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金融改革稳步前行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正向纵深发展。近日,上海清算所正式发布《自贸区跨境债券业务登记托管、清算结算实施细则》以及相关业务指南,标志着离上海自贸区首单人民币跨境债券的推出又近了一步。
来源:上海金融报
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正向纵深发展。近日,上海清算所正式发布《自贸区跨境债券业务登记托管、清算结算实施细则》以及相关业务指南,标志着离上海自贸区首单人民币跨境债券的推出又近了一步。而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第六批金融创新案例发布会上,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今年内,上海将争取推出自贸试验区金融服务业准入的负面清单。
2013年9月3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作为“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试验田,上海自贸区在过去2年多时间里“以开放促改革”,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成绩斐然。更令人高兴的是,上海自贸区经验正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复制,2015年4月21日,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同步挂牌,中国自贸区建设正式迎来2.0时代。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自贸试验区试点;商务部也表态称,今年将重点推进与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贸区建设,中国自贸区建设的3.0时代或已经不远。
回首自贸区改革进程,金融改革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决策层重点关注的领域。金融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优化社会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开放程度,促进金融体系稳健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加深、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需求迫切的当下,资本项目开放、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不仅将成为连接境内境外市场的重要纽带,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吸纳海外低成本资金,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更能通过示范效应,推动我国各项改革进一步迈向“深水区”,真正达到“以开放促改革”的目的。
以近期有望落地的自贸区跨境债券为例,其将成为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便捷渠道,也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通过贸易和投资结算输出人民币,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而提高非居民持有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的意愿,则是人民币国际化更重要的一步。随着自贸区跨境债券的推出,自贸区内或境外国际机构投资者将获得新的人民币资产投资渠道,有助于提高人民币资产的收益率,进而提升其持有人民币及人民币资产的意愿。更重要的是,自贸区跨境债券的推出,可以为中国债券市场的开放积累经验,探索适合中国的开放路径,推动中国债市进一步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与之相适应,我国金融体系和资本账户开放也会随之逐步推进。当然,金融改革和创新需要风险控制的保驾护航,在这方面,上海自贸区也在积极探索。在最新公布的上海自贸区第六批金融创新案例中,在沪金融管理部门出台贯彻落实“金改40条”的相关细则以及上海地区银行建立跨境金融服务“展业三原则”同业规范机制等四个案例入选,体现了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在金融监管创新及行业自律方面的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上海自贸区将继续坚持审慎原则,在探索改革红利的同时,将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为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