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地方债第二季 银行要求通过资管计划“置换”二类债务
除引财政存款外,商业银行还通过其他渠道弥补配置地方债的损失。银行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会跟政府提出条件,比如分配存款、PPP项目等。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志锦
除引财政存款外,商业银行还通过其他渠道弥补配置地方债的损失。银行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会跟政府提出条件,比如分配存款、PPP项目等。另外,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在配置地方债的同时向地方政府营销已列入债务系统的二类债务,用理财资金池资金贷款给平台,以偿还二类债务。
地方债发行量增加,收益不高且流动性低,如今这个“锅”银行也不想背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为了对冲银行配置地方债的潜在损失,一些强势的银行则要求地方政府通过资管计划“置换”二类债务(即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根据43号文,地方债只能置换一类债务(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这类债务通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予以置换高息债务。而二类债务并不在置换之列。
具体操作为,银行最终通过信托计划向融资平台放款,融资平台获得资金后偿还原来的贷款,形成对信托的新债务。通过此操作银行获得一定收益,但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城投公司的融资成本。
此前,为完成发行计划,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分配财政存款的方式,倒逼银行配置地方债。
2015年,银行“买”地方债继续增加。如银行财报显示,2015年浦发银行持有的地方政府债券资产增加86%,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业内人士预计,今年银行配置地方债的规模还会增加。
财政存款“搭售”地方债
在地方债放量发行的情况下,银行配置地方债的规模激增。
浦发银行发布的年报显示,2015年末其持有的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747.58亿元,相比上年增长86.80%。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占总资产的比重由2014年末的0.95%上升至2015年末的1.48%。
一位国有大行资产负债管理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该行今年地方债配置增量几百亿元,因为总资产规模大,地方债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不到1%。他预计,今年地方债的配置规模将有增无减。
按照财政部的安排,今年地方债的发行计划将增加至5万亿左右,相比去年增加60%。其中,新增债券占比30%,置换债券占比70%。
为增加银行配置地方债的吸引力,监管层去年相继推出地方债免税及纳入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抵质押范围等优惠措施。
但是,商业银行配置地方债的意愿依然不强。
中部省份一地级市财政局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今年当地分到的地方债置换额度较多,当地政府希望能置换以后年度到期债务,但是由于平台贷款也是优质资产,银行提前置换的意愿不强,所以债券置换工作推进还比较困难。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得的西北某省份《定向承销债券项目清单》显示,该省定向承销债权人主要集中在当地国开行、农发行以及地方城商行,其他商业银行参与定向置换的规模并不大。
其中原因,当地一位财政系统人士解释称,当地基建项目贷款大部分是政策性银行贷款,其利率相对较低。而地方城商行则受地方政府控股。
地方政府则通过分配财政存款对银行施压,以使银行配置地方债。
“地方财政分配财政存款和银行购买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相挂钩,我们还得继续配置地方债。”前述国有大行资产管理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但是,我们内部投资地方债之时也会对分支行做出要求,即投一定规模的地方债需要引一部分财政存款回来。”
一石多鸟的“置换”新计划
除引财政存款外,商业银行还通过其他渠道弥补配置地方债的损失。
“银行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会跟政府提出条件,比如分配存款、PPP项目等。”东部省份一省会城市债务办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前述债务办负责人还介绍,当地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在配置地方债的同时向地方政府营销已列入债务系统的二类债务,用理财资金池资金贷款给平台,以偿还二类债务。
地方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第二类是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或有债务,第三类是政府负有一定救助责任的相关债务。
具体操作模式为,银行用理财资金投资资管计划,资管计划则受让理财资金收益权。同时,资管计划购买信托设立的单一资金计划,信托单一资金计划对应平台公司的应收政府款项收益权。融资平台收到资金后,将其用来偿还此前对银行的二类债务,偿还债务后融资平台形成对信托机构的新债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当地保本理财的平均成本在3.2%左右,通过信托计划贷给政府融资平台的成本为5%左右,其间存在1.8个百分点的差价。这一差价扣除通道费用后即为银行收益。
市场人士分析称,这一操作后相当于融资平台通过资管计划将原有贷款“置换”出来,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其融资成本。银行通过这一操作则可以腾挪出贷款额度、获取一定收益以及满足理财资金的配置需求。
华南地区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二级分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目前 当地平台贷款都置换完毕。因为平台贷款基本上都是金额大、期限长,置换完后整个分行贷款总量下降很多。
从上市银行的年报看,2015年末建行、平安银行融资平台贷款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15%、10%。南京银行、招商银行融资平台类贷款有所上升,分别比上年末上升26%、14%。南京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三家银行披露,2015年末其融资平台贷款不良率为0。
中信银行则在年报中表示,虽然国家实施了地方政府债置换,有利于优化债务结构。但因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持续放缓,地方融资平台尤其层级较低的平台债务风险仍未完全缓解。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志锦