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来稿】揭开境外投资的面纱
受“保险热”的带动,来境外开户的中国投资者络绎不绝。以保险为开端,中国高净值人士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品种和投资渠道,境外投资已从仅服务于超高净值家族企业转变为面向更多华人对离岸财富管理的需求。
文/吕雪琪
感谢来稿
境外投资如此受内地高净值人士青睐,源自其四大关键优势:
一.资产分散化
“全球投资家”的时代已经到来。
工作生活在中国的大多数人士,其收入基本都是以人民币单一货币为主。以前最好的资产分散法是将资产一分为三:现金、房地产、股票等金融资产。但是,如今的三分法已经悄然改变:拥有人民币及另外两种货币,也就是说拥有跨越3个国家的资产至关重要。
如果人民币价值崩溃,认为只要在国内生活就不会受影响,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在国际社会形势互相关联的当代社会,货币贬值不仅影响经济生活,也会造成社会动乱,遥想去年股灾后的一连串贬值,恐慌之情历历在目。当年的俄罗斯更是经历了国家经济衰退、不履行国家债务(债务违约)、汇率暴跌、恶性通货膨胀和资产瓦解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当前对中国经济与人民币充满了悲观情绪的市场环境下,涉足外币资产,或者更直接的说,在离岸拥有外币资产,则是高净值人士整体投资组合的战略性布局。
同时,全球经济体的复苏与货币政策,也是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不一致性。正在结构性转型的中国,正在等待第二次加息的美国,仍然在扩大量化宽松的欧洲与日本,以及夹在中西两个体系夹缝里的香港——尚在等待港币的第一次加息,日益凋零的零售业,节节攀升的跨境金融,还有回到08年金融危机水平的港股市盈率…… 这里面有危,更有机。各经济体之间的不协调,使得海外投资尤为重要,它提供了一个对冲和平衡中国因素的良好平台。没有买不到,只有想不到。在中国投资者正在被“恶意”做空困扰时,海外成熟的多空投资者已经在用各样的衍生工具表达着他们对市场和风险的看法。跨市场跨资产大类,核心组合,组合调整等全新的概念已经真正的走进了这些全球投资者的投资组合里。
二.投资工具多样,收益高风险小
目前,在海外较为流行的不仅有美国王牌基金经理的对冲基金,也有以主权信用或股票作为标的物的场外衍生产品。
很多年以来,投资者一想到海外投资,往往第一个联想到港日欧美股市和债市,以及一些共同基金或者是境外房地产。其实,境外最发达,最受中国新贵青睐,并且无法在国内金融市场操作的 —— 正是各式灵活多样的金融衍生产品。衍生品本身作为一种交易工具,它能有效的让不同的参与者按照它的风险需求进行互相交易,实现风险转移,优化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
衍生品的运用可以套在任何市场,任何资产标的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买房子前交定金以锁住购买房价,也可以理解为某种意义的购入期权。通常,按照交易目的来分,最常见的衍生品交易策略有四种:#1) 直接做多, #2) 弱做多,#3) 弱做空,和 #4) 直接做空。具体的策略在不同市场和不同时间点时常被灵活运用。许多中国投资者听到“衍生品”就心生恐惧,多数是出于“不了解”所产生的抗拒心理。其实,有效应用衍生工具可以极大的对冲投资的风险或者在市场不明确的时候,取得风险收益比更高的确定性收益。(具体的交易策略笔者将会在今后的文章中详细介绍。)
Anyway,如今的金融市场变化太快,即使是大机构的分析师,有时也常常踩雷,例如年初叫空日元和欧元的某盛外汇分析师。因此,单边做多股市或债市与以往相比,正回报的不确定性更强。而这正是衍生品最主要的特点:能够帮助投资者在确定市场和不确定市场中赚取确定收益!
三.创新思路和严格流程
那么,个人如何才能投资海外的金融产品呢?
如何才能做到安全且有效的投资呢?如何才能了解中国本土以外的各类投资方法呢?
第一步请先了解自身需求,思考下自己对于境外投资的想法与目的。
第二步是了解海外的财富管理服务机构。选择契合自身需求的金融机构。
在香港,财富管理服务机构分为两种。一类是传统的以瑞士银行为代表的顶尖私人银行,他们往往历史悠久,服务平台广泛,但缺点是门槛较高 (通常可投资金额在八百万美金以上),且中文服务不一定健全。另一类是众多的独立财富管理机构或家族办公室,这类机构通常和私人银行合作密切,客户资金仍然存放在私行但具体服务由独立机构提供。此类独立机构的客群分类更为细化,如专门面向中国高净值客户,或专门面向台湾高净值客户等等,全程用中文服务,契合客户之最原始需求。其门槛通常较低 (可投资金额至少一百万美金),且投资服务的设计更为定制化和差异化,创新思路更灵活,是进行境外投资的新趋势。
四.法律监管严格
香港的法律制度公开,透明,完善,可靠。在监管方面严格恪守保护投资者利益这个大前提。国内外有众多案例供参考,本文不再赘述。
所有给高净值人士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合格机构都持有香港证监会(SFC)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的牌照,其商业活动均受SFC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