、联盟链和侧链四种应用形态。公有链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共识机制形成中的区块链组织架构,是真正的去中心化,比特币是典型的公有链。联盟链是一种多中心化系统,参与主体和确认交易的节点都预先设定,交易通过共识机制确认,R3 CEV就是典型的联盟链。私有链是一种中心化系统,由中心控制者指定可以参与的成员和进行交易验证的成员,仅对特定主体内部开放。侧链是主区块链之外的另一个区块链,锚定主区块链中的某一个节点,通过主链上强大的计算力来维护侧链的真实性。目前,商业银行由于对安全性和隐私性要求很高,将主要使用联盟链和私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