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时代下的融资策略有哪些?
传统上企业一般采用债权性与结构性融资相结合的手法,既能够较好地控制住负债率,又能够适当地利用产业成长的波峰波谷,当产业发展没有充分表达出来的时候
来源:注册司库管理师(ID:ACT1979)
传统上企业一般采用债权性与结构性融资相结合的手法,既能够较好地控制住负债率,又能够适当地利用产业成长的波峰波谷,当产业发展没有充分表达出来的时候,企业宁可背负一点沉重的包袱,进行债权式融资,如果产业成长表达出来了,尤其走出一个陡峭的发展曲线的时候,趁机进行权益性融资,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都能够较好地表达出收益,将未来的预期变现,使得负债率下降,企业就可以再融资了,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融资管理。 在间接融资上,尽可能采用长短负债相结合的方式,在短期里面,不用进行非常多的偿还,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长贷,支撑较远期的,较宏大的投资。有些资方会提出苛刻的条件,尤其在时间上,所以最后企业多半还是会选择长短贷或长短债相结合。 传统的融资是服务于“三流”的平衡---融进的资金流,投出的资金流,以及在二者之间的营运资金流。所有融资口径来自于满足下一期要投出去的资金,以及平衡和熨平最近的营运资金流的波动。 这是旧时代的三种融资策略。 但这三种融资策略在新时期的紧绷型、高风险运作中崩溃塌陷了。一方面,集团管理性实物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金融产品、融资渠道越来越多,乱花渐欲迷人眼,企业沉浸在了解一个又一个新的融资产品、融资渠道过程中。 资金预测越来越难。过去企业可以进行资金预测,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里可能要到位的资金,把到位的资金口径配置出去,何时到位,何时投出去,何时何时技改,何时采购一批原材料。原先企业的资金预测,因为其生产的有序性,供应链管理的有序性,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资金预测还比较容易。但是现在经营的复杂,供应链管理的复杂,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竞争无序,资金预测越来越难。这里的竞争无序不是指因产能过剩导致的成本战,而是包含因互联网出现,新商业模式出现,导致的被跨越和超越。 风险管理越来越难。传统上香港地产商采用的是一种很极端的手法进行风险管理。在经济景气时,普遍负债率在40左右,李嘉诚的长实集团,普遍是20到25,每当大陆进行宏观调控时,它们的负债率就会突破75到80,专门跟大陆玩对冲。新鸿基、新世界、会得丰,华人世界都玩这个游戏,本质是对大陆市场看不清楚以后,只能采用这种保守策略。近几年大陆出现了景气时期把负债率做得极高,但是留出融资空档,有很多合作伙伴放在那里,暂时不用,一旦出现不景气,一旦出现银根紧缩,A计划停滞以后,B计划、C计划立即启动。 营运管理越来越难。诺基亚倒下了,摩托罗拉被卖掉了,微软几乎快死了,包括很多公司现在上的SAP软件也岌岌可危,营运越来越困难,传统百货业,在电商的攻击下,基本上已经活不下来了。 财务杠杆率越来越大。这“三难一大”,决定了传统上的三大融资策略,已经不适应了。传统的融资管理,管的是一个内结构,融资本身的还款计划、融资结构、外汇风险。如今这些基本上已经俱往矣。 1、拓展融资渠道。在新融资策略下,除了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外,还出现了夹层融资,即经营的好这笔钱算入股,经营的不景气这笔钱相当于举债且要还利息。 通过给供应商晚结算,包括生产里面省下来的钱,少提留折旧等方面的融资,叫内缘性融资或内部融资。除此之外,我们通常讲的融资,属于外缘性融资。三种有效的内缘性融资: 第一种牺牲货龄融资。比如饮料企业每年到6—10月,要大量的OEM,且因高峰期所以代工费都很贵,所以饮料企业就牺牲货龄融资,过年前就开足马力生产,把所有的仓库全部填满,然后从6月开始大量地促销。这种牺牲货龄融资,就是彻底地在淡季时期,充分开足马力生产,然后在旺季的时候,专门把这批货龄比较长的产品充分地用于促销。 第二种融资租入来代替购买。比如将我已有设备的残值评估出来,然后由融资租赁公司给我一笔钱,然后我再从融资租赁公司手上把这个设备租回来,用设备换来一笔融资,这是下一步融资租赁公司新的运作空间。 第三种带资分流,培育供应商。如果生产设备快淘汰了,老板就让员工带资分流,给每5、6个员工一台古老的注塑机,织袜机什么的,这几个员工就算买断工龄退休去了,这几个员工拿到这台机器怎么办?还得给老板干活,老板把订单给他,他自己组织床板工厂生产,这样老板就腾出精力,同时节省了营运费用,这个时候企业就可以上新设备,转型升级。 另外鼓励供应商购置重大设备是内缘性融资最厉害的一个手段之一。比如这个设备的使用率和周转率都不高,波峰期不够生产,波谷期上面落灰尘,那么就用高额连续订单诱导供应商来购买。在高峰时期,供应商会获得非常好的利润,在低谷时期,供应商暗自饮泪,而你就可以轻资产运作。 随着供应链,信息技术,大数据的深入应用,以后不会存在干完建筑干房地产,干完房地产干制造,制造干完干贸易,贸易干完干互联网,互联网干完去搞金融的这样牛的孙悟空式的财务人员,而更需要纵深行业的财务人员,把内缘融资研究透,就能够成为老板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外缘性投资研究透,就可以成为老板的战术性合作伙伴。 2、搭建企业的融资平台。首先要有融资组织,一般是老板牵头,管财务的副总做总抓手,然后财务部门的几个人做其中的一些服务,还要通过信托、保险、融资租赁、银行、证券甚至小贷,建立了比较丰富的金企关系而非银企关系。除此之外,若是有足够多高质量,高能力的投行,效果会更好。融资渠道、融资政策和各种金融产品的研究,应该成为公司里面的一个常态的一个工作。比如绿地集团的融资平台建设,融资能力,财务透明度和路演能力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3、对不同融资渠道的理解和关系,建立与不同融资渠道的关系。 常态融资与动态融资的结合,以及商业计划书的撰写,都会使对方清晰的了解你的整体工作和局部业务。另外要注重信用构建。我们惊讶地发现,各个行业里面第一梯队,往往是融资渠道最宽广,第四梯队之后往往是融资渠道较狭窄。 4、超前融资。考虑到产业整合操作的超前融资,越是低迷时期,我们越会发现,现金为王的重要性。以及考虑到行业周期要到来,考虑到行业立即要进入到并购期了,考虑到行业立即要萎靡的这种带有行业特性的超前融资。很多上市公司,发审通过之日,即启动之后的持续融资计划,增发,配股,可转债,分离交易可转债,定向增发,就是发审刚过,公司就开始做持续第二、三、四、五波融资计划。 新融资策略的动态性,超前性,连续性,多维度性,内涵性,就是内缘性融资,是传统融资完全没法相提并论的。而且与产业高度融合的,理解了产业的营运的持续前瞻融资至关重要。 5、柔性融资。现在很多企业发短融、中票、集合债,不论哪种方式能发就好,能融到就好,病急乱投医,没有考虑融资的财务成本高不高,以及偿债结构,偿债能力会不会遭到挑战等问题,因此要把常规融资手段与动态融资手段结合即柔性融资。比如近几年小微企业融资难,我们要求给小微企业松绑,给小微企业注入动力。现在研究出来,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这其实就是银行集合贷的延伸,简单的说就是一大堆小微企业互相联保,再找一个第三方担保,就可以融资了。 6、蓄水池融资。可融资额度比融进来的资更重要,由于可融资额度往往是一笔较大的承诺,因此应该选择分批融资,既使得财务成本最优,又可以应对行业的各种变化。 1、要做好商业模式及现金流设计。财务管理的四个境界: (1)以成本为核心。其要义在于,通过抓紧计划,抓紧预算,把成本费用控住,争取最大的利润。 (2)先算利润,再投入各种资源。公司的利润不是干出来的,是算出来的,这也是管理者的价值。 (3)设计现金流。现金流澎湃,源源不绝地产生,可以用现金流理财和投资,扩大再生产。融资之前是现金流管理,融资是服从于整个公司现金流管理的。现金流的设计是主动的,而现金流管理是被动的,从量入为出式的谨慎式管理,到量出为入式的风险投资式管理,好莱坞大片模式,美国的高科技产品,所有的这种营销里面,最核心的一个奥秘,就是这种先烧钱再挣钱式的量出为入式的预算管理方式。 (4)市值经营或市值管理。市值管理就是高峰时期,利用高股价抛售股份,变现进行资本运作或者换股收购,低峰时期回购,储存一部分库存股,用于管理层的奖励,如果有多个上市公司就可以吸收合并,也可以在熊市的时候进行私有化,这也是最有价值的做法。 比如分众,在美国私有化了,要回到国内IPO。分众在全中国这么多的楼宇广告都占领得这么好,躺着就能赚钱,但美国中概股人人喊打,而这次从美国先私有化再回来IPO,优质上市资源回到中国,按照周星弛的话说赢定了。 2、从实业的金融到供应链金融,再到产融结合的发展。强化周转率管理,在每一次周转的过程当中,利润率是有限的,真正令到两家公司拉开差距的就是周转率,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推高周转率来使企业发展更好。首先要从设备的结构性购置的时候就要想到更高的周转率,要轻资产,要对原材料的安全库存探底,同时要缩短流程,强化针对性开发,强化前置销售,强化金融解决方案,强化流动性管理,促进票据流动管理,资金使用方案以及计划。传统的融资手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发展
企业出现了“三难一大”
需要研究新的融资策略
融资策略的两大支撑
来源:注册司库管理师(ID:ACT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