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口径跨境融资新政,你值得关注的五大知识点!
近日,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推广至全国范围。那么,与之前的监管模式相比较,全口径跨境融资改变了什么?全口径跨境融资有何好处?从试点到推广至全国经历了哪些阶段?为什么要将这一政策推广至全国?是否意味着央行今后对跨境融资“撒手不管”?
全口径跨境融资改变了什么?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构建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约束机制,对本外币跨境融资实行一体化管理。
此前,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对跨境融资实行逐笔审批、核准额度的前置管理模式。
而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不再需要审批,监管部门为每家金融机构和企业设定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为1,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为0.8。
比如,中资企业可以在净资产1倍限额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借用的外债资金也可以按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外债管理规定结汇使用。
全口径跨境融资有何好处?
对于企业和金融机构而言,今后可以利用境内、境外两个市场融资,利用不同的利率和汇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具体而言,企业和金融机构可根据汇率和境内外资金成本情况到境外融资,不再需要事前审批。
显然,企业和金融机构从境外借入低成本的资金,降低了融资成本,改善了以往“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
三步走,从试点到推广至全国
早在2015年,上海自贸区试点以本外币统一管理模式为基础,建立一套与机构资本实力动态挂钩、总量调控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上海自贸区在全口径跨境融资管理方面的尝试为下一步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今年1月25日,央行曾发布通知面向27家金融机构和注册在上海、天津、广州、福建4个自贸区的企业扩大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央行还明确表示:“将根据扩大试点的情况及政策效果,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择机在全国范围推行。”
自5月3日起,央行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
为什么要将这一政策推广至全国?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口径跨境金融监管推广至全国主要是为适应人民币加入SDR后面临的更高要求,把握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的跨境融资水平,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
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构建了基于微观主体资本或净资产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约束机制,对本外币跨境融资实行一体化管理,符合国际主流发展趋势,既能适应微观主体本外币资产负债一体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也可避免原来本币、外币跨境融资分别管理、模式不同造成的额外适应成本。同时,该框架还具有逆周期调节、总量与结构调控并重等特点,规则统一、公开、透明、市场化,有利于拓宽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融资渠道,在审慎经营理念基础上提高跨境融资的自主性和境外资金利用效率,改善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
此举放松了对国际资本流入的限制,并为进一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准备了必要的监管制度基础。
央行对跨境融资“撒手不管”了?
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下,借款主体不需向央行和外汇局事前审批。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对跨境融资“撒手不管”。央行、外汇局规定,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业务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央行、外汇局事后备案并报送有关数据,对于超上限开展跨境融资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以及为企业办理超上限跨境融资结算的金融机构,将根据有关规定处罚。
此外,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推广至全国范围后,央行可根据宏观调控需要和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结果设置并调节相关参数,对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跨境融资实施逆周期调节,使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热度、整体偿债能力和国际收支状况相适应,控制杠杆率和货币错配风险,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