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商如何应对TPP的冲击
文/本刊编辑部
文/本刊编辑部
来源;贸易金融微信
在中国国情假期内,备受关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获得历史性突破。这项协定将降低成员国之间货物和服务贸易的门槛,其成员国包括P12,即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文莱、智利、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秘鲁、越南。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作为史上最大贸易协议,涵盖世界经济规模约40%,美国估计将消除其他国家对美国制造业商品征收的1.8万种关税,同时给予其他国家以更低廉的价格进入美国市场。
《华尔街日报》将此称为“在与中国之间展开的有关塑造全球商务未来的战斗中,日本以及美国的其他盟友取得了一场胜利。”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明确说:“美国不能让中国书写全球贸易规则”
综合多方面信息,TPP似乎就是针对中国来的,TPP凸显了中国付出的代价,原因是其他国家已经为40%的全球贸易编写了一本新的“规则手册”。中国也曾被邀请加入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去,但中国政府不愿遵守该协定所规定的许多条例,如开放本国金融部门等。
更关键是,TPP协议达成的宏观背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中国进出口贸易的萎缩带动韩国、马来西亚等贸易伙伴10%以上的出口下滑。于是有人要问,TPP达成协议,是不是表示中国经济不行了,中国贸易商将面临生死存亡?
短期来看,中国贸易商受到的冲击有限。中国出口商关心的无非是关税不平等,比如协议内国家的相互进出口享受零关税,中国不在协议内,中国贸易商与TPP协议内国家做贸易,就要承受不平等的关税成本。
零关税是目标,过程却是极其漫长的。比如这一条,美国将在25年内取消对进口日本汽车征收的2.5%的关税。2.5%,25年,够曲折漫长的!
其实,中国上海自贸区的启动直接的原因就是应付TPP的挑战。在启动的时候,有的领导说得非常明白,所谓上海自贸区,就是在中国最发达的地方划出一块地方试行TPP原则,积极应对美国为首的这一轮新的全球治理体系调整的挑战。上海自贸区搞了两年,并且扩展到多地,这显然就是一个应对。
从根本上讲,中国贸易商尽量多做一些高利润率的生意,那些以量补价、利润率低于5%的生意最容易受到TPP的冲击。
令人担忧的是,中国贸易商做的薄利生意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多。比如,最近火爆的跨境电商,价格战打得很凶,这种占到中国进出口贸易近20%的新业态,就是可怕的薄利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