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了?!美国为什么拒绝中国高铁?
中美首个高铁项目可能流产。去年9月与中国铁路公司达成协议的美国私营铁路公司西部快线,6月9日单方面宣布终止双方的合作。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ID:jjrbwx)综合经济日报(记者齐慧、冯其予、李予阳)、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网等报道
中美首个高铁项目可能流产。去年9月与中国铁路公司达成协议的美国私营铁路公司西部快线,6月9日单方面宣布终止双方的合作。
根据《洛杉矶时报》报道,西部快线公司表示,有关的高铁项目将不会继续进行,公司将继续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方式建设这一项目;终止协议是因为中国铁路国际公司在满足最后期限等方面遇到困难。西部快线在声明中表示,这个项目的最大阻力来自美国联邦政府规定,高铁列车必须在美国制造。
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西部快线首席执行长Tony Marnell在声明中表示,敦促政府应采取“更加灵活和实现的方式来支持高铁项目的建设”。
▲西部快线公司官网上有关内容的截图
对于西部快线单方面终止合作的声明,中国铁路总公司也给出了回应:
美国西部快线公司违反与中国铁路国际公司美国公司签订的有关协议,单方发布终止项目合作的消息,这一行为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我们表示反对,并已依法进行交涉。双方在合作框架协议中约定,任何一方对外发布有关信息,必须经对方同意。
去年9月,中铁国际美国公司和西部快线联合公布,将组建合资公司,加速启动连接拉斯维加斯和洛杉矶的高铁项目。这个项目全长370公里,初期投资1亿美元,总投资额达127亿美元,原计划2016年9月开工。有报道称这是中国在美国建设的第一个高速铁路项目。
▲美国西部快线高铁示意图
美国停了与中国的高铁合作,几个意思?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所长滕建群表示,美国西部快线终止合作的原因,主要还是来自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反对。按照美国联邦政府提出,自己的铁路归于美国自己来建设,而不让其他国家生产,这实际是美国保护主义的具体体现。
【资料】根据《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第1605条,涉及航空、铁路和公路等运输项目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运营设备,必须由美国国内生产制造,少数特例除外。
6月10日,新华社发表评论称:“美国西部快线公司违反有关协议,单方面发布终止项目合作的消息,显示出该公司对合作不负责任的态度。”
6月14日,经济日报发表评论称:不管违约的原因是什么,作为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忽视投标方为这些项目前期所付出的成本代价,草率进行立项、签约然后违约,违约方的行为十分任性,违背了契约精神。
这次合作搁浅,也给了我们一些提醒:
1、高铁“走出去”仍要保持定力。
高铁项目被“违约”已非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恶劣行径,除了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寻求解决外,我们没有必要着急上火,对自己的产品和生产能力不必怀疑。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世上本就没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好事,高铁“走出去”仍要保持定力。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虽在国内我们的建设经验十分丰富,但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示范项目,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让世界认可中国高铁还需要做许多扎实的工作,还需要时间的考验,急不得。
▲2015年1月,一列贵(州)广(州)高铁动车经过贵州省榕江县境内。
2、“走出去”要花时间做“功课”。
高铁的推进往往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相联系,其情况的复杂程度是普通的商业项目不可比拟的。 国际上有些铁路项目虽然是公开招标,但在一些条件设置上十分苛刻。
中国公司要在美国发展项目,也要熟悉美国的游戏规则,各种关税与非关税的壁垒都要熟悉。一方面企业层面要增强风险意识,吃透当地规则,并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国家层面的沟通也很重要。比如结束不久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成果包含铁路交通合作的内容。会议成果文件称,中国国家铁路局和美国贸易发展署决定在未来两年支持两个来自中国国家铁路局的反向贸易代表团,帮助中国铁路官员和企业熟悉美国货运铁路产能扩张的最佳实践、装备和科技。
▲一列高铁动车在(上海)沪昆(明)高铁贵州段区间高速行驶。
3、中美高铁合作并未画句号。
对国产化比率的要求是国际贸易中一种典型的非关税壁垒。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一直有着深厚的根源,美国政府所称的高速列车必须在美国生产也是“国产化壁垒”的例证。
不过,中美高铁合作并未画句号。负责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建设的加利福尼亚州高铁局近日表示,美方在加州高铁项目上与中方的接洽,不会受到西部快线公司单方面宣布终止与中国公司合作的任何影响。
高速铁路建设方面,美国远远落后于中国、日本和欧洲,而且目前美国国内并没有生产高铁车辆的供应商。美国在高铁方面有广阔需求,中国高铁近年来又实现了快速发展,因此中美两国在高铁项目上的合作基础是依然存在的,这点也不会随着一份声明或者一个项目的搁浅而改变。因此找到问题的所在,保持接触,中美高铁的汽笛会依旧长鸣。
▲世界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铁线——(北)京广(州)铁路客运专线。
【资料】早在1933年,美国国会就制订了《购买美国货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机构的采购必须优先考虑美国制造的最终产品。所谓美国制造的最终产品包括两个标准,其一为该产品在美国制造,其二是国产化程度,也就是该产品中由美国制造的部分要达到50%以上。该法案虽未禁止联邦机构购买国外产品,但要求在评估时将国外产品的价格上调6%至12% ,从而使外国产品的价格高于本国产品,实际上已基本排除外国产品中标的可能性。
企业“出海”前应充分预估风险
对企业而言,“走出去”是源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但在实践中,中国企业“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规避相关风险已成为企业成功“走出去”必须迈过去的坎儿。特别是一些企业还存在发展目标不明确、对市场需求认识不清晰、对市场风险预计不足等短板,亟需在经营思路上实现突破。
首先,发展目标要明确。经验表明,那些成功“走出去”的企业,往往有着清晰的目标。这些企业或是借力国家政策“出海”;或是通过自身优势的质量和服务体系,抢占价值链的高端;或是通过规模效应、协同效应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海外拓展寻找“价值洼地”,摊薄企业发展的成本以实现快速扩张。反观那些在“走出去”过程中遭遇困境的企业,有的贪大而忽视成本降低、有的求洋而忽略了自身核心竞争力,一旦“五心不定”,难免“输个干净”。
其次,对市场需求认识要清晰。近年来,国外一些舆论时常指责中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倡议是“输出低端产能”,这种声音的出现,与西方舆论的傲慢和偏见不无关系。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企业对有关国家市场需求认识不足的问题。这些企业在“走出去”时,没有认清有关市场在产能合作时的核心诉求和实际接纳能力,决策时难以有的放矢。最终的结果,要么是落下“输出低端过剩产能”的恶名,要么则是过高估计了有关市场的需求,以至于“骑虎难下”。
此外,对市场风险要充分预估。企业在海外发展,面临的是完全陌生的市场。在法律政策、体制运作、文化习俗等多方面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甚至于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也与国内不同。处理不好这些风险,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困局却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不仅如此,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整体形势下,地缘政治格局动荡、国际金融市场波动乃至于各种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对企业的发展步调形成干扰或威胁,有必要制定充分的预案作为应对手段。
所以,对于许多希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突破既有经营思路是“走出去”的关键。这种思路的“突围”,不仅需要企业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及长远的眼光,同时也需要企业增强风险意识,做到知己知彼、有备无患。
今朝启航入大洋,万里波涛向远方。
苦练内功把稳舵,劈风斩浪意志刚。
▲快速发展的中国高速铁路(国际版)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ID:jjrbwx)综合经济日报(记者齐慧、冯其予、李予阳)、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