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银行资管大佬:银行理财引领大资管格局!

2016-07-12 14:11698

7月9日,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主办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6北京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供给侧改革与财富管理市场谋变”。作为专注于银行资管的公众号——Bank资管汇总了会议中各家银行资管老总们的发言,包括:

来源:Bank资管综合和讯网、新浪财经网 


7月9日,由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主办的“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6北京年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供给侧改革与财富管理市场谋变”。作为专注于银行资管的公众号——Bank资管汇总了会议中各家银行资管老总们的发言,包括:

1、中信银行首席投资官  马续田
2、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杨治宇
3、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童文涛
4、中国农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  彭向东
5、兴业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顾卫平
6、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  杨德行

[1]中信银行首席投资官马续田:银行资管转型突围应提升六大基本能力

新浪财经讯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16北京年会”于7月9日在北京举行。中信银行首席投资官马续田出席并演讲。

对于新常态下资管机构如何突围,马续田认为要以专业能力的提升寻找“突围之路”,他总结出了六大基本能力,分别是:

第一,大类资产配置的能力。国际上主流的资产配置的方式方法很成熟,但是对国内的资管来说,特别对银行资管来说,这样的技术和工具应用还有所欠缺,比如资产配置里面战略资产包括哪些、核心资产包括哪些、在核心资产之外的“卫星资产”都有哪些,都需要很好的研究和探索。在大类资产配置过程中,资产的错配怎么做、杠杆率的安排、行业的轮动怎么安排,都是非常核心的专业技术,下一步在这个方面应该提升专业能力。

第二,对宏观政策和市场走势的研判能力。今年二季度以来,无论是利率债和信用债都出现了突发收益率上升的趋势,很多机构对这个趋势心存怀疑。从6月份、7月份以来,收益率在迅速回落,如果二季度市场研判能做好的话,把利率债和信用债的投资机会抓住,是一个很好的收获。

第三,组合基金的投资能力。马续田说:“我一直反对‘委外’(银行理财资金委托外部投资)这个提法,说白了就是一个组合投资的管理的能力,通常讲通过MOM和FOM的方式,找到这种风格的互补,找到投资策略的候补,最后建立一个非常适合综合投资的组合方案,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专业化的委外。”

第四,信用分析和风险评估能力。目前债券市场违约事件已经成为常态化,怎么对债券各个品种进行深入的行业分析,对公司进行分析,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分析师的团队来做。有些债券被错杀了,价格从100降到80、50了,这里面实际有淘金的机会,从错杀的债券里挑出好的机会,也需要行业分析和信用分析的能力。所以,规避风险,寻找投资价值,都需要信用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第五,投行化的投资能力。国际的一些大的资管机构,有一部分配置要做投行化配置,对一些股权的评投和跟投,通过股权的升值获得较高的回报。另外,还有资产证券化的淘金机会,比如不良资产的证券化淘金的机会,不良资产证券化甚至还有“ABS”的四级,一般的机构是不敢拿的,如果有投行的能力、有行业分析能力、有公司的分析能力、有资本市场运作的手段,是可以把这种投行化的能力转化为最后投资的收益。   

最后,全面风险能力。现在风险太多了,信用风险、市场波动的风险、各种新的工具里面潜在的风险。去年以来的市场的波动,“黑天鹅”事件本来一年出现一次就感觉到惊奇了,但是“黑天鹅”事件接二连三的发生真的防不胜防。风险管理始终是第一要务,要把风险的底线控制作为投资最重要的任务。守住风险底线,不发生大的损失,是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

马续田表示,资产管理行业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个马拉松,是一场新的长征,在这个过程中谁能走得稳、走得远、走得长,才能真正实现突围。

名词解释:

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

FoF(Fund of Fund)是一种专门投资于其他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FoF并不直接投资股票或债券,其投资范围仅限于其他基金,通过持有其他证券投资基金而间接持有股票、债券等证券资产,它是结合基金产品创新和销售渠道创新的基金新品种。

MOM(Manager Of Managers,管理人的管理人基金),是指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不直接管理基金投资,而是将基金资产委托给其他的一些基金经理来进行管理,直接授予他们投资决策权限,MOM本身的基金经理仅负责挑选和跟踪监督受委托基金经理的表现,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更换。

[2]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杨杨治宇: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率不足8%

盘活存量资产这个课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作为银行资管来讲,我们更多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市场的机会和风险。下一步证券化市场的机会,我感觉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机会,尤其是对以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资产的ABS,现在住房抵押贷款的余额已经有17万多亿人民币,但是证券化率是很低的,可能不到8%,在国际市场,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率达到87%、欧洲达到65%、日本达到89%,为什么这一块资产证券化率是比较高的呢?对于资产证券化来讲,核心的东西是未来的现金流一定要比较稳定、可预期,因为住房贷款的单笔规模比较小,比较分散,现金流的测算,违约率的估计是比较明确的,所以这一块对于投资者来讲是比较偏好的。

第二,涉及到一些以政府有现金流的项目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政府的项目有些服务公益设施的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有一些在经营方面的护城河,现金流比较稳定,资产质量也比较稳定,所以这一块是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一大空间。

第三,说到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这个需求是很大的,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讲,尤其是对于银行理财为代表的投资者,我们的需求更多的对于优先级的投资,需要在交易结构、优先利后的分层方面做很多工作,优先级投资有很好保护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参与投资。

[3]建设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童文涛:不良上升逼迫银行打包出售优良不良资产包

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的题目是“证券化”,还有一个大的题是“供给侧改革和财富管理”。供给侧和财富管理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叫供给侧改革?其实它具体的表现形式,宏观一点说是经济转型发展,服务实体经济,更具体的表现就是“三去一补一降”,跟银行有关系的是什么?就是降杠杆。我们日常工作中具体操作的降杠杆,跟我们这个话题有关系的,降杠杆就是债转股,债权转成股权,杠杆降下来了。企业资产证券化也可以把杠杆降下来。不管是债转股还是证券化,最后谁来买?谁来投资?是卖给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还是银行的理财资金,从去年以来,银行的理财资金其实是呈现爆发式增长,去年是23万亿,上半年应该过30万亿了,这些庞大的资金都是个人投资者依托银行的信用,觉得银行买理财刚性兑付没风险,把这个钱借给我们,我们再去做投资,再去获取利差,获取我们在固定收益以外的回报,债转股也好,证券化也好,在没有专业知识的个人投资者面前我们必须要把这个做好,这可能就是我们今天大的课题,供给侧改革、财富管理、存量资产还有证券化。因为原来题目中讲到两个,一个是债转股,大家都很清楚,三个月前,这个话题非常热门,甚至理论界、学术界争论也有很多,再成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再次剥离,再次去救僵尸企业或者是说再次去把那些可能属于产能过剩的继续盘活或者救活,这些思路可能原来都是一些行政化的手段,现在大家可以说基本达成共识,行政化手段不行,必须采用市场化手段。


证券化跟我们理财有什么关系,跟财富管理有什么关系,就是用财富基金去投证券化。证券化是挺热门的话题,大家也在不断的尝试。这么多年做下来,其实证券化的比例并不高,刚才王总说今年就是2000多亿,自从有证券化以来,大概也就发行了1300多亿,现在余额有8000多亿,其中银行证券化55%,企业证券化大概45%,大概就是这个比例,就是几千亿的证券化的总量。现在银行的理财基金几十万亿,我们全来买证券化也买不了多少东西,像我们建设银行资产马上就要直奔两万亿的理财,证券化比例其实很小,对财富管理来说目前还不属于大类资产的配置。


讲讲建设银行的证券化还有下一阶段的想法。即使说几大国有银行证券化比例都不算太高,可能国开行会高一些。2005年我们就开始试点证券化了,当时是个人类贷款的证券化,2007年大概发行了70几亿,这两年又做了大概170几亿,全都是个人贷款类的证券化,比较好操作,其中2008年的时候有一单发了几个亿不良资产证券化,2010年全部都已经到期回收了,比例其实很小,原因有很多。首先从银行角度来看,它对证券化本身兴趣不是太大,特别是目前情况下兴趣不大,原来存量的信贷比例的利率都已经很高了,我把它打包卖出去,再拿回钱,拿回钱干嘛?不知道。现在社会整个量化宽松资金泛滥,钱都放不出去了,我觉得证券化的冲动和动机对银行来说肯定都不是太足。对银行理财来说,本身这个市场规模就不是太大,买的话不是什么问题,因为现在各家推出的证券化资产相对都比较好,因为毕竟量比较小,早期做谁也不去冒信用风险,操作起来应该都没什么问题。有兴趣的可能还是企业证券化,企业证券化主要可能还是在商业物业的证券化,一二线城市的商业物业证券化目前是在企业证券化当中的主流,因为比较好操作,但是我觉得量也就是两三千亿的概念。这个都好操作,关键是看市场的需求。因为毕竟把它证券化完以后,要经历很多环节,还要有很多的相关手续费,目前这种低利率时代,挣钱很难的情况下,再加上这么多中间环节,挣钱就更难了。所以目前大范围爆发式的增加还有一定难度。


这边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可能还是不良资产证券化。这个银行的积极性是非常高,大量银行不良资产需要出表,打包,核销都来不及了,而且又很可惜,一到市场上拍卖,可能100块的东西可以值50块,一拍卖就是30块,特别可惜,不想卖出去。不想卖出去,不良又往上冒,必须采取证券化的形式,卖给投资者或者卖给自己的个人客户,其实是挺好的一个资产,但是不良资产证券化现在的市场认知还有一个过程,大家都觉得它肯定是不良资产,其实很多是很好的资产,特别是有抵押物的资产,三五年以后,特别是一线城市我觉得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大家都在试点,还没有达成完全的共识,万事开头难,一旦市场接受了,我觉得这市场是非常的大,资产证券化和财富管理关系还是非常的密切,作为我们做资产管理的主管部门,我们觉得证券化这一块的业务是我们下阶段会重点关注和投的业务,这只是我自己个人在具体日常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4]中国农业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彭向东:各家银行积极介入新型非标业务进行资产配置

银行资金从过去到现在一直还是以固定收益率投资为主,主要由客户低风险偏好和以及过去银行主要在债券市场擅长的所决定的。确实,现在面临着低利率环境,大家说是“资产荒”,其实债券发的债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多,现在的利率水平跟银行理财承担成本来讲,利差空间比较窄,只能通过加杠杆或者承担更多的信用风险的方式。但是这块首先在债券上还要进一步挖潜,也不是说大量的固定收益率转到大量的权益类的,过去我们不太看中地方债、国债,但是交易的配置机会也是有的,可以继续做的。另外一些创新的品种,比如私募债、可续期债、可转换债等也有一些配置的机会。除了固定收益类之外,我觉得银行收益大的传统优势就是非标,非标有一个问题就是过去一般性类信贷的融资类的需求,现在也转型为一种以投资类需求为主。可能企业不是简单的需要融资借款,但是企业需要在一些项目的资本金的投入方面需要跟银行资金一起来做,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各种合伙企业的形式进行项目投资。这种一般来说可能期间比较长一些,短则5年,长的10年以上的都有。这一类来说,银行理财产品期限比较短,可能都是一年以下的,但是从银行理财的总量来看,我们可以拿出一部分的配置在长期流动性差的资产上。这块各家银行在积极介入新型的非标业务、产业基金类。

另一方面,对于权益类的这块,现在银行比较多的是以结构化的方式做一些定增的项目或者有的银行做二级市场的配资等等。这块将来更多的可能在没有“劣后”的情况下银行也要有目标的选择一些有价值的公司作为长期的投资,做一些定向增发,在目前股市点位上来讲也有一定的参与价值,对过去银行完全是类固定收益的,可能在权益类市场也要开始这方面的创新。

另外,刚才说到“外委”或者是MOM、FOM方面的业务,这里面既有“资产荒”的逼迫,另外也有从银行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行业比较来看,确实也有自身的不足,这方面我觉得从跨行业的资产管理合作方面也是需要的。所以,我们也是把它作为一个长期的策略,加强跟这些具有互补性的,选择一些比较长期的合作伙伴进行这方面的投资管理。所以,这块的比重从资产配置来说,尽管比重不高,但是绝对量还是客观的,也是一步步进行的,在这几个方面,银行理财还是大有可为的。谢谢。

[5]兴业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顾卫平:资产证券化在未来中国可能是最最重要的一个投融资工具

我个人预计资产证券化在未来中国,可能是最最重要的一个投融资工具。今天因为是供给侧改革,大家都看了5月9号权威人士对中国L型的经济现状,宏观政策的趋向,包括未来工作的着力点提出了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在这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三去”,三去里边怎么把资产存量盘活,如果把资产存量盘活了,资源也得到了再分配,整个社会资金各方面的效率就提高了。为什么说ABS在促进资产流转方面是一个很大的效率,我觉得ABS是资产负债表的一个工具,拿传统的ABS来说,把资产流出去,换来利润留在表内,并不是说我这个银行大、银行小,我觉得不管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这个资产证券化工具的运用都是很重要的。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现在做100亿的个人按揭贷款,我放在表内,这个资金一年只周转一次。阿里巴巴也好,京东也好,甚至是宝马公司,原来这些汽车金融公司包括消费公司都是通过向银行要同业债款,他用了这个资金去消费贷款,但是由于资本约束,现在不跟银行要钱了,现在是我做了宝马的消费贷款以后,把这个贷款通过SPV资产证券化,把资产最终的ABS资产卖给你,真正做贷款获取的利润都留给了汽车销售公司,这些科技金融、互联网的金融,包括产业金融比我们银行会挣钱。京东做的京东小贷,一年可以周转好几次,所以说如果我们银行还是按照这样的套路做下去,那估值很低。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兴业银行创新,银行也在搞互联网,没用,银行和百度,只能享受银行的估值,百度搞金融,享受是百度的估值,大家的理念不一样,所以我觉得资产证券化是这样一种方式,也是经营模式的改变。对于银行来说也是这样,因为资产证券化也是资本管理的工具,我们从银行来说,现在资本充足率,《巴塞尔协议》战略实施,通过新的资产证券化,如果真正能够做到经济出表的话,不能说在财务上出表,在会计上能不能真正的出表,如果真正的出表确实对银行来说能够提高它的资本充足率。

今天王秘书长也讲了,整个政府、企业、家庭,国家杠杆率还是蛮高的,政府的杠杆率总体平衡,但是不可否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是不平衡的,尤其是地方政府,企业的杠杆率是高的,居民家庭的杠杆是比较低的,所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我们可以实行一种流转,适当的让居民加一点杠杆换来企业和政府的杠杆率的降低,因为这本身是资源配置的需求,财富管理的需求。还有王总刚才说的资产换股的问题,刚才我说的更多是债权类的资产证券化,很重要的还有股权类的资产证券化,为什么最近中央国资委在提出要打造几个国有资本运营的平台。因为国企改革这次中央巡视组巡视中央国资委的提出就提出了加快国企改革,也就是说过去我们不是慢了,引起了巡视组的关注,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是比较低的,前两天我看到网上有很多数据,30多万亿的国有资产等待证券化,现在国有资产的证券化包括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怎么让国有企业降杠杆,怎么样科学的运用杠杆。

总体上我们要把它看作是一种融资的工具,而且比债券的利率低,又是一个资本管理的工具,杠杆管理的工具,又是提高资金流转的效益,增加企业经营效益的工具,更多的把企业以后成为一个交易型的企业,是一个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追求轻资产。资产要轻,但是盈利要高。我很看好资产证券化在我们国家的发展,我们刚刚起步,欧美搞了那么多年,现在还不断的在资产证券化进行创新,我们的资产证券化只是起步,很多的法律制度还是不规范的,需要更多的去研究。

我们在资产证券化上既是买方也是卖方,我们也是配置了大量资产证券化的资产。同时,我们作为卖方或者作为中介机构,我们也在帮助企业等等做资产证券化,这也是民生银行(600016,股吧)的董事长说的要延伸资管产业链,这样不仅仅把资产资管部作为一个资产配置投资管理的部门,也是能够更好的发挥投行的作用,能够更好的为客户、为实体经济服务,实际上我们在资产证券化上买方和卖方都已经在尝试。

怎么样加强资产证券化的产品投资的吸引力,我是建议交易协会或者沪深交易所把达到一定评级的优先级的ABS资产证券化的产品,能不能把它列入回购品种,做回购券,现在短融、中票、债券达到一定的评级可以做回购的,但是现在ABS的资产证券化五花八门现在不具有回购功能,需要流动性支持的时候,我不能用产品去做抵押融资,但是我觉得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当中也有这样的评级机构而且经过分层之后,优先级达到一定的评级或者是3A,或者是2A+,可以列为回购品种,吸引力可能会大一点。

我先讲这些,谢谢。

[6]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副总经理杨德行:银行理财市场供需失衡导致优质资产欠缺

大家下午好。说到转型,怎么面对资产荒的问题。

今天有一个主题是“突围”,我是这样想的,因为经过两年的转型以后,发现有一个“围”,其实突围很难,因为银行本身可以主动调整它的结构,而且调整内部的架构,也可以加强专业管理能力,加强投研能力,也可以提早做一些转型。但是还有一个客观因素,银行的理财必须要面对的,说到“资产荒”,我可能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因为我从1989年开始工作,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工作经历,就是债券和利率衍生品的交易和策略,所以我们从交易和资产来看资产荒的问题。

首先说“荒”的问题,就是供需不平衡,那这肯定有办法解决的。记得今天上午泰康的领导说,我们现在只是缺低风险、高收益的资产,这是一个悖论。低收益、高风险,大家都想想,问题是要找这些资产肯定是荒的,不光在国内,全世界都是荒的。但是为什么会针对性地找一个低风险、高收益率的资产?我觉得是另外一个供需的不均衡导致的,这是银行理财供应端和需求端对风险的判断不一样,银行市场利率往下掉我们也没有办法,虽然我们是可以通过加杠杆或者冒更大的信用风险去把收益提上来,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理财产品的需求端是我们的客户,大家肯定会去追求高收益,大家不会考虑究竟这个高收益背后的风险在哪儿?所以就导致需求端收益下不来,供应端(我的底层资产的)收益往下跌。理财产品端的供需对风险判断的不均衡就导致“优质资产荒”。

银行可以实时通过增加投入到一些稍微高一些风险的,比如金融债或者是其他的信用债去提高收益率的。因为,“荒”是供需的失衡,失衡的话,价格的调整肯定能解决这个问题。比如2008年“迷你债券”的那些事,雷曼的那些CEO,当时他要脱手,因为他要解决这个问题,原本100元的东西50元没有人买,40元没有人买,30元还没有人买,最后高盛出来说我20元买了。这个价格反映了买的一方觉得已经含了一个风险调整的收益,这很重要。像今天忠民理事长说的,交易把风险定价有效体现出来,这个很重要。所以说价格可以调整,通过价格调整资产荒,高风险的收益率高一些,肯定有人愿意冒险。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冒了这个风险以后,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如果这个风险真的出现?也举刚才这个例子,当年高盛当年买的有可能是继续下跌的,但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境外市场有一个好处就是有足够的手段去对冲上行的风险,这块很重要。我是一个交易员,我会先看我能亏多少,我不会估计我赚多少,但是我一定要算我能亏多少,因为这是一个退出的,退出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退出的话,应该不要考虑去投。

现在的问题是银行希望承担高一些的信用风险或者利率风险,但是没有足够的手段对冲,我冒了这个风险。我冒了这个险以后,如果出了事,那是无解的。这是因为债券或者说所有的投资,一个是利率风险,还有一个是信用风险,特别是债券,常规的手段,利率风险可以用一些PPP等手段控制,信用风险可以用CDS的变动去推算我的债券敞口对信用风险的敏感度。这是国际上通常使用的一些手段,而且这些手段在国际市场也是比较灵活的,深度比较够的。但是,在国内因为衍生品还是有一些欠缺,所以如果贸然冒险,承担这个风险的话,损失是挺大的,就导致一些优质资产持续的“荒”。但是有一些原来实施也可以算是好的资产的,如果他的收益跟信用风险调整的以后往上走的话,其实应该是可以考虑的,但问题是我们没有足够好的对冲手段,就像前一段时间我在某一个场合和其他的同业谈到,因为他提了一个问题,他说,银行买债券或者银行投资债券,如果在国外的话,可能看评级和CDS的定价。但是,在他的机构里面,还是按照授信去判断究竟能不能买这个企业债。他觉得有点不妥。我自己的看法,我说,没错,完全没错,为什么?因为我不是认同这个方法,但是在一个没有对冲手段的市场里面,我肯定要把风险控制往前移,控制准入,当然这就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的贷款和购债的那些企业都是一帮,那集中的风险可能就大了,这个没有办法,因为只有这个手段,把风控前移通过授信管理。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客观的因素,银行本身是可以改善它的运作,可以及早布局,但是现在市场的情况确实搁在这儿,让理财的供需两边失衡,这个失衡导致到优质资产的欠缺,而银行没有足够的手段去对冲一些额外的风险,就只能继续追逐一些低风险、高收益的资产。


0
发表评论
同步到贸金圈表情
最新评论

线上课程推荐

火热融资租赁42节精品课,获客、风控、资金从入门到精通

  • 精品
  • 上架时间:2020.10.11 10:35
  • 共 42 课时
相关新闻

德意志银行拟与中邮理财成立合资理财公司

2022-01-12 14:06
7489

中小银行逐步退出理财业务

2021-09-13 18:10
13470

图解:2018年银行业「用户理财」调查报告

2019-01-04 09:24
897

银行竞相下调理财产品投资门槛 类货基产品料大行其道

2018-10-11 10:54
23912

拥有阿里腾讯等股东的网联官网低调上线 非银行支付格局或将重构

2018-03-07 17:41
6944

网联官网已上线 非银行支付格局或将重构

2018-02-28 14:45
1846
7日热点新闻
热点栏目
贸金说图
专家投稿
贸金招聘
贸金微博
贸金书店

福费廷二级市场

贸金投融 (投融资信息平台)

活动

研习社

消息

我的

贸金书城

贸金公众号

贸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