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了,花旗报告显示,科技金融已经颠覆银行业
蚂蚁金服B轮融资在近日已经完成,融资额高达45亿美元,成为全球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一时之间,引发了市场对于科技金融(Fintech)的关注。
来源:野马财经
蚂蚁金服B轮融资在近日已经完成,融资额高达45亿美元,成为全球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一时之间,引发了市场对于科技金融(Fintech)的关注。
不过,到底什么是科技金融?
国内最早的定义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安排”,而沃顿商学院给出的定义是:用技术改进金融体系效率的经济行业。
科技金融一词已成为华尔街投资者和硅谷创业者最时髦的话题,与金融相关的高科技类投资也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根据毕马威(KPMG)和澳大利亚金融科技风投机构H2 Ventures发布的榜单,全球排名前五十的Fintech“独角兽”中,中国以7席居于美国之后,处于第二位,连外媒都开始感叹中国科技金融的发达。
科技金融正以摧枯拉朽之势,革新中国的金融业,也正在改变着生活和工作的方式。
正在实现“弯道超车”
如果说2013年因为余额宝的崛起,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而后兴起的科技金融、智慧金融则是互联网金融的大步向前和深度创新,是对于传统金融的进一步解构与蚕食。
银行历来被看作是最能抵制新科技“搅局”的商业领域。自11世纪英格兰发行人类史上首笔置业抵押贷款以来,银行就凭借多条“护城河”建立了强大的行业帝国。尤其在中国,凭借垄断资源,银行业一直是最暴利的行业之一。
然而,在科技金融公司的迅速崛起下,传统银行占绝对优势的形势现在正在改变。最近花旗集团发布的报告称, 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客户数量快速增长,金融科技已经突破了颠覆银行业的临界点。
在长达100多页的报告中,花旗指出,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客户量已经与国内的最大银行持平,甚至可能超过了最大银行的水平。
科技金融业务不仅庞大,而且已经形成生态系统,包括众筹、P2P、移动支付、征信、数字货币等互联网金融形态。这些形态正在以组合方式出现在一家公司中,使得整个行业正在形成一个个“组合拳”,对于传统金融展开更有力的冲击。
不过,传统银行业显然“知耻而后勇”,招商银行、重庆银行等机构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求赶上潮流。麦肯锡最近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银行改革的也借助了科技金融这个有力武器,措施包括:打造全面的数据生态系统,以便在银行内部和外部都能获取客户的数据;以360度全面视角监测客户活动;建立强大的分析和数据基础设施等。
银行业利用自身的大数据优势,猛烈“反扑”,也使得金融业的未来格局充满变数。
发展后劲儿大
科技金融在成长初期,以其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杀出一条血路,而这只是开端,技术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商业和生活才是真正发展的方向。
科技金融的迅猛发展直接刺激了技术公司的快速增长,如提供基础IT架构服务以及金融云整体解决方案的UCloud,去年4月,UCloud已经获得近1亿美元的C轮融资。
更重要的是,中国实体经济对金融的渴求造就了技术、金融和生活的良性循环,也使得新金融的实际影响远远超过了美国金融科技独角兽。
而且,之前中国经济长期处于投资拉动型的增长模式,与之匹配的传统金融体系专注于大企业融资服务,当提出供给侧改革后,经济正从投资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型,这也使得大众客户和小微企业在支付、理财、融资、征信等方面的需求得以释放,因此,科技金融在服务生活方面变得更加重要。
当下,京东金融、蚂蚁金服以及趣分期、陆金所、宜信、积木盒子、人人贷等企业在多个领域,为大众提供丰富、安全、便捷的理财产品和借贷服务,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有趣味。
而招商银行、重庆银行、民生银行等传统银行也借助科技金融,为企业的直接融资提供更多选择,同时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案。另外,科技金融利用先进技术,可以解决供应链金融当中的信息失真问题,用供应链金融解决企业当中的三角债问题,这些都是科技金融为经济增长提供的新动力。
除此之外,保险、证券行业的科技金融新势力也正在崛起。以保险行业的众安保险为例,其身上具备小额、海量、高频、碎片化的互联网保险特点,而正是这一特点,创造了一天内投保超过1.4亿件的天量记录。
科技金融还将推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未来金融业的变革将在其推动下,面貌或将发生重大变化。如监管治理是否会随着混业经营而改变思路,都是值得观察和深入讨论的问题。
其实科技金融并不只是国外漂洋过海而来的,早在5年前,国家就启动科技金融创新方案的探索,把中关村、天津市、上海市等16个地区作为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而这16个试点地区中已有多个地区设立了科技金融专项资金,总量近40亿元。
如此看来,中国的科技金融凭借广阔市场和有力政策,未来还将会开创出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